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選舉辯論2 「交棒」議題成焦點(圖)


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9月15日至19日辦理領表登記作業。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中)19日前往中央黨部登記參選。
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改選,圖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前中)19日前往中央黨部登記參選。(圖片來源:中央社/謝佳璋攝)

【看中國2025年9月28日訊】國民黨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第二場辯論會於9月27日舉行,五位候選人羅智強、鄭麗文、郝龍斌、張亞中與蔡志弘同台交鋒,現場由資深媒體人董智森、帥化民及網紅Cheap擔任提問人,話題涵蓋黨務改革、提名制度及領導風格,場面火花不斷。

各候選人的背景特色與主要主張

羅智強

前台北市議員、前馬英九辦公室副秘書長,長期活躍於網路與基層。主張當選後若提名總統人選即交棒,避免權力重疊;強調制度化提名。

鄭麗文

前立委、資深媒體人,長期在兩岸議題上立場鮮明。批評國民黨路線模糊,主張強化論述;訴求清楚的黨魂與戰鬥力。

郝龍斌

前台北市長、前國民黨副主席,黨內資歷深厚,握有較強的黨內人脈與組織基礎。主張凝聚黨內團結,穩健經營地方組織;延續傳統藍營基層力量。

張亞中

中華戰略學會理事長,曾參與2021黨主席選舉,主打深藍立場。強調兩岸和平協議,堅守中華民國傳統價值;訴求「正藍路線」。

蔡志弘

國民黨青年世代代表,知名度較低。主張與羅智強類似,若提名總統人選即交棒,黨主席不應干預過多。

在辯論中,羅智強與蔡志弘皆拋出「交棒」主張,強調若當選主席,待黨內總統參選人提名完成後,將主動辭去主席一職,將黨中央資源與決策權交予參選人,以避免權力重疊或內部矛盾。兩人同時呼籲應建立「公平、公正、公開」的提名機制,強調徵召不應凌駕於制度之上。

除此之外提問階段,資深媒體人董智森提問,現在國民黨員寄望台中市長盧秀燕能帶領國民黨重返執政,未來黨主席該如何幫助盧秀燕。意外使得盧秀燕參選2028的議題成為焦點。

另一方面,外界關注的網路聲量也持續發酵。根據 Yahoo 新聞舉辦的網路投票顯示,共計 3.9 萬人次參與,鄭麗文以高達68%的支持率暫居領先,顯示其在網路社群中獲得相當程度的支持。不過,由於網投並非黨內正式選舉程序,是否能轉化為實際選票仍待觀察。最終誰能勝出,仍取決於黨員投票而非網路民調。

隨著選舉逼近,各候選人不僅在政策與願景上爭取黨員認同,也試圖透過網路與媒體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此次辯論與網路投票結果,凸顯了黨內不同世代、不同路線的拉鋸,也為最終主席人選增添更多變數。



責任編輯:立明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