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後花園」奧多摩 免費送房 你會願意來嗎(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8-31 16: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東京
東京奧多摩櫻花季。(圖片來源: 共用領域)

在東京以西的群山深處,有一片名為「奧多摩」的地方。

這裡山清水秀,溪谷縱橫,四季各有美景。週末時,東京市民常來此徒步、烤肉、釣魚、泡溫泉,宛如都市邊緣的一個天然後花園。然而,在這片看似世外桃源的土地上,隱藏著日本社會無法迴避的難題——少子化、人口流失與鄉村消亡。

奧多摩並不偏遠,開車僅需兩小時便能抵達東京市區。按理說,這樣的地理優勢足以吸引年輕人定居,但事實恰恰相反。數據顯示,1960年代奧多摩人口尚有1.3萬,而2020年已銳減至4750人。依據日本政府的推算,到2050年,這裡可能僅剩2000人,甚至不得不與周邊村鎮合併,才能勉強維持財政運轉。

問題的根源,在於日本全國人口的持續萎縮。2023年,日本人口減少達60萬人,年輕人湧向東京、大阪等大都市,而鄉村就業稀少,發展停滯,自然更難留住後代。當人走了,動物便回來——這也是近年來日本鄉村「熊傷人」事件頻繁的原因之一。

面對衰敗,奧多摩政府祭出「送房送地」的激勵措施。據統計,全村3000餘棟住宅中,約有400棟空置。政府不僅提供翻修補助,還直接將房屋土地送給願意落戶的年輕家庭,唯一條件是「搬來並住滿15年」。補助不限國籍,外國人亦可申請。看似誘人,但問題在於:誰願意拋下城市便利,與山裡的猴子、鹿和熊為鄰?

奧多摩的自然資源確實豐富:清澈的多摩川、壯觀的奧多摩湖、古老的神社與溫泉,構成一幅宜居的山水畫卷。但現實卻冷酷無情——公共交通不便,生活設施匱乏,醫療資源有限。想吃碗當地有名的蕎麥麵,往往得開車十幾公里;而一旦失去駕駛能力,便意味著被困於山中。

這正是日本鄉村的困境:再美的自然風光,也難以抵擋人口消失的命運。政府送房、補助,甚至對外國人開放,仍未能解決根本問題。因為問題的核心並非住房,而是整個社會結構的老化與生育率的斷崖式下跌。

奧多摩的命運,折射出日本鄉村普遍的未來——逐漸走向空心化,最終被歷史的長河所淹沒。或許,當人類撤退,山川依舊,森林愈發茂密,溪水依然清涼,只是少了炊煙與笑語。

問題來了:若真有人願意接受這份「免費的東京房產」,並在山裡生活十五年,這是幸運的「逃城者」?還是另一種形式的孤獨?

無論答案如何,奧多摩注定是一面鏡子,照出日本鄉村不可逆的衰退,在人與自然之間,沒有什麼繁華能永恆,唯有自然最終會留下。

古今中外的感嘆 田園荒蕪胡不歸?

「歸去來兮,田園荒蕪胡不歸?」,這令我想起陶淵明著名的那首詞:《歸去來兮辭》,其實現代人與古代人都有著同樣的困惑的。

陶淵明總共作過十三年官。他一生以聖賢標準要求自己,儘力守「真」守「道」,要求自己的言行合乎一個聖人的標準。

他看到當時社會風氣敗壞,官場的爭鬥,深感那不是自己所願。即退居山林,潛心修道。

他最後一次做官是當了彭澤縣令,但九月去十一月就請辭回家,時年四十一歲,他的非常有名的《歸去來兮辭(並序)》即作於此時。從此以後,他便居家不出,直到63歲時去世。

當他棄官歸來時,他覺得自己就像一隻籠中鳥重返了自然的懷抱;回憶起十三年的官場生活,無疑是「誤落塵網」。

下面我們來看看他用詩表達的感慨吧,雖然過去千年,依舊可以和我們共鳴:歸去吧!田園將荒,何不返鄉?久為形役,心多憂戚。往昔之錯已不可追,未來之事猶可補救。雖曾迷途,未遠而返,今知歸隱乃正道,世途反為歧路。

小舟輕舉,清風拂衣;問津於人,怨曉光遲。忽見故園,喜不自勝。僮僕迎門,幼子候庭;荒徑雜草,松菊猶存。攜子入室,清釀盈樽,自斟對景,心甚暢然。

閒則園中信步,出則杖策遠遊;雲起山間,鳥歸林巢。日將西沉,手撫孤松,不忍歸舍。決意斷絕塵交,以親情為悅,以琴書為樂。春臨田野,農夫告耕;或乘小車,或泛扁舟,草木茂盛,泉流潺湲。

感物興懷,知人生將盡。富貴非願,仙道非求。趁春光明媚,或扶犁理土,或臨溪賦詩;登岡長嘯,任運自安。既往不追,來日幾何?隨順自然,坦然終老,此心遂安。

未來的人類將向何處去?給我們留下了一些深思。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