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胡錦濤陪同到訪的緬甸總統登盛在歡迎儀式上檢閱軍隊儀仗隊。(圖片來源:FREDERIC J. BROWN/AFP via Getty Images)
2012年,中共十八大閉幕,權力從胡錦濤正式移交至習近平。表面上,這是一場平穩的政治交接;但在幕後,北京卻籠罩著前所未有的緊張氣氛。各派系勢力此消彼長,軍權與政權的重新分配,猶如靜默的刀光劍影。
胡錦濤在任十年間,一直被視為「集體領導」的代言人。他的權力受制於江澤民時期遺留下的舊勢力,也依賴團派官員與技術官僚維繫政治平衡。當他決定「裸退」,不留軍權時,外界普遍認為這是理性與克制的體現。然而,對於胡派核心而言,權力交接並非全然放心。為了防止政局突變,他們仍暗中保留一張底牌——那就是擁有「首都防衛」任務的38集團軍。
38集團與中南海權鬥絞殺
38集團軍,駐河北保定,距北京僅百餘公里,是共軍歷史最悠久、戰力最強的部隊之一。自1949年以來,它多次被中共中央用作維護首都安全的主力。它的特殊地位在於:一旦進京,形同控制了國家政權的神經中樞,「誰能調動38集團,誰就握有北京的命脈」。
據多方分析,胡錦濤在任末期曾對這支部隊進行人事布局,提拔了數名與團派背景接近的軍官,以確保軍隊忠誠與穩定。這種佈防並非為奪權,而是出於一種「防禦性政治安全」思維:若未來出現內部政變或權力動盪,這支軍隊可作為「最後的保險」。
風暴的導火線來自習近平上台後的第一場清洗。2013年起,習以「反腐」為名,整頓政法、石油與軍隊系統,矛頭直指周永康與其龐大的政法網絡。周永康掌握公安、國安與武警,勢力深入基層,被視為中共史上少有的「另類權力中心」。隨著他與薄熙來結盟的消息流出,中央局勢一度緊張。習近平尚未完全掌握安全體系,首都警備與情報鏈仍殘留周系人馬。
正是在這個時刻,傳出38集團有「臨時進京備戰」的行動。官方文件稱之為「防衛演練」,但外界普遍解讀為胡派的政治動作——既是為防止周永康系統突襲,也是向習近平陣營施壓,提醒新核心:軍權仍非你一人獨有。這種「護駕」的姿態,表面維穩,實則在權力結構上形成微妙的制衡。
對習近平而言,這是一場無聲的挑戰。任何脫離中央軍委直接命令的軍事調動,都意味著潛在威脅。若胡派真能操控部隊進京,即便名為維穩,也足以讓新任領導陷入被動。這便是「差點拉下習近平」的真正含義——非指軍事政變,而是權力核心幾乎被動搖的臨界點。
2022年中共二十大會議上,胡錦濤被公然架走。(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今濤拍暗)
習近平深知這一危險。2014年,他展開一系列反制行動:清除周永康勢力網,整肅政法系統,並對軍隊進行徹底改組。隨後的軍改更是針對性地瓦解舊有軍區架構,將38集團改編為第82集團軍,其指揮權直接歸中央軍委聯合作戰指揮中心。至此,任何地方或派系再無單獨調兵的可能。軍隊從「領袖輪替的保險」轉變為「最高領袖的附屬」。
這場潛伏的角力,從未有過公開的交火,卻比任何戰爭都兇險。胡錦濤以防變之心佈局,習近平以奪權之勢反制。最終的勝負,在周永康落馬那一刻已分明。習近平用反腐打斷舊權力鏈條,用軍改收回北京的軍權。
當然,出於個人家族私利以奪權為終極目的的中共領導人,怎麼可能在相互絞殺的關鍵時刻,將生死託付給對方。從中共黨史的視角看,更揭示中共權力運作的本質——軍隊是中共國掌權人的根基,每次的權力交接必然是凶險的。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