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總統府(圖片來源:ALASTAIR PIKE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兩岸地緣政治局勢日益緊張,讓移居台灣的香港人陷入困境。根據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學者的研究,受訪港人為逃避國安法而移民台灣,但卻被視為國安威脅,對此感到難受。
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呂青湖今年6月在「當代亞洲期刊」(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發表一項研究,探究地緣政治跟移台港人對台灣想像的改變。該項研究於2022年至2023年訪問42名移民台灣的港人,以及非政府組織職員與志工、支援港人組織。
呂青湖告訴中央社,受訪港人在移民前,一般相信台灣政府與台灣人會支持港人,但當他們來到台灣後,卻感到失望。
於2021年底移民至台灣的受訪者Ellen(化名)指出,港人被視為中共「間諜」或「威脅」的情況愈來愈多。「我一直支持台灣,不論是台灣發生地震或災難;所以當聽到有人說,我們為中國共產黨滲透台灣時,我感到委屈。一方面台灣政府支持香港人爭取民主抗中,但我們來到台灣,卻被指控為中國間諜。」
呂青湖指出,中國跟台灣的關係變得緊張,讓移台港人陷入了困境,「他們為了逃避國安法而來台灣,但來到後卻被視為國安威脅。」
呂青湖說,一些移台港人對香港的深刻記憶,仍停留在他們離開香港前,包括反修例(反送中)運動,但在他們離開後,香港已經出現很大轉變。另一邊,台灣人感受到來自中共的威脅,並認為香港變得跟中國其他城市並無差異,這形成港人跟台人對「威脅」存在著不同理解。
一位在台非政府組織志工觀察到,台灣人跟香港人對移民存在不同的理解。該志工指出,香港人將移民視為做生意,每樣事情均寫在合同上,雙方同意與簽署,台灣人則將移民視為約會,「需要觀察及考慮是否娶你。」
以投資移民來到台灣的受訪者Winfred(化名),對申請定居後18個月都無消息而感到憂慮。他認為,除台人、港人對移民有不同理解外,中港台的緊張關係,亦是增加港人移台的障礙,包括定居條件變得模糊。
談及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是否會讓移台港人持續陷入困境,呂青湖回應,「並不一定」。
呂青湖表示,2021、2022、2023年是移台港人面對最大壓力時,當時很多港人指出,移台政策加入在法例上沒有的隱藏條款,讓他們無所適從。一些港人對獲批定居不樂觀而選擇離開台灣,但也有人堅持留下來,相信最後能在台灣落地生根。
呂青湖表示,台灣政府有投入心力,例如先前有些以專業資格申請移台的港人,被要求須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才獲批定居;她之後獲悉,有些人並無從事相關專業的工作,也獲批准定居。政府在處理協助流亡港人的「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方面,已經比之前清晰,也放寬了針對申請者取得身分證的要求。
根據內政部移民署統計,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香港居民獲定居許可人數分別是1576、1685、1296、1432。到2024年已上升至1880人,2025年1至5月則有586人。
至於台灣政府將對港澳人士增設「長期居留」制度,則能夠長期在台灣居住但沒有國籍。呂青湖表示,這會增加港人的憂慮,但至少他們知道將會有這個政策。
另外,為防止中共以洗人口方式,透過港澳移民來台灣進行滲透,今年4月初,王定宇、王美惠等18名民進黨立委提出《香港澳門關係條例》(簡稱為《港澳條例》)「第十二條條文修正草案」,主張提高港澳人士移居台灣的門檻,並要求透過依親、投資及專業技術等類別移台的港澳移民,申請定居的年限從1年延長至6年;還要求他們比照適用外國人——包括中國移民的「歸化政策」,放棄原來的港澳身分。
立委們在修正草案的關係文書解釋說,修法是為因應香港近年來的社會劇變,並特別提及北京當局正以「洗人口」方式,將大量的中國人引至香港。
然而,不少在台港人對民進黨立委此次主張感到不滿。
根據TVBS新聞網報導,台港人林先生指出,當初蔡英文政府,曾提出對港人是否採取比較寬鬆的方式,讓香港人可以在台灣,取得工作或受教育的機會,「那現在提出這樣的想法,我真的覺得很心寒。」
在台港人H小姐指出,台灣政府就是喜歡班門弄斧,那些已經來台港人的人生,好像被民進黨給抽空,政府愛怎樣就怎樣,完全沒有履行當初對港人的承諾。
透過投資移台的的H小姐則為因反送中運動赴台的青年抱屈,並認為現行港人取得台灣身分證規定看似寬鬆,實則很刁。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