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未去世就被要求火化?安徽殯葬改革令網絡炸鍋(圖)


重慶一個火葬場的殯葬工作人員將遺體推上車,準備送去火化。
重慶一個火葬場的殯葬工作人員將遺體推上車,準備送去火化。(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20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日前,「老人未去世就被要求火化」的一段視頻在大陸社交平台持續發酵,24小時內獲得超千萬播放量,迅速將中共基層殯葬改革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8月19日,一段拍攝於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紅星鎮的視頻在社交平台持續發酵。只見畫面中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平躺在堂屋地面,身著制服的數名工作人員站在門口,家屬情緒激動地高聲質問:「人還活著你們就要拉去火化?」

以上這段僅37秒的視頻在網上迅速傳播,24小時內獲得超千萬播放量,中共基層急推殯葬改革的做法令輿論炸鍋。

事發4小時後,紅星鎮政府通過官方公眾號發布情況說明:首先,視頻中老人當時確實生命垂危,但按照當地「斷氣前需移置地面」的古老習俗,親屬已自行將其從床榻移至堂屋;其次,現場工作人員系按縣政府統一部署,開展日常殯葬政策入戶宣傳,並非執行強制措施;最後,網傳「強行火化」的說法屬於誤解,工作人員僅攜帶政策宣傳手冊,並未攜帶任何殯葬設備。

「葫蘆娛樂工作室」文章指出,安徽省阜陽市潁上縣自2024年3月起推行《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實施方案》,其中包含「三免一補」政策:免除遺體接運費、基本火化費和三年骨灰寄存費,對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的家庭額外補貼2000元。該政策實施以來,農村火化率從32%提升至67%。

紅星鎮大謝村書記向記者表示:「我們村80歲以上老人有47位,家家戶戶都知道臨終要移鋪的規矩。」他說,這項可追溯至明代的習俗認為「人不能背著床榻去見祖先」,通常在老人彌留之際由子女將其移至地面。

民俗學者王玥在《淮北喪葬文化考》中記載,類似習俗在皖北地區普遍存在,但伴隨火葬推行,確實產生了現代殯儀制度與傳統習俗的衝突。

在涉事老人家中,記者見到視頻中的當事人之一謝廣發。這名52歲的農民坦言,當天看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員進門時,以為他們要強行拉走老父親。

謝廣發回憶當時場景仍心有餘悸:「宣傳單上印著骨灰盒圖案,老父親眼睛還睜著,換誰不著急?」其妻展示的《殯葬服務指南》在封面印有殯儀館外觀照片,內頁詳細列明的6項免費服務中,「24小時遺體接運」被用紅筆圈出。

網民們紛紛議論:「人還沒咽氣,就去要求火化,就算宣傳也不能挑這種時候,難怪家屬情緒激動。」「選在老人彌留之際去跟人家屬宣傳火化?!沒大棒子打出去都不錯了!」「我們安徽宿州也一樣,只要聽說誰家人快不行了,村裡派人全天候守著讓火化。」

有人認為:「即使人走了,也沒有任何部門能強制別人火化。」「應該採取自願的原則,願意火葬的火葬,願意土葬的土葬。」「普通百姓承擔不起火葬的費用,一個骨灰盒就要幾千,甚至上萬塊。」「在農村,火化後,還是要封棺下葬,跟以前土葬差不多,唯一的差別是多了火葬的步驟。」

還有網友分享自身的經歷:「阜南朱寨的十幾年前我奶奶去世都埋兩個月了,村幹部把我奶奶挖出來火化,還要罰款,想起來我就心疼,這些人為了賺錢啥事都做得出來。」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