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與民間惜字習俗(圖)

發表:2014-11-11 07:0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我的家鄉在甘肅一個邊遠的農村,小時候啟蒙是在私塾,記得入學的第一門功課是讀《三字經》,然後是《百家姓》、《弟子規》,讀書的同時要練習寫大字,我們那裡叫「寫仿」,就是通常所說的描「紅模子」。開始時簡裝訂好的仿本交給老師,請先生寫「紅模子」,自己描寫,漸漸地脫離紅模子,自己寫,每天寫一張紙,交給先生評判,叫「判仿」,就是在你寫的好的地方畫一個紅圈,鼓勵你,寫得不好的字,老師加以糾正。日積月累,紅圈會多起來,說明你的字寫得有長進,得到先生的肯定。但是無論在家裡還是在私塾有一項規定是很明確的,即帶有文字的紙不能隨便亂扔,要小心的收集起來。不僅如此,就是家中一切帶有文字的紙張,如果廢棄不用,也都要小心地收集起來,送到村頭專門修建的「字紙樓」內焚燒。「敬惜字紙」幾乎是全村家家戶戶必須遵守的家規。因為文字是聖人創造的,必須敬惜字紙,這就是我所受的啟蒙教育,必須遵守「敬惜字紙」的禁忌。

現在已是紙張、文字氾濫的時代,雖然很多地方實現了無紙辦公,但我們的周圍還是被大量的被廢棄的文字、紙張包圍著,資源的再回收利用,已經成了環保的話題。如果今天重提「敬惜字紙」的話題,是很有意義的。由於對字紙所遵守的一系列禁忌,實際是一種古老的文化傳統,它和傳統的文化觀念、道德觀念、生活習俗是密切相關的。倉頡造字與民間的惜字習俗,最能體現人們對文化的敬重之情。

「敬惜字紙」是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之一,也是一種美德。這種理念出自人們對文字的敬畏之情,而這種敬畏之情是通過教化完成的,所以才有了眾多的關於敬惜字紙的勸諭文字和敬惜字紙的規約。最有代表性的是世俗勸諭文和宗教勸諭文。如明清時期出現的勸人敬惜字紙的《惜字律》,它是要人們敬惜寫出或印出的文字,同時勸導人們在寫字時下筆要謹慎,不要損害別人。如《文昌帝君惜字律》、《文昌惜字功過律》、《惜字新編》、《惜字征驗錄》等,均講述敬惜字紙的善報和怠慢字紙的惡報。《文昌惜字功過律》具體講述了惜字的二十四條功律和毀字,褻瀆文字的二十九條罪律。如「平生偏拾字紙至家,香水浴焚者,萬功。增壽一紀,長享富貴,子孫榮貴。」「生平不輕筆亂寫,塗抹好書者,十功,永無凶事。」,「字紙糊窗墊,褙屏表書者,定冤枉不明」等。《惜字訓》中更有「污一字促壽一日,踐一字削祿一朝,千以歲除,萬以紀奪,重則子孫全絕,輕則兩目皆盲,子女產厄,男子夭折。」不僅如此,還認為惜字可以解災,「埋葬字灰,子孫顯貴」、「污褻字紙致遭兵燹(XIAN)」等。

關於敬惜字紙還有許多傳奇故事。明朝凌蒙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一回和劉宗周《人譜類記》記載了宋代狀元宰相王曾的故事。傳說宋時王曾的父親愛惜字紙,見地上有遺棄的字紙,就拾起來焚燒掉,遇到落在糞穢中的字紙,他同樣撿起來用水洗淨,或投入流水中,或曬乾了用火焚燒。如此行事多年,一日,妻子臨產,忽然夢見孔子託夢給他說,「汝家愛惜字紙,陰功甚大。我已奏過上帝,遣弟子曾參來生汝家,使汝家富貴非常。」夢後果生一兒,因感夢中之語,就取名為王曾。後來中了狀元,官封沂國公。民間將修橋鋪路視為積陰功,沒想到「敬惜字紙」也是積陰功。可能因為敬惜字紙的大都是讀書人,所以在勸諭文中因敬惜字紙踏上仕途的人的故事不少,意在說明敬惜字紙之重要。

宗教界將「敬惜字紙」的舉動引申到對經書的愛惜,珍藏和保護,經書是不可隨意損壞的。近代佛教高僧印光法師(1861∼1940),曾著有《普勸敬惜字紙及尊敬經書說》,他說「人生世間;所資以成德達才,建功立業以及一才一藝,養活身家者,皆由文字主持之力,而得成就。字為世間至寶,能使凡者聖,愚者智,貧賤者富貴,疾病者康寧。聖賢道脈,得之於千古,莫不仗字之力。使世無字,則一切事理,皆不成立,而人與禽獸無異矣。既有如是功力,固宜珍重愛惜。竊見今人任意褻污,是直以至寶等糞土耳,能不現生折福折壽,來生無知無識乎哉。又,不但有形之字,不可褻污遺棄,而無形文字,更不可褻污遺棄。孝、弟、忠、信、禮、義、廉、恥,若不持之躬行,則誠亡八字矣。八字既亡,則生為衣冠禽獸,死墮三途惡道,可不哀哉(《印光法師文鈔續篇·卷下》)。由此可見,無論世俗社會還是宗教界,向來都把敬惜字紙上升到道德層面,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聯繫在一起。

敬惜字紙的傳統由來已久,大約出現在宋代。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民間社會都遵循一項規則:寫有字的廢紙不可隨意丟棄和踐踏、要將它們收集起來,焚燒成灰,稱為「字灰」,而且每隔一段時間,要開壇祭祀造字的倉頡,然後將字灰送至大江大海,稱為「送字灰」或「送字紙」。為此有些地方還組織有惜字會或文昌會,勸人敬惜字紙,人們義務上街收集字紙。也有的由地方政府、大富人家或祠廟宮觀出資雇專人收集。除每日僱人沿街收取外,每月還定期收買各種廢紙、舊書、淫書,然後匯總火焚或投入江中。相應地,各地建有專為焚燒字紙的「惜字塔」。惜字塔又名惜字樓、字紙樓、字型檔塔、聖跡亭、敬字亭等等,用於將收集的廢紙殘書焚燒。這種「惜字樓」大都建立在村頭,廟宇之中,專供敬惜字紙者使用。敬惜字紙帶來的文明風尚、道德風尚是不言而喻的。

由敬惜字紙觀察今天的道德文化,在尊重文化方面已大大落後,首先是文字觀念淡漠,隨之而來的是對文字的漠視,踐踏。如今我們觀察周圍的環境,文字垃圾充斥我們的視野,樓道、電梯、廁所裡不堪入目的文字和圖畫,這種文字污染隨處可遇,如果我們將政府部門的文山會海聯繫起來,更是觸目驚心。空話、大話、套話、不僅使國家公務員苦不堪言,就是我們這些百姓看了,也是沈重的負擔。從環保的角度講,應該從「敬惜字紙」做起。

来源:中國民俗網(有刪節)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