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克」會成爲接班人嗎 19歲霍利漢德的傳奇(圖)

作者:陳靜 發表:2025-09-29 18: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接班人
布裡林.霍利漢德。(圖片來源: 视频截图 chenjing/看中國) 

柯克的「少年接班人」

查理.柯克(Charlie Kirk)遇刺後,美國保守派運動陷入哀悼與震動。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外界開始將目光投向一位年僅19歲的年輕人——布裡林.霍利漢德(Brilyn Hollihan)。他被視為柯克潛在的接班人,甚至被稱作「網際網路上最年輕的理性之聲」,如今已在社交媒體上吸引近50萬粉絲。

少年的崛起 柯克精神的「Z世代化」

布裡林.霍利漢德的故事幾乎帶有某種傳奇色彩。在柯克去世後,一位酷似他的少年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中,霍利漢德年僅19歲,被譽為「網際網路上最年輕的理性之聲」。2018年,他還是四年級小學生,就以「迷你版柯克」的身份採訪查理,由此打開知名度。自此,他快速積累社交媒體粉絲,創辦保守派出版物《真理公報》,又在播客中與重量級政客對話,直至受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任命為青年諮詢委員會聯合主席。

作為「Z世代」的代表,布裡林.霍利漢德並非一般的19歲大學生。他在2024年出版的首部著作《相隔一代:為什麼現在是重建美國自由的時刻》,不僅讓他正式躋身青年政治評論員與行動派的行列,也為他貼上了「年輕版查理.柯克」的標籤。對於正在就讀奧本大學政治學的他來說,校園與社交媒體同時成為舞臺:既能在同齡人中建立天然的共鳴感,也能藉助多年累積的媒體實踐與龐大粉絲基礎,快速放大自己的政治聲音。

我的目標不是成為查理 而是成為霍利漢德

與查理.柯克的深厚聯繫,更使霍利漢德具備了接班的「正統性」。對於美國轉折點的支持者而言,他不只是單純的「下一代年輕人」,而是與柯克有著導師與門徒關係的人選。這樣的背景,讓他在柯克遇刺後,能夠理直氣壯地承諾「傳承使命」,並以近似柯克的風格,在全美各地凝聚保守派青年力量。

然而,霍利漢德對「柯克接班人」這一稱號,卻展現出一種異於年齡的謙遜。他坦言,自己永遠無法完全效仿已故導師。查理的空缺之所以巨大,不僅因為他曾創造的政治影響力,更因為「任何意義上都沒有人能真正取代他」。這樣的表態,既顯示了對柯克的尊敬,也避免了過度神化自我。

某種程度上,這正是霍利漢德最可貴之處。他並未急於佔據領袖的「王座」,而是強調「我的目標不是成為查理,而是成為霍利漢德」。在一個充滿偶像化與品牌化的政治時代,這樣的自覺或許能讓他在繼承與創新之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新舊交替的隱憂

不過,把一名19歲的青年作為「柯克接班人」,也存在風險。保守派的核心挑戰在於:運動是否應過度依賴某一個人?柯克已經留下組織藍圖,但外界輿論與支持者的期待,很容易再次回到「領袖個人化」的循環。

霍利漢德是否能承受來自外部的威脅、媒體的審視,以及內部的期望壓力?他的學業、經驗、心理承受力,都是未知數。當他坦言「我的死亡威脅級別提升三倍」時,這既展現了使命感,也提醒人們:把過多的重擔壓在一個19歲年輕人身上,或許並非長遠之計。

霍利漢德或許是希望,但他不是唯一

對保守派而言,柯克留下的精神與藍圖,需要制度化地傳承,而不是再度陷入「個人化領袖」的依賴。霍利漢德或許是靈感與希望,但他不應成為唯一的答案。

柯克的遠見與霍利漢德的崛起,代表著一種新世代的可能性,我們看到:真正能塑造未來的,不是短暫的話語聲量,而是能否建立制度、培養新一代、並與群眾保持真誠的連結。

在這個左右分裂的美國,傳承與更新,才是最稀缺的資源。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