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母親追尋民主自由的教育夢想之路(組圖)


2025年10月1日,郭秋雯(左二)參加國殤日抗議遊行和在多倫多中領館前集會活動。(郭秋雯提供)(16:9)
2025年10月1日,郭秋雯(左二)參加國殤日抗議遊行和在多倫多中領館前集會活動。(郭秋雯提供)

【看中國2025年10月31日訊】(看中國記者肖然採訪報導)在加拿大魁省,郭秋雯正陪伴她的兩個孩子適應新生活。15歲的兒子在法語沉浸班學習數學和語言,6歲的女兒則在小學裡歡快地玩耍。這位來自中國廣西柳州市的母親,曾是當地一所民主自由教育幼兒園的創辦人,如今卻成為一名政治避難者。她講述了自己從接觸西方教育理念,到遭受政府打壓、司法不公,再到被迫逃離祖國的故事。這不僅僅是一個家庭的遷徙,更是中國教育體制與司法體系下無數普通人命運的縮影。

教育夢想的幻滅

郭秋雯的經歷源於對孩子教育的追求。2016年,她帶孩子參加美國夏令營,第一次感受到「民主自由」是多麼美好。「那是一種對孩子的愛和滋養,在中國從未體驗過。」她感嘆道。那次夏令營讓她接觸到心理學知識,她意識到,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需要民主、平等和自由。回國後,她與幾位志同道合的媽媽們創辦了一所小型幼兒園,採用「愛和自由」教育模式:對待孩子如成人般尊重,不設權威壓迫,鼓勵探索和表達。這在西方國家司空見慣的教育理念,在中國卻如一股清流,迅速吸引了眾多家長。

幼兒園起步時規模小巧,在公園裡租借場地。但隨著生源增多,問題接踵而至。中國教育政策對民營幼兒園的管控日益嚴格。郭秋雯的幼兒園無法獲得辦學許可證,儘管他們多次申請,卻屢遭拒絕。「政府不讓我們辦證,卻又來檢查、罰款。」她解釋道,對面一家同樣租借場地的幼兒園,因為有房地產老闆背景,輕鬆拿到許可證。這讓她第一次感受到「背景」的力量。

更嚴峻的是國家政策的變化。2018年前後,中國出臺多項規定,將小區幼兒園收歸國有,旨在從小抓起教育控制。郭秋雯回憶:「政府要將所有幼兒園納入國有體系,我們這種推廣民主自由的教育模式,自然不被接受。」幼兒園被迫改稱「早教中心」,但仍面臨頻繁檢查和罰款。最終,在「雙減」政策和打擊民營教育的浪潮中,她的幼兒園無法持續經營。「我們不是在辦教育,而是在與政府競爭。」她感慨道。那段時間,中國出現幼兒園倒閉潮,許多類似機構關門大吉。

更讓她痛心的是孩子的遭遇。兒子7歲時參加美國夏令營,回國後卻被同學罵「漢奸」,因為國內教育煽動仇恨美國。「老師不管,甚至默許霸凌。」她描述道,小學作業繁重,孩子常熬夜到11點,親子關係因作業惡化。教育體系淪為最精妙的洗腦機器:「仇恨教育從娃娃抓起:反美、反日成為課堂主旋律。」身為教育工作者,她痛心少年自殺率、網癮比例居高不下,皆因教育違背人性、扼殺自信。「孩子被訓練成只會應試的機器,沈迷網路暴力以尋求短暫掌控感。」相比之下,在加拿大,孩子自信滿滿,享受鼓勵式教學。「這裡滋養人性,孩子自發的熱愛學習。」

司法黑暗與隔離驚魂

郭秋雯還捲入了一場跨國詐騙案,進一步暴露了中國司法的黑暗面。她與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位廣西大學教授鄧某合作,計畫組織中國孩子赴美夏令營。出於信任,她們將數萬美元資金打入鄧的賬戶,卻發現鄧並無實際經營。她表示,鄧的前夫是廣西南丹縣縣長,南丹以煤礦聞名,其勢力龐大。當郭秋雯等人起訴鄧時,柳州市法院從未要求鄧出示公司賬戶或資金流向。「初審敗訴,上訴也失敗了。」她說,整個過程如走過場,質疑法院偏袒有背景的一方。

絕望之下,她們轉戰美國,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法院提起訴訟。收集證據期間,疫情爆發,法院關閉,一切進展緩慢。鄧某聘請律師,而郭秋雯等人因資金短缺,只能自己發起訴訟。「我們想知道自己的錢去了哪裡,這關乎正義。」她強調。案子至今懸而未決,但這讓她深刻認識到,中共司法並非公正的守護者,而是權力的工具。「在那裡,沒有民主自由,老百姓的冤屈無處申訴。」

而隔離經歷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2020年從美國返回中國時,她遭遇不明隔離。「表面上是疫情管控,我被迫與孩子分開,被單獨關黑屋7到9天。」隔離期間遭到不讓睡覺、被逼簽「保證書」,承諾停止在美國的法律訴訟的虐待。她不斷反思,萌發了帶孩子離開中國的念頭:「司法不公,教育被控,為什麼我要讓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

郭秋雯對中國現狀的分析直擊要害。她認為,中國經濟衰退、外企撤離、失業率高企,與執政黨的腐敗密不可分。「中國人聰明勤勞,卻生活在獨裁下。」她指出,政府將教育收歸國有,從幼兒園灌輸「紅色文化」,目的是從小洗腦,扼殺多元思維。「三歲看老,他們從孩子6個月就開始管控,早教機構百花齊放的時代被迫結束。」

更讓她痛心的是孩子的遭遇。兒子7歲時參加美國夏令營,回國後被同學罵「漢奸」,因為國內教育煽動仇恨美國。「老師不管,甚至默許霸凌。」她描述道,小學作業繁重,孩子常熬夜到11點,親子關係因作業惡化。教育體系淪為最精妙的洗腦機器:「仇恨教育從幼兒抓起:反美、反日成為課堂主旋律。」身為教育工作者,她痛心少年自殺率、網癮比例居高不下,皆因教育違背人性、扼殺自信。「孩子被訓練成只會應試的機器,沈迷網路暴力以尋求短暫掌控感。」相比之下,在加拿大,孩子自信滿滿,享受鼓勵式教學。「這裡滋養人性,孩子天生愛學習。」

郭秋雯的逃離堪稱驚險。2022年,習近平修憲終身制,讓她徹底絕望。「我們身邊朋友因微信言論被抓被關。」她決定行動:利用美國簽證,先赴美,再申請加拿大簽證。2023年初,她帶著孩子抵達楓葉國魁省。「到了這裡,孩子們變得很愛上學,放假還問‘今天去嗎?」。

看真相覺醒 加拿大開始新生活

來到加拿大後,郭秋雯開始接觸海外信息。她通過YouTube等平臺瞭解六四等歷史真相。「國內人們被洗腦,黨國不分,愛黨等於愛國。」她震驚於共產黨的暴力與謊言的歷史,三年大飢荒(人禍)、文化大革命死數千萬、中共殘酷迫害法輪功群體和活摘器官的真相,建政以來共有8000萬中國人死於中共之手。當她瞭解到《九評共產黨》引發全球「三退」大潮時,也成為4.5億退出黨團隊的勇士之一。

她也瞭解到,有著與她類似經歷的中國人不少,她於2025年8月加入了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積極參加茉莉花行動和國殤日抗議活動等。雖然也擔心海外間諜,國內網隔員今年稍早還在監控國內的父母,她仍選擇站出來:「「在國內不能發聲,這裡我盡綿薄之力。每個人出一份力,改變就是可能的。」

2025年10月,郭秋雯(前排左一)參加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在多倫多中領館前的茉莉花行動。(郭秋雯提供)
2025年10月12日,郭秋雯(前排左一)參加中國民主黨加拿大委員會在多倫多中領館前的茉莉花行動。(郭秋雯提供)

郭秋雯呼籲國內同胞覺醒:「在國內,我們的器官都不是自己的,屬於國有。別冷漠,反抗是有用的,白紙運動就是證明。我們要為後代留下民主自由。」

這位教育工作者的經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社會深層危機。如今在自由的楓葉國,她為孩子筑夢,也為中國祈願民主曙光。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