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艦首次海試(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1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11月,中共政壇上演了一場耐人尋味的政治大戲。從福建艦航母入列儀式的冷清,到廣州體育代表接見活動的詭異細節,習政治大本營陝西西安爆發的連環大案,再到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突然發表「捧習」文章,一系列事件如同拼圖般拼接出一幅令人震動的畫面:習近平的權力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挑戰,軍方勢力以張又俠為首正在公開「分庭抗禮」,而黨內文官系統也出現裂痕。時評人江峰、唐浩和唐靖遠的分析為我們揭開了這場權力博弈的冰山一角。
福建艦入列儀式:習近平軍權的公開「解剖」
2025年11月5日,福建艦航母入列儀式在海南三亞舉行。作為習近平親自命名、採用電磁彈射技術的項目,這本應是一場彰顯其政治權威的盛大慶典。江峰表示,現實卻令人大跌眼鏡,儀式不僅規格驟降,甚至成為一次對習近平軍權的公開「解剖」。
規格對比:從「眾星捧月」到「形單影隻」
回顧中共三代航母入列儀式的規格變化,可以清晰看到習近平權力的衰退軌跡。2012年,遼寧艦入列時,時任領導人胡錦濤享受了「規格拉滿」的待遇,陪同人員包括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徐才厚等重量級人物,儀式流程一絲不苟,胡錦濤穩居鏡頭中央,盡顯核心地位。2019年,山東艦入列時,習近平正處權力巔峰,儀式規模更勝一籌,5000名官兵列隊,陪同人員包括中辦主任丁薛祥、副總理劉鶴等,習近平的領袖地位被鏡頭構圖和人物站位無限放大。
然而,2025年的福建艦入列儀式卻呈現斷崖式下跌。現場僅有2000名官兵,人數不足山東艦儀式的一半。陪同人員中,軍委第一副主席張又俠、聯合參謀長劉振立雙雙缺席,文官系統中總理李強、常務副總理丁薛祥、副總理何立峰等核心班底也無一到場。海軍司令胡中明「人間蒸發」,中國船舶集團無代表發言。更令人震驚的是,象徵軍隊效忠的檢閱儀仗隊環節被直接取消。
歷史迴響:華國鋒的教訓重現
江峰分析,取消檢閱儀仗隊並非小事,而是具有深刻歷史象徵意義的「權力剝奪」。1978年,華國鋒計畫在大連舉行大規模海軍檢閱,意在鞏固軍權,卻被實權人物鄧小平以「國際局勢」為由強行取消。這次事件成為華國鋒軍權旁落的標誌性時刻。如今,習近平在福建艦儀式上遭遇的待遇與華國鋒如出一轍。取消檢閱環節不僅是流程簡化,而是軍方勢力對習近平軍委主席權威的公開否定,象徵著軍隊效忠從「個人」轉向「抽象的黨」。這與張又俠等軍方勢力的操控不無關係,顯示出習近平的軍權正被系統性架空。
四把「手術刀」:精準削弱習近平權威
江峰指出,福建艦儀式如同對習近平軍權的一次「外科手術」,通過四把「手術刀」精準削弱其權威:
-砍掉氣勢。2000名官兵的冷清場面,遠遜於2019年的5000人盛況,讓習近平的「萬邦來朝」夢碎。
-刺穿軍心。海軍司令胡中明的缺席,象徵習近平的「海洋強國」戰略已被軍方接管,其軍委主席權威名存實亡。
-戳破政績。中國船舶集團無代表發言,掩蓋了軍工系統腐敗黑洞的尷尬,反證習近平對關鍵領域的掌控已腐爛。
-奪走軍魂。取消檢閱儀仗隊,剝奪了軍隊對習近平個人的效忠儀式,標誌著其三軍統帥頭銜的靈魂被抽空。
這場儀式與其說是慶典,不如說是軍方對習近平的一次「權力示威」,將其從「神壇領袖」拉回「被制衡的總書記」。
廣州體育接見:權力溫度計的「冰點」
如果說福建艦儀式是對習近平軍權的解剖,那麼11月9日在廣州接見全國體育先進代表的活動,則是一支精準的「權力溫度計」,測量出其政治熱度的冰點。中共官場講究「陪同、發言、座位」的潛規則,每一個細節都是權力的風向標,而廣州這場活動暴露了習近平權力的極度脆弱。
- 蔡奇詭異消失
作為習近平最信任的政治局常委、中辦主任,蔡奇一直是其「貼身管家」,掌控宣傳和中央警衛系統。然而,在廣州接見活動中,蔡奇卻突然「人間蒸發」。從11月5日福建艦儀式到11月6-8日的海南、廣東考察,蔡奇全程陪同,但在11月9日的關鍵場合卻無故缺席。這不僅降低了活動規格,更是對習近平權威的公開羞辱。
蔡奇缺席有三種可能:一是其主動缺席以表達不滿,但這可能性極低,因其政治生命與習近平高度捆綁;二是習近平主動降低規格,追求「平易近人」,但這與其一貫追求高規格的性格不符;三是外部力量干預,強行阻止蔡奇出席。第三種解釋最為合理,指向以張又俠為代表的軍方和元老派勢力,通過「定點清除」蔡奇,削弱習近平的權力展示,迫使其「個人秀」變成「獨角戲」。
- 座位政治學
廣州接見活動的合影進一步暴露了權力裂痕。在2017年和2021年的同類活動中,高官們緊緊圍繞習近平,凸顯其核心地位。然而,2025年廣州合影卻呈現詭異畫面:習近平與右側的張又俠、左側的李鴻忠之間,間隔高達「兩個半人身位」,形同「政治鴻溝」。而張又俠與右側的陳怡琴、李鴻忠與左側官員的間隔同樣寬大,形成「雙核」格局,與其他官員的「一個半人身位」標準間隔形成鮮明對比。
這種座位安排絕非偶然,而是中共官場「座位政治學」的精心設計,赤裸裸地宣示:習近平雖名義上掌握黨政大權,但張又俠已實際掌控軍權,二人形成「分庭抗禮」的權力對峙。這種公開的「雙核」格局,標誌著習近平的「定於一尊」地位已被徹底動搖。
- 權力溫度計的冰點讀數
對比2017年天津(陪同副總理劉延東、軍委副主席許其亮等,溫度計37攝氏度)和2021年西安(陪同副總理孫春蘭、軍委副主席許其亮等,溫度計38攝氏度)的「正常體溫」,2025年廣州的「權力溫度計」讀數跌至冰點。蔡奇的消失和座位的疏遠,共同構成了「隨時可能休克」的危險信號,顯示習近平的文官系統和軍方支持正雙雙崩塌。
習陝西「老巢」被大清洗 胡海峰傳「取代」方紅衛
正當軍方與文官系統對習近平形成夾擊之際,習政治大本營陝西西安爆發的連環大案,更如雪上加霜。時評人唐靖遠近日還爆料,習近平的「龍脈守護人」方紅衛及其嫡系被「一鍋端」,近百人落馬,牽涉習近平弟弟習遠平的貪腐窩案,甚至傳胡錦濤之子胡海峰將「空降」取代,象徵團派勢力反撲。這場清洗不僅暴露習家軍內腐爛,還標誌著習近平的根基正被從內部瓦解。
- 四連環大案
唐靖遠指出,陝西作為習近平祖籍地和「龍脈」要地,本是其鐵桿地盤,方紅衛(西安市委書記)被視為「龍脈守護人」。他引用自媒體人蔣罔正爆料,11月5日,方紅衛在長安區古觀音禪寺拜佛時,與四名秘書被中紀委突擊帶走押解天津。11月7日晚,中紀委官網通報其「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專案組迅速成立,次日陝西省和西安市紀委大搜捕,僅西安及西咸新區近百人落馬,效率驚人。
緊隨其後的是第二案:原西安副市長、政協主席岳華峰傳跳樓身亡。一段網路視頻顯示中年男子從高樓墜落,死後家搜出「三代花不完」的錢財,其情人和私生子「保住」,以封口不牽連上級。岳華峰出身西安交大,曾任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與方紅衛共事密切,兩人均為本土官員。
第三案是姚立軍案:西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姚立軍涉嫌巨額貪污,今年2月被抓。官方通報顯示,其靠山為「遠親王」習遠平。2015年習近平均察西安城牆時,姚立軍陪同介紹,顯示其習派身份。爆料稱,姚立軍貪腐款按60%(習遠平)、20%(方紅衛)、20%(自留)分配,曾一次性向方紅衛香港賬戶匯1.8億港幣,習遠平獲5.4億。姚立軍微信保存習遠平和副總理劉國忠的換匯材料,7月中央巡視組重審此案,從姚挖出方紅衛,三案「一根籐」。
第四案是前中宣部副部長、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被羈押在中紀委北戴河培訓中心。景俊海是習家軍骨幹,2015年主導擴建習仲勛墓園為400畝「帝王級」生態園(超毛澤東規格),獲習賞識升中宣部副部長,後任吉林書記,為31省唯一19屆中央候補委員。2024年9月三中全會後突調人大退二線,唐靖遠分析:因習軍權旁落後,習家軍被清洗,景俊海首當其衝。
- 習遠平捲入:家族貪腐窩案曝光
這些案件的核心是習遠平,唐靖遠強調,方紅衛案直接牽涉習遠平利益鏈,姚立軍曾求其「撈人」。習遠平作為習近平弟弟,本應低調,卻深陷貪腐,顯示習家軍「腐爛到根」。唐靖遠說,習近平「保不住馬仔,連弟弟都不一定保得住」,這是在「太歲頭上動土」,暴露其權力基礎的脆弱。
- 團派反撲 胡海峰「空降」傳聞
最驚悚的是取代傳聞,方紅衛落馬後,胡海峰(胡錦濤之子、民政部副部長)將空降西安任市委書記兼陝西省委副書記。蔣罔正披露,候選人中胡海峰排名第一,雖屬「跳級」(副部升副省),但中共「破格」慣例下並非不可能。唐靖遠分析,陝西清洗形成權力真空,習遠平窩案施壓黨內,習近平被迫「戰術退讓」,讓團派回潮,象徵「非習系」復興。這不僅是人事調整,更是派系再平衡,習「老巢」被斷「龍脈」。
張又俠的「捧習」文章:權鬥的暫時妥協?
就在廣州活動的三天後,11月12日,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高質量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內容充滿對習近平的吹捧,提及「習近平」4次、「習主席」16次,重提「軍委主席負責制」,並融入「新時代新征程」「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習式術語。這篇文章引發外界熱議:張又俠為何從「無視」習近平轉向「狂捧」?是權力鬥爭失利,還是策略性示弱?
- 從「無視」到「稱臣」:張又俠的180度轉變
過去,張又俠多次展現對習近平的「平視」甚至「無視」。2025年3月人大閉幕式,他獨坐不動,無視習近平離場;2024年8月,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繞過習近平直接會見張又俠,顯示其在軍方的實權地位。然而,此次文章卻一反常態,充滿忠誠表態,強調「防止兩面人」「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這種轉變令人費解。
時評人唐浩分析指出,張又俠的「捧習」可能有兩種解釋:一是其在權力鬥爭中暫時失利,被迫「俯首稱臣」;二是其有意低調,避免鋒芒過露,掩蓋軍方實權。這篇文章選擇在黨媒《人民日報》而非軍方媒體首發,暗示習近平的宣傳系統仍具一定控制力,或為張又俠的妥協姿態。
- 推背圖的陰影:習近平的迷信與猜忌
張又俠的文章還引發了對《推背圖》預言的聯想。習近平對古代預言高度迷信,尤其忌憚《推背圖》第46像「有一軍人身帶弓,隻言我是白頭翁」的宮廷政變預示。此前,他因「弓箭」意象清洗火箭軍,如今張又俠的「稱臣」或為避嫌。然而,《推背圖》第47、53像關於「關中天子」「田間第一人」的描述,卻指向另一軍委副主席張升民,其陝西武功縣出身、火箭軍背景及名字中的「弓」字,均可能引發習近平猜忌。唐浩推測,張又俠「稱臣」後,張升民可能成為習近平的下一個整肅目標。
- 軍方與文官的雙重挑戰
張又俠的文章雖表面「捧習」,但其缺席福建艦儀式、出席廣州接見的舉動,顯示其仍在幕後操控權力分配。軍方的強勢不僅體現在架空習近平的軍權,還通過清洗九名習家軍上將(包括習近平親信何衛東、苗華等)削弱「習家軍」。與此同時,文官系統中蔡奇的缺席和宣傳系統的鬆動,表明習近平對核心班底的掌控也在弱化。這種軍方與文官的雙重挑戰,使習近平的權力基礎岌岌可危。
中共權力鬥爭的深層邏輯與歷史輪迴
習近平的權力危機並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共體制內權力鬥爭的必然結果。歷史上,毛澤東晚年被架空,江澤民垂簾聽政失敗,胡錦濤軍權旁落,無不顯示中共體制的「絞肉機」本質。綜合江峰和唐浩的觀點,如今習近平重蹈前人覆轍,原因在於以下3點:
1.軍權核心的脆弱性:中共政權以「槍桿子」立國,軍權是領袖權威的基石。習近平通過反腐一度掌控軍權,但張又俠等軍方元老的崛起,顯示其控制力已瓦解。
2.文官系統的離心傾向:蔡奇的缺席和宣傳系統的鬆動,反映文官系統對習近平的忠誠度下降,黨內派系矛盾激化。
3.個人崇拜的反彈:習近平追求「定於一尊」,卻因過度集權引發軍方和元老派的反彈,導致權力被分化。
歷史輪迴的殘酷在於,習近平曾以反腐打破江澤民、胡錦濤的權力格局,卻未料到自己被更強勢的軍方勢力架空。正如江峰所言,「他連第二個江澤民都做不成」。
未來展望:政局動盪與不確定性
當前,中共內部權力鬥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習近平的權力基礎快速崩塌,整合兩位時評人的觀點,未來政局存在以下可能性:
1.習近平妥協:為保住地位,習近平可能與軍方和元老派達成暫時妥協,但這將進一步削弱其權威;
2.放手一搏:習近平可能效仿毛澤東,發動類似「文革」的政治清洗,但這將引發更大動盪,甚至導致體制崩盤;
3.軍方主導變局:以張又俠為首的軍方可能進一步鞏固實權,迫使習近平「裸退」或成為傀儡;
4.體制瓦解:如唐浩所言,「中共不解體,中國不安寧」。權力鬥爭的長期化可能加速體制內耗,最終引發系統性危機。
無論哪種情景,中共政局的不確定性將持續加劇。國際社會需密切關注中南海動向,以更好應對中國政治走向的變化。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