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雲港準備運輸到外國的稀土(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中共打稀土牌,利用其在稀土礦產生產中的主導地位作為政治和經濟武器,整的川普(特朗普)也沒辦法。
美國需要尋找替代方案,這個星期,川普跟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達成協議,加強礦業和生產合作,這是一個擺脫中共稀土要挾的重要步驟。
今天中共能拿稀土作為要挾,那也是西方自己放棄稀土開採和冶煉的結果,主要是因為稀土對環境的污染太大,屬於斷子絕孫的生意,中國願意做就給中國做好了。結果就造成北京在稀土供應鏈條上佔據了主導地位。
2010年,在跟日本就釣魚島的對抗中,中共就限制了稀土出口。這個月,中共進一步升級,表示將要求全球製造商獲得其許可,才能出口含有微量中國稀土的產品。這包括電子產品、計算機晶元、國防設備、汽車、醫療器械等。
中國在全球稀土開採市場的佔有率高達70%,在稀土提煉領域的佔有率更是高到90%,磁鐵製造98%,妥妥的龍頭老大、壟斷地位。中共很早就看好稀土,用大力補貼的手段實現了這種主導地位,不但在本土開發,更是通過「一帶一路」收購發展中國家的礦山。去年,中國公司就用22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海外礦山,中國公司往往出手大方,出價往往高於西方競爭對手。
中國對環境保護的漠視,使其能以耕地的成本、更大的規模加工稀土,而西方國家規定禁止傾倒有害副產品。跟稀土開採相比較,稀土提煉需要22倍的水和能源。中共通過以低價充斥全球市場,使發達國家的生產商難以競爭,當然,發達國家也懶得競爭,這生意你要拿去就拿去吧,我從你那兒買,環保又省錢。
西方環保是高尚的,但戰略短視是致命的。想當初川普第一屆任期打貿易戰,歐盟態度曖昧,想繼續跟中共貿易,在川普政府的再三勸說和施壓下,歐盟主席馮德萊恩提出了去風險化的概念,對歐盟來說,這已經是大大的進了一步,但這也還是處於動員階段。
如今,中共再次祭出稀土王炸,西方世界算是被打醒了,痛定思痛要扶植自己的稀土供應鏈,去風險化也從動員階段邁入操作階段。
作為全球第四大稀土生產國,澳大利亞是美國的天然夥伴,澳大利亞去年也是全球稀土勘探的首要目的地,佔全球投資約45%。澳大利亞擁有89個活躍的稀土勘探項目,而美國僅有12個。
星期一,美國和澳大利亞宣布好幾項聯合稀土投資。美鋁公司和第一物產公司將在西澳大利亞開發一座冶煉廠,得到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政府的支持。美國進出口銀行將提供22億美元,用於提升澳大利亞的礦產供應鏈。這項協議還有另外一個目標,那就是為生產商創造更多價格確定性,畢竟,要加上環保成本,稀土價格不低,所以,協議提出建立替代定價體系,規定一個最低價,能讓供應商收回成本的最低價,因為投資稀土通常需要30到40年。美國和澳大利亞還計畫使用外交工具,阻止更多外國礦山出售給中國。
中共用了30多年的時間構建了稀土壟斷地位,但如今西方國家醒悟過來,可能三、四年之後就會從新劃分稀土供應板塊。
来源:東方縱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