教育平權夢涉嫌「尋釁滋事」?(圖)

作者:章文 發表:2013-10-10 22:27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0月10日訊】中華人民共和國64週年慶典之前,9月23日,一個名叫「孟凡玲」的上海市民被北京警方以涉嫌「尋釁滋事」進行傳喚,此事經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在網上曝光後,引發輿論關注。待瞭解孟凡玲的事跡後,更多的同情和支持湧向了她。

孟凡玲的網名叫「胡楊」,是北京異地高考志願者中比較有名的一位,這些志願者基本是生活在北京的外地家長,由於沒有北京戶口,即便在北京工作並繳稅多年,他們的孩子也不能夠在北京參加高考。

這些家長們大概在2005年左右開始維權,當時網路不如現今發達,家長多為「單兵作戰」,為各自孩子的小升初、高考等受教育權利不斷地訴訟、上訪等。但均以失敗告終。

失敗引發的負面效應是即時的。有不少孩子受到區別對待而自我感覺低人一等,產生厭學心理,而父母則在堅硬的現實面前既憤怒又無奈。維權不成,只能另想辦法,有財力的家庭送孩子出國留學,條件一般的只能夫妻分居由一個家長陪孩子回戶籍地高考。

失敗引發的負面效應更是深遠的。這不是幾個幾十個幾百個孩子和家長的傷心、失望與憤怒,而是近1000萬北京外來人口面臨的現實,想想看吧,那潛在的傷心、失望和憤怒該有多大;再想想看,全國各地面對這種現實的人群該當以億來計,那種對政府的不滿、對國家的失望該能匯聚一條多麼巨大的河流啊!

在北京,這支自稱「關注教育公平志願者」的隊伍不斷壯大。在十幾個家長志願者QQ群中,家長們相互鼓勵,任何有關異地高考、戶籍的話題都能引起一陣討論。而他們的例行工作,則是街頭或網上簽名,以及每個月最後一個週四去當地教育部門和國家教育部遞交呼籲書。

此次孟凡玲涉嫌「尋釁滋事」,大抵與此有關。刑法規定的「尋釁滋事罪」,是指肆意挑釁,隨意毆打、騷擾他人或任意損毀、佔用公私財物,或者在公共場所起鬨鬧事,嚴重破壞社會秩序的行為。而孟凡玲她們所做的一切不過是捍衛憲法規定的平等受教育權,她們的維權方式也是和平、非暴力的,迄今之前她們中的任何一員均未有過激舉動而被法律制裁。

遙想56年前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為了捍衛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黑人的平等受教育權,1957年9月25日艾森豪威爾總統不惜動用聯邦軍隊護送9名黑人小孩進入小石城中心高級中學就讀。而56年後的中國,公民的教育平權夢居然涉嫌「尋釁滋事」。兩相對照,令人不勝唏噓,憤慨不已!

原國家人口計生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2》稱,中國流動人口總量2011年已接近2.3億,達歷史新高,佔全國總人口17%。教育部長袁貴仁曾經表示,農民工進城是個趨勢,也是城市建設所需要的,如果在城裡工作,就業證、暫住證齊全,那麼城市就要負責他的孩子上學問題。

話雖如此,但異地高考路步步維艱,由於子女就近上學難,不少流動人口父母只好將孩子留在老家讀書,數千萬計的留守兒童在缺少關愛的環境下成長,不少孩子身心遭受摧殘。

外來人口父母們兩眼望穿,終於盼來2012年年底全國各地陸續出臺異地高考政策,讓很多人失望的是,北京、上海與廣州這三個外來人口聚集最多的城市卻表現保守,其中北京方案在開放中職、高職院校之後就戛然而止,根本不提何時全面放開異地高考。

有觀點為之辯護,認為若放開異地高考將會帶來很多新的問題,譬如大城市人口惡性膨脹,當地人的教育權益被削弱等。

說白了,這種心態好比56年前美國阿肯色州小石城的白人對黑人的排斥。以北京為例,北京不是有北京戶口人的北京,而是全中國人的北京,如今擁有北京戶口的北京人兩代之前也基本上是外來人口,憑什麼將北京據為己有?

擔心城市人口惡性膨脹更是個偽命題。首先,人都是有理性的,誰也不會傻到在北京立足不了還讓孩子留在北京唸書;其次,對「城市人口惡性膨脹」的擔心實質上是對公共服務不足的掩蓋。在北京生活、工作的外來人每年都在納稅,北京市政府有義務為他們提供包括子女上學在內的公共服務。

教育資源的不足,究其本是教育經費投入的不足。中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一直較低,不僅低於大多數發達國家,而且低於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的中國,到2012年教育經費支出才終於佔到國內生產總值4%以上,要知道這是1993年就作出的承諾!令人側目的是,這個國家同時是一個政府三公開支驚人、官員貪污總額驚人的國度。「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成為令人心酸的笑話。

投入不足之外,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更是一個嚴重問題。這種不均主要體現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校際之間以及不同社會群體之間。2009年《求是》雜誌曾報導過20個地市的農民人均收入,上海浦東和江蘇昆山是12000元,甘肅定西是1800元,僅農民之間收入就差7倍以上。一些地市之間的人均財政收入差高達10-50倍左右,在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情況下,窮縣和富縣之間的教育資源不均就成為必然。《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政府要推進地方教育均衡,要縮小學校之間的辦學差異。但實際上政府在這方面的投入並不多。

相反,中國各地曾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建設重點學校,這雖然是出於對人才培養的需要,卻導致了學校之間資源配置不均衡。重點學校本身長期積累的名牌效應,吸引大量的社會資源和優秀學生,加劇了教育資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區域內學校之間兩極分化的局面。 

另外,目前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的機制尚未建立,城鄉子女受教育面臨不平等待遇。如外來人口(包括農民工)隨遷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還存在較大困難,在「小升初」、高考等方面。

有專家建言,教育資源的分配不均和招生制度的不合理才是教育不公的根源,要想真正實現教育公平就必須在全國範圍內均衡地分配教育資源,改革現有的招生制度。

誠哉斯言。但長遠改革應與放開異地高考同時進行。正如一位母親在接受採訪時感傷地說,「孩子們等不起了!」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上臺後,倡導全民做「中國夢」,如果連孩子的平等受教育權都無法落實,如果連爭取教育平權的行為都被視為「尋釁滋事」,那麼所謂的「中國夢」恐怕只能是「白日夢」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