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規劃與內循環 中國競爭力墜谷底(圖)

發表:2020-10-30 21: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十四五」規劃 內循環 經濟
真的做到了百分之百內循環,中國的競爭力也就走到了谷底。(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0年10月30日訊】中共19屆五中全會閉幕後,「雙循環」、「內循環」、「擴大內需」和「科技自立自強」成為中國下一個五年(十四五)經濟發展規劃最重要的戰略方針。

對此,多位學者不表樂觀。他們說,如果中國不積極改善對外關係,側重國內迴圈的戰略方針不會有太大效果,而且,若是中國真的做到了百分之百內循環,中國的競爭力也就走到了谷底。

科技內循環不可行

對於中國要朝「科技自立自強」的方向發展,香港大學亞洲全球研究所所長陳志武表示不以為然。

他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的科技行業如果做到了百分之百內循環,那一天就是它的競爭力走到了谷底的一天。」

陳志武說,以史為鑒,不管是過去的蘇聯,或者是計畫經濟制度下的中國,百分之百自我循環的開始就是創新和競爭力非常弱的時候。他指出,中國雖然有14億人口,但光靠國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來打造科技實力是不夠的。

他說,從宋代以來,中國就不曾在科技創新上當過主角。而中國在過去20年來所打造出的科技創新環境和火旺局面,就是因為受到了美國在資本上的鼓勵和技術上的扶持。因此,他認為,如果中國開始走內循環的路,就會把過去所積累的創新能量給壓制下去。

位於臺北的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研究所所長劉孟俊則表示,中國在半導體業的技術能力遠遠落後美國,這也是它未來在科技上要提升的障礙。但少了美國的協助,這將會是它未來最重大的「勒脖子」之處。

「勒脖子」的半導體

劉孟俊向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現在的策略看起來是要利用科技的突破來發展新興產也,以維持經濟成長和永續發展,但此一策略也受到以美國為首所帶動的對中科技圍堵而出現困境。

以美國對中國通訊巨頭華為的封殺為例,據澎湃新聞近日引述華為內部的刊物指出,華為董事長任正非承認:「華為今天遇到的困難,是華為設計的先進晶片,中國基礎工業還做不出來。」任正非一席話為中國做不到「科技自立自強」做了最佳佐證。

另外,劉孟俊也說,中國推動內循環或雙循環的目標也面臨很大的挑戰和不利因素。其中,中國人口快速老化,不僅代表生產力會下降,也將導致需求疲弱。

據恆大研究院的分析,2019 年中國的出生人口降至 1,465 萬,而且可能持續走滑,預估2030年將降至1,100萬以下。但中國65 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卻急劇走升,2019年時的佔比已達 12.6%,預估佔比將於2022年突破14%,代表中國正式進入深度老齡化的社會。

人口趨勢凸顯了中國社會「未富先老」的深度問題,因為該研究指出,相較於美、日、韓老年人口佔比達12.6%時,這三國的人均GDP都在2.4萬美元以上,但中國同期的人均GDP卻只有1萬美元。這充分說明,中國老齡人口對中國十四五的內循環和擴大內需等戰略方針所構成的不利因素。

中國人口老化不利內需

而中國在管控人口老化風險的同時,也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大的經濟困境。一般認為,如果中國難以維持GDP6%的經濟增速,將難以抵消人口老化之經濟衝擊。

陳志武也說,中國的人口雖然龐大,但還不具備條件,可以打造出自我循環的市場經濟。

他解析,中國的內需市場歷來就大。一百年前,中國人口佔世界三分之一;19世紀初期時,中國人口佔全球40%,但今天中國的人口只佔全球的20%。因此,他問,以相對需求量來看,中國百年前的消費需求是今天人口所能產生的消費需求的兩倍,但中國為何從以前就無法成為全球主流的內需市場呢?他說,一百年前做不到目標,現在難度也更高。

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大學經濟系教授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也表示,如果在美中關係緩和的前提下,中國致力於解決內部經濟結構矛盾,還可以實現經濟的良性增長。但現在兩國關係面臨不確定性,內循環的規劃是不太具效果的。

他說:「外部環境能否改善、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能否改善對內循環構成非常大的制約。」

改善外部關係是關鍵

他說,在外部不確定因素太多下,中國下一個五年的最大挑戰就是消費萎縮。尤其,在貿易和出口受挫下,企業的營運能力將受到衝擊,也會影響到中國內部的薪資水準,屆時,民眾的消費力就不可能太強勁。再加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六月中也證實,中國有6億人口的月收入還不到1,000人民幣(150美元),在此前提下,他說,讓人很難對中國的內需前景抱持樂觀的看法。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劉孟俊建議,中國如果真的要做到擴大內需,就應該進行戶籍改革,以積極吸引農村人口進城,進一步擴張二、三線城市。

也就是說,中國應該要聚焦「城鎮化」政策,因為,只要農村人口進城,他們除了吃飽穿暖的基本需求外,也會有更高端的消費需求。不過,他說,城鎮化政策也並非萬無一失,因為,農民工進城後也同時帶來龐大的就學、就醫等社福負擔,這是中國政府要抉擇和精算之處。

他說:「讓農民工進城是解決消費,但(社福負擔)同時也帶來政府龐大的財政赤字,尤其是地方政府。」

此外,劉孟俊預估,中國力推「一帶一路」和「雙循環」也會帶來副作用,可能加劇中國外匯存底的問題。他說,一帶一路、雙循環、持續開放外資進入中國內需市場等政策都會讓人民幣走升,更不利於中國出口製品的價格競爭力。兩相影響下,中國的外匯存底也會越來越少,將使得中國的外匯扣掉要還的外債,能動用的額度就更有限。他說,這對在糧食和能源等方面大量依賴進口的中國來說,就會導致缺乏外幣可以購買這些進口所需的物資。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