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共「解放臺灣計畫」擱淺的幕後(圖)

作者:青石 發表:2022-08-03 19: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解放台湾
毛澤東本來想首先解決臺灣問題,然後再尋找適當時機協助金日成解決朝鮮統一問題。(網路圖片)

朝鮮局勢日趨緊張 中蘇力主避免衝突

1945年8月,蘇軍解放了北朝鮮。而後,金日成在蘇聯人的幫助下,在北朝鮮建立了勞動黨領導下的政府。由於在美軍佔領下的南朝鮮也建立了反共的李承晚政權,南北朝鮮之間形成了嚴重的對立。1948年底,為迫使美軍撤離,蘇軍首先撤出了北朝鮮。然而,蘇軍撤走之後,半島的局勢卻日趨緊張。

出於安全的需要,還在1948年12月和1949年1月,金日成就兩次向蘇聯方面要求締結朝蘇友好互助條約,並要求提供武器援助。考慮到美國可能會以此為藉口攻擊蘇聯有意永久分裂南北朝鮮,蘇聯沒有同意金日成的要求。但根據蘇聯駐朝鮮大使史蒂科夫的報告,斯大林批准了由蘇聯遠東軍向朝鮮提供軍事援助的計畫。只不過,這一援助主要還只是些輕型武器。

1949年3月,金日成率朝鮮黨政代表團對蘇聯進行訪問期間,與斯大林直接討論了有關北朝鮮的安全問題。為此,根據蘇聯大使和在朝鮮的軍事人員的報告。斯大林明確表示:加強北朝鮮的軍隊是必要的,但是,沒有必要害怕南朝鮮人。

然而,1949年4月中旬,即金日成回國之後,一份來自北朝鮮酌情報稱,美軍準備在5月全部撤出南朝鮮,北朝鮮人決定,一旦美軍撤出,就於6月對北朝鮮發動一次大規糢的進攻,兩個月結束戰鬥。為此,斯大林非常擔心,畢竟金日成這時只有3個步兵師,武器裝備還十分欠缺,而李承晚則有6個全部經過美軍訓練的全副武裝的師。因此;蘇聯方面提議,與北京協商,將中國人民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官兵編入朝鮮人民軍部隊。據此,金日成一方面向斯大林求援,要求蘇聯方面於5月底之前幫助朝鮮人民軍實現機械化,於9月底以前轉讓航空技術;一方面向剛剛打過長江的中國共產黨請求在兵員上提供幫助。

5月,金日成的特使秘密訪問了已經成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北平,向毛澤東說明了北朝鮮面臨的嚴重局勢,突出強調了南北朝鮮難以並存的情況,並轉交了金日成給毛澤東的求援信。毛澤東顯然贊同平壤的看法。他承認,北朝鮮與南朝鮮的衝突在所難免,「既可能是閃電戰,也可能是持久戰。對你們來說,持久戰是不利的,因為到時候即使美國不干涉,也會唆使日本向南朝鮮提供援助」。但毛澤東認為,沒有必要為此擔心,蘇聯和中國都站在你們一邊,一旦情況需要,中國就會派兵與你們併肩作戰。他強調,金日成應當堅定不移地爭取實現統一朝鮮的目標,但近期還沒有必要採取行動,因為國際形勢還不利,而且目前中國共產黨還不能有效地和大規糢地支援北朝鮮,一旦完成了統一中國的任務,情況就不同了。

北朝鮮人此行的最大收穫,就是得到了中共領導人關於在北朝鮮受到進攻時將給予實際援助的具體保證。毛澤東甚至還明確承諾,佈防在東北地區的兩個朝鮮族師可以很快編入人民軍,一旦中國共產黨統一中國的戰爭基本告一段落,人民解放軍中的其他朝鮮族士兵和軍官,也都可以編入人民軍,以便加強北朝鮮軍隊的實力。

隨著南朝鮮李承晚政權對北朝鮮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敵視態度,南北朝鮮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緊張,雙方之間邊界衝突的次數到6月間更加頻繁。6月11日,李承晚甚至公開宣布,南朝鮮人正在準備給共產黨人一個毀滅性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平壤的不安情緒更加明顯,蘇聯方面這時也開始考慮如何從根本上解決朝鮮問題了。他們一方面堅持平壤應當極力發動和平統一攻勢,另一方面則認為,在應付南朝鮮方面的進攻的同時,北朝鮮人有必要做反攻的準備;到了這一年的9月份,包括重型武器在內的大批蘇聯軍事裝備運抵北朝鮮,人民軍也迅速擴展到9萬人,北朝鮮領導人第一次開始提出,應當對南朝鮮的挑釁採取進攻行動。據蘇聯大使向莫斯科的報告說,在金日成看來,如果國際形勢允許,「他們能夠在兩個星期之內佔領南朝鮮,最多是兩個月」。因此,他們希望能夠得到莫斯科的支持。他們不瞭解的是,還在他們之前兩個月,中共中央就已經在請斯大林幫助解放臺灣了。

毛澤東計畫進攻臺灣 莫斯科對此態度含混

1949年4月下旬,中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般地跨過長江天險,開始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企圖盤踞中國南部的國民黨殘餘勢力。但是,由於解放軍既沒有空軍也沒有海軍,對國民黨控制的沿海諸島一時還鞭長莫及,無可奈何。蔣介石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早早就把自己的大本營移到了臺灣。在這種情況下,共產黨要完成統一中國的計畫,就不能不考慮進攻臺灣的問題。

對國民黨的巨大軍事優勢,使毛澤東最初對進攻臺灣的艱鉅性缺少足夠的估計。他雖然知道進攻臺灣必須跨海作戰,沒有海軍困難極大,但他相信,既然自己依靠「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全副美式武裝的國民黨軍隊,即使沒有海軍和空軍,他靠步兵和漁船也能佔領臺灣,長江天塹不就是這麼渡過來的麼?當然,毛澤東表示,如果到時候自己的空軍能夠初步形成,有空軍掩護並協助攻擊,則「把握更大」。

7月中旬,以劉少奇為首的中共代表團準備秘密訪蘇。出發之前,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了關於是否向蘇聯提出協助中共準備進攻臺灣的技術手段的問題,會議同時建議劉少奇在代表政治局給斯大林的信中,試著提出請蘇聯出動空軍和海軍援助的問題,但是,根據多年與蘇聯打交道的經驗,並不對此抱太多希望。隨後,在訪蘇期間,劉少奇即根據政治局關於必須立即開始準備進攻臺灣的技術條件的建議,向斯大林說明了中國共產黨準備在1950年進攻臺灣的設想,要求蘇方提供200架左右的飛機並請代訓飛行員,爭取趕上在進攻臺灣的戰役中使用。斯大林非常痛快地答應了中共的請求。不過,對於劉少奇帶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所提議的,請蘇聯在作戰時提供空軍和海軍援助的要求,斯大林明確表示難以贊同,說是這樣做的結果,必定會引起美國的介入,從而誘發美蘇之間的衝突乃至戰爭。而蘇聯人民已經遭受過巨大的戰爭災難,他們很難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毛澤東能夠理解斯大林的顧慮,他多少年就是自力更生走過來的,他這時並不十分介意蘇聯的援助問題。但他的看法很快就發生了改變。因為,人民解放軍在10月下旬和11月初先後發動了奪取福建沿海金門島和浙江沿海登步島的戰鬥,兩場仗打下來,部隊損失慘重,跨海作戰的難度終於使毛澤東瞭解到準備技術條件的極端必要性。直到這時,他才比較深切地感到需要再度向蘇聯求援。很顯然;這兩次作戰失利都是因為渡海工具過於簡陋。沿海作戰、近島作戰尚且如此,跨海進攻臺灣更非充分準備不可。

1949年12月,毛澤東第一次訪問蘇聯。在16日見到斯大林的當天,他就委婉地向斯大林提出:「國民黨的支持者在臺灣建立了一個海空軍基地,海軍和空軍的缺乏,使人民解放軍佔領這個島嶼更加困難。考慮到這種情況,我們的一些將領一直在提議,請蘇聯援助,比如可以派志願飛行人員或秘密軍事特遣艦隊協助奪取臺灣。」

對於中共領導人再度提出的援助請求,斯大林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含糊其辭地表示:「這樣的援助不是沒有可能的,本來是應當考慮這樣做的,問題是不能給美國十個干涉的藉口。如果是指揮人員或軍事教員,我們隨時都可以派給你們,但其他的形式還需要考慮。」

用蘇聯的飛機和軍艦,即使是只用志願人員和只出動潛艇來幫助中共跨海作戰,也難免會被美國人發現,結果是可以想像的。斯大林在會談中再三提到他在1945年與美國總統羅斯福達成的那個《雅爾塔協定》,稱破壞這個由蘇、美、英三個大國對遠東政治格局所作出的共同承諾,未必是明智的。聯想到斯大林這時因為擔心與美國在遠東發生直接衝突,甚至連是否應當根本廢除舊的中蘇條約,另訂新條約一事都猶豫不決,可知他這時是不可能真正提供軍事援助的。他建議毛澤東採取更策略些的方式來解放臺灣,比如,是否可以先向臺灣空投傘兵,組織暴動,然後再去進攻呢?

斯大林不瞭解毛澤東,甚至不能確定是否應當幫助毛澤東。就在他始終不知道究竟應當怎樣對待毛澤東,把毛澤東擱在莫斯科坐冷板凳的時候,一個十分意外的情況戲劇般地改變了斯大林的態度。

1950年1月5日和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國務卿艾奇遜分別發表聲明和講話,聲稱「美國目前無意在臺灣獲取特別權利或特權,或建立軍事基地」,並且宣稱美國的安全線既不包括臺灣,也不包括南朝鮮,美國不會為了保護這些地方採取直接的軍事行動。美國政府的這種公開聲明使斯大林的膽子壯了許多。原來不想簽的條約同意簽了,原來猶豫的軍事援助不猶豫了。既然美國自己放棄了《雅爾塔協定》劃定的勢力範圍,把中國和朝鮮劃在自己的防禦圈之外,這就等於把它們交給了蘇聯。因此,斯大林同意毛澤東就適當時機解放臺灣進行必要的準備,同意將蘇聯給中國的3億美元貸款,一半用於購買進攻臺灣最需要—的海軍裝備。不過,直到最後,斯大林還是小心翼翼地沒有同意利用蘇聯的飛機和軍艦來進攻臺灣。

蘇聯人能夠提供必要的軍事裝備和軍事顧問(包括軍事技術人員),這在毛澤東看來已經足夠了。所以,「解放臺灣」的準備工作作為1950年中共軍事工作的首要任務,緊鑼密鼓地進行了起來。蘇聯人也加緊協助中國軍隊進行各種裝備和技術的改進工作,人民解放軍的空軍和海軍也迅速地初具雛形。

金日成決定先發制人 斯大林傾向統一朝鮮

與長期同莫斯科存在隔閡的毛澤東比較起來,金日成和相當一批北朝鮮領導人都曾在蘇聯遠東的軍營中度過相當多的日子,因此,在中朝兩國之間,斯大林顯然更加相信北朝鮮的領導人。但是,斯大林也不會因此就願意為金日成的設想冒險。對於金日成1949年9月的提議,他同樣表示了拒絕的態度。蘇共中央明確答覆說:「美國在中國失敗之後,可能會比在中國更直接地干預朝鮮事務」,更何況北方的軍隊也還沒有強大到足以對南方發動一場成功的速決戰的程度。戰爭一旦形成相持局面,「就給美國提供了在各方面干涉朝鮮事務的理由」。

然而,金日成不會放棄統一朝鮮的設想。南北朝鮮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要根本上消除戰爭陰雲就必須剷除南朝鮮反共政權。而作為朝鮮共產黨人,自然要以解放全民族為己任。眼看著毛澤東一舉統一了中國,而朝鮮還有半壁江山和一多半人民沒有解放,金日成心焦如焚。因此,艾奇遜聲明剛剛發表了5天,金日成就不失時機地重新向蘇聯外交官提出了加速統一南北朝鮮的問題。

1月17日,在為北朝鮮駐中國大使赴任舉行的午餐會上,金日成拿著酒杯走到蘇聯駐朝鮮顧問的跟前,有些激動地說:目前中國正在完成它的解放事業,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完成統一朝鮮的問題了。他宣稱:毛澤東已經保證過,當中國統一完成之後,朝鮮統一就是最迫切的任務。中共將支持他完成這一任務。斯大林也曾經親口答應他,一旦南朝鮮發動進攻,他可以進行反攻,結果,南朝鮮沒有發動進攻,朝鮮的統一問題就這樣拖延下來了。金日成說:「一想到不應辜負人民的熱切希望,我就夜不能寐。」他明確要求再次會晤斯大林,以便說明局勢。

斯大林最擔心美國干涉。但是,他也無法解釋,為什麼美國沒有干涉毛澤東統一中國?如果連中國大陸都不願干涉的話,美國又怎麼會去干涉一個小小的朝鮮呢?如今,杜魯門和艾奇遜又公開聲明朝鮮和臺灣不在美國的防禦圈內,自然就更加沒有必要為美國的干涉憂心忡忡了。既然如此,斯大林第一想到的也是朝鮮問題。這是因為,日本從來都是俄國人的心腹之患。與對蘇聯安全無關輕重的臺灣比較起來,朝鮮的統一會極大地鞏固蘇聯遠東的邊防,並使日本直接處於蘇聯的威懾之下,斯大林對此可謂夢寐以求。在比較了金日成和毛澤東的要求之後,斯大林明確認為支持北朝鮮要比支持中共划算得多,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更看重朝鮮的戰略地位,而且也是因為幫助金日成幾乎不需要一個蘇聯士兵。畢竟,美國對遠東保持不干涉政策很可能是有限度的,那就是蘇聯也必須嚴格地採取守勢。一旦美國政府發現有蘇聯人秘密加入到遠東地區的戰爭中去,杜魯門和艾奇遜未必還會遵守他們的聲明。

經過了將近兩週時間的考慮之後,斯大林終於在1950年1月底開始傾向於接受金日成的援助要求了。他在1月8日給蘇聯駐朝鮮大使的電報中,明確表示:「我理解金日成同志的不滿情緒,但他必須懂得,諸如他想要著手解決的關於南朝鮮這樣一件大事,需要有周密的準備。事情必須要組織得沒有太大的風險。如果他想要與我討論這件事,那麼我將隨時準備接見他,並與他進行討論。把這些轉告金日成,並告訴他我準備在這件事上幫助他。」

這封電報清楚地表明,斯大林已經決心要幫助金日成了,這時離毛澤東離開莫斯科至少還有半個月的時間,但斯大林沒有向毛澤東透露半個字。他們之間只是偶爾提到過朝鮮問題。當雙方談到中共中央1950年1月關於按照1949年4月毛澤東對金日成所作的承諾,把人民解放軍中的其餘12000名朝鮮族官兵,連同配備的武器,全部移交給北朝鮮人民軍的決定時,他們才提到了朝鮮問題。而毛澤東仍然在說,現在還不是北方如何進攻南方的問題,而是北方如何防禦南方的問題。在他看來,更現實的還是中共解放臺灣的戰鬥。

蘇聯人秘密施援手 中國人意外擔責任

根據斯大林的提議,蘇聯方面很快就與金日成商定。蘇聯對北朝鮮的軍事援助將採取有償的方式來進行。北朝鮮以9噸黃金、40噸白銀和15000噸其他礦石來換取價值13800萬盧布、足夠裝備三個師的蘇聯的武器彈藥。根據金日成的要求,蘇方還同意,北朝鮮可以提前使用原定要於1951年才提供的7000萬盧布的國家貸款來裝備自己的軍隊。

在北朝鮮為統一事業加速裝備軍隊的同時,中共方面也在為解放臺灣做積極準備。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金錢,只不過,毛澤東不瞭解,金日成投入的力量比他大得多。斯大林是唯一瞭解雙方情況的人,他顯然認為,金日成有必要就他的計畫與毛澤東進行必要的溝通。正因為如此,在他批准金日成訪問蘇聯的同時,他特別要求他的大使提醒金日成,在朝鮮統一問題上,金日成應當聽聽毛澤東的意見。

南北朝鮮之間的關係一直劍拔弩張,李承晚不時地發出戰爭叫囂,北朝鮮經常有南朝鮮計畫進攻北方的情報。這些情況,無論莫斯科還是北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何況,毛澤東就是以武力方式統一中國的。因此,金日成確信毛澤東不會反對他的計畫。在他出訪莫斯科之前,他經過北朝鮮駐中國大使通知毛澤東說,他希望就統一朝鮮問題對中國進行一次訪問,與毛澤東交換意見。對此,毛澤東欣然表示同意,他告訴朝鮮大使說,他歡迎金日成的來訪,如果金日成對朝鮮統一已經有了具體計畫,這種訪問可以是秘密的;如果還沒有具體計畫,最好進行一次正式的訪問。由於這時北京在平壤既沒有大使,也沒有軍事觀察人員,因此,毛澤東絲毫也不瞭解北朝鮮統一工作的進程。他一面肯定以武力統一南方的必要性,一面仍舊提醒北朝鮮應當加強警惕,說北朝鮮目前應當首先做好一切軍事上的準備工作,加強自身的力量,以應付可能的戰爭。

3月30日,金日成等人秘密訪問了莫斯科。這次訪問一直持續到4月25日才結束。在與斯大林的談話中,金日成介紹說,由於蘇聯的幫助,朝鮮人民軍事實上已經取得了對南朝鮮的優勢,再加上南朝鮮人民的支持,他現在應當說已經有足夠的力量來統一朝鮮了。由於蘇聯情報系統這時得到了麥克阿瑟將軍給華盛頓的一份秘密報告,其中主張美國不要干預南北朝鮮之間發生的衝突,因此,斯大林也對形勢感到樂觀,相信現在是統一朝鮮的機會。

斯大林在這次會見中第一次對金日成的統一計畫表示了肯定的態度,並稱,如果說他在一年以前認為金日成的這個計畫行不通的話,那麼今天這樣的計畫就是可行的了。因為無論是朝鮮國內還是整個國際的局勢都發生了重要的變化,帝國主義目前不會對朝鮮內部的衝突問題進行直接的干涉。當然,他仍舊強調說,統一朝鮮的作戰應當建立在對南朝鮮的進攻發動反攻的形式上。他最後沒有忘記提醒金日成,他的計畫必須通報給毛澤東,如果毛澤東也同意的話,他不會有反對意見。

斯大林之所以始終向毛澤東封鎖消息,直到最後才要求金日成去徵求毛澤東的同意,很大程度上恐怕並不是一種精心策劃的計謀。考慮到中共中央早就提出了請蘇聯幫助解放臺灣的要求,毛澤東又親自向斯大林本人提出請求,不難想像,斯大林很難擺平毛澤東與金日成的關係。與其從一開始就向毛澤東去解釋這樣選擇的必要性,與毛澤東爭論孰輕孰重,倒不如造成一個既成事實,使毛澤東無話好說。畢竟早在1949年7月劉少奇率團訪蘇時,雙方就已經商量好,朝鮮問題仍由蘇聯方面負責,因而在朝鮮問題上,不事先與中方商量,也在情理之中。當然,即使這樣做了,他也必須還給毛澤東一個形式上的「公平」,儘管這種「公平」並不是毛澤東所希望的,但至少,在斯大林看來,讓金日成去請求毛澤東的「同意」,在心理上可以或多或少地給毛澤東以安慰。何況,朝鮮半島的動盪對中國的影響最為直接,一旦出現任何意外,中共的態度都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毛澤東反對,那麼,採取進攻行動無論如何都是冒險的。

斯大林的再三叮囑,促使金日成從莫斯科返回平壤之後不久,就再次與毛澤東聯繫,要求訪問北京。

毛澤東頗多疑慮 金日成信心百倍

5月13日,金日成出現在北京中南海的懷仁堂。在當晚的會談中,金日成首先通報了他與斯大林會談的結果。他解釋說,南朝鮮的侵略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南北朝鮮的緊張關係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南朝鮮人民急切地盼望著祖國的統一,現在統一朝鮮的機會已經到了。關於這一點,斯大林也明確地給予了肯定,並以為統一朝鮮現在是可行的。只是,斯大林同志強調,有關這個問題的最後決定,必須取得毛澤東同志的同意。這就是他此行訪問的主要目的。

毛澤東不是沒有想到金日成會有一個統一計畫,但他還是對金日成通報的情況深感意外。因為,在斯大林已經明確表示同意中共進行解放臺灣的軍事準備,解放軍進攻臺灣的各項先期工作也已經按部就班地迅速展開的情況下,他怎麼也想不到斯大林會突然間轉而贊成首先統一朝鮮。

毛澤東很委婉地對金日成表示:你們的大使已經幾次來同我談過這個問題,我都告訴他現在還不可以。金日成則解釋說,蘇聯已經幫助我們做了許多準備,斯大林也同意了,只要中共同意,我們不要任何幫助。不得已,毛澤東告訴金日成,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他需要請蘇聯大使立即向斯大林核實一下。毛澤東隨後中止了會談,緊急約見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要求立即給斯大林發電證實金日成的說法。

第二天晚上,蘇聯大使拿著斯大林的電報來見毛澤東。電報說:

毛澤東同志!

在與朝鮮同志的談話中,菲利波夫(斯大林使用的化名)和他的朋友們表示如下意見:由於國際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他們同意朝鮮人著手重新統一的建議。但有個附帶條件,即問題最終應該由中國同志和朝鮮同志共同來決定。如果中國同志有不同意見,那麼對問題的解決就應延遲,直到進行一次新的討論。會談中的細節朝鮮同志可能會向您轉述。

鑒於斯大林已經明確表態,毛澤東自然無法持反對態度。他對蘇聯大使說,他已經注意到朝鮮半島的情況,他完全同意朝鮮同志的估計,即由於美國勢力逐漸退出南朝鮮,朝鮮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過,他認為,恐怕有必要像中蘇條約那樣,在中共和朝鮮之間迅速簽訂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毛澤東顯然對金日成的計畫可能帶來的後果有些擔心,因而想到中共需要為直接援助北朝鮮做好準備。

在與蘇聯大便會晤後,毛澤東立即在他的辦公室召集周恩來等中央政治局在京的重要領導人開了會,討論這一重要的情況變化。毛澤東顯然對斯大林和金日成沒有事先與他商量這件事相當不滿意。幾年之後,他在與蘇聯大使,以及與米高揚、與赫魯曉夫等人的談話中,曾經多次重提這件事,認為自己實際上是被蒙在鼓裡,直到金日成跑來告訴他說斯大林已經同意,他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但不論他是不是感到窩火,中共中央卻只能同意斯大林的意見。這是因為,斯大林1945年以來幾度干預中共,「不許革命」,曾經引起過毛澤東和中共領導人的強烈不滿,事實也已證明這種外來的干預是極其錯誤的。在這些事情記憶猶新的情況下,毛澤東和他的同事們又怎麼會去扮演斯大林過去扮演過的那種角色呢?因此,中共中央最終決定接受既成事實。

5月15日,毛澤東再度與金日成等會談。他告訴金日成,原來他考慮的是應當首先解放臺灣,在此之後再解決朝鮮問題,那樣中共將會更充分地援助北朝鮮。但既然統一朝鮮的問題已經在莫斯科得到批准,他同意首先統一朝鮮。金日成向毛澤東詳細介紹了他們的三階段計畫,即第一步進一步加強兵力;第二步公開向南方提出和平統一方案;第三步,在和平統一方案遭到南朝鮮拒絕後則準備訴諸武力。毛澤東對此表示了肯定的意見。他強調,作戰計畫要有充分的準備,部隊行動要迅速,包圍主要城市,但不要為佔領城市而延誤時間,要集中兵力消滅敵人。不過,毛澤東還是對美國驅使日本軍隊或直接干預的可能性有所擔心。他告訴金日成,一旦有兩三萬日本軍隊投入戰爭,整個戰爭的過程就可能延長。當然,如果美國軍隊參加戰爭,中共會派出軍隊支援北朝鮮的,因為到那時,蘇聯出兵是不方便的,它受到與美國簽訂的協定的限制,而中共則不受這樣的限制。

金日成認為,日本軍隊參戰的可能性不大,即使美國人派個兩三萬日本軍隊來,也不能改變戰局,人民軍的士兵將戰鬥得更加堅決。至於美國參戰的可能性,他斷言:「那幾乎不可能」,斯大林已經告訴過他們,帝國主義不會干涉,因而不必加以考慮。但毛澤東還是提出:帝國主義的事,我們做不了主,我們不是他們的參謀長,不能知道他們心裏想的是什麼。不過準備一下總是必要的。我們打算在鴨綠江邊擺上三個軍,帝國主義如果不干涉,沒有妨礙;帝國主義如果干涉,不過三八線,我們也不管;如果過了三八線,我們一定打過去。金日成對此一面表示感謝,一面則婉言謝絕。在5月16日,即毛澤東與金日成會談的最後一天,他收到了莫斯科的電報,電報表示同意毛澤東所提議的中朝締結一個友好互助同盟條約的建議,只是,莫斯科以為,這不應當是在戰爭發動之前,而應當是在朝鮮已經成功地統一之後。

隨著朝鮮戰爭的爆發已經箭在弦上,金日成此時的興奮心情可想而知。相比之下,鑒於臺灣問題的解決將受到嚴重影響,毛澤東的沮喪也不言而喻。幾乎就在金日成訪蘇之前不久,中共還特別就武力統一臺灣的一些具體作戰設想與蘇聯軍事當局進行過深入的討論。而由於這時空軍和海軍的裝備正在陸續到達,進攻臺灣的技術條件問題正在通過各方面的努力而逐漸得到解決,中共中央已經重新開始有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奪取臺灣的決心,並初步考慮在1951年條件基本具備後,選擇適當時機實施作戰行動。毛澤東無論如何沒有想到朝鮮戰爭會排在了他解放臺灣行動的前面。他最擔心的顯然是,一旦朝鮮戰爭爆發,無論勝負,美國政府都可能會改變對臺灣的政策,從而使自己解放臺灣的計畫面臨巨大的困難

美國干涉橫生枝節 「解放臺灣」被迫擱

5月29日.金日成通知蘇聯大使,他已經收到了斯大林答應提供的武器和裝備的主要部分,他們準備在6月發起進攻,6月10日前部隊將全部集中到預定的進攻地點。按照既定方案,隨著北朝鮮提出的和平統一主張在6月11日遭到南朝鮮當局的拒絕,第三階段,即軍事進攻階段開始進入了倒計時。根據蘇聯瓦西裡耶夫中將和蘇軍顧問組協助制定的「先發制人的進攻作戰計畫」,人民軍應當在22到27天內分三個階段實現解放南朝鮮的戰略。6月19日,作戰計畫下達到人民軍部署在三八線沿線的各個部隊。25日,受命參加進攻的7個師隨著反擊南朝鮮軍挑釁的一聲槍響,大舉越過了三八線。朝鮮戰爭爆發了。

面對朝鮮戰爭的爆發,中共領導人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感到不安。他們焦慮地注視著國際上,特別是美國的反應。兩天之後,一個最讓毛澤東擔心的局面隨之出現了。美國總統杜魯門於6月27日宣布臺灣未來地位尚未確定,因此他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任何對臺灣的進攻,確保臺灣及臺灣海峽的中立化,防止戰爭蔓延。在毛澤東看來,美國的這一行動,顯然無異於救了國民黨的命。

對於美國的行動,毛澤東立即做出強烈反應,號召「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但在內部指示中,中共中央不能不承認:自己沒有與美國現代化的海軍進行海上較量的可能,「形勢的變化給我們打臺灣添了麻煩,因為有美國在臺灣海峽擋著」,只好把「打臺灣的時間往後推延」。與此同時,由於6月27日美國總統又同時宣布美國將出兵南朝鮮,中國東北邊防以及可能的增援朝鮮的問題日益緊迫,中共的戰略重點也被迫轉向東北地區。至此,進攻臺灣的準備工作逐漸停頓下來,以至最終不得不在事實上放棄了這一作戰計畫。

這是一件讓毛澤東感到極其不滿的事情。7月2日,周恩來約見蘇聯大使,在討論如何應付聯合國捲入朝鮮戰爭的外交問題後,他極為反感地告訴大使說:早在5月與金日成的會談中,中共領導人就已經提醒他美國可能干涉的問題,而金日成當時不相信。事實證明我們當時的估計是對的。與此同時,通過給蘇聯方面的一份綜合反映外國人對朝鮮戰爭的看法的報告,中共領導人也曲折地表達了對蘇聯選擇這個時候支持統一朝鮮行動的疑惑。在報告中寫道,一位英國代表對中共領導人說,蘇聯鼓勵朝鮮內戰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奪取臺灣。

毛澤東不希望在這個時候進行朝鮮戰爭,是再明顯不過的了。他本來想首先解決臺灣問題,然後再尋找適當時機協助金日成解決朝鮮統一問題,但究竟什麼時候可以武裝進攻南朝鮮,既需要通盤考慮,也需要合適的機會。而且,他始終認為,在蘇聯紅軍幫助下建立起來的朝鮮人民軍,實際上還很少經受真正的全過程的戰爭考驗,因而很難在這麼短的時間裏成熟起來,卓有成效地進行這場統一朝鮮的速決戰,更不可能對付可能直接參戰的優勢的美國軍隊。因此,從一開始他就對這個計畫的可行性有所懷疑。只是,斯大林的支持使他失去了反對的可能。

到9月中旬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輕而易舉地圍殲了人民軍進攻部隊,毛澤東更加相信自己的估計是正確的了。但越如此也就越遺憾。所以,斯大林逝世後,毛澤東不止一次地在這個問題上埋怨斯大林。他肯定地說:斯大林關於朝鮮戰爭的決定,是一個「極大的錯誤」,「是百分之百的錯了」。但毛澤東心裏想的多半是,如果當初斯大林不是盲目地支持在朝鮮採取行動,那麼不僅不會犯這樣大的錯誤,而且也不會使臺灣問題陷入如此困難的局面。當然,中國共產黨人也用不了付出在朝鮮戰爭中那麼大的代價,就能夠解放臺灣了。

責任編輯:青云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