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6日:柬埔寨首相洪瑪奈在吉隆坡會議中心與美國總統川普簽署柬埔寨-泰國和平協議。(圖片來源: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14日訊】(看中國記者王君綜合報導)13日,據日經亞洲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似乎已轉變了對柬埔寨的策略,如今有意尋求與柬埔寨首相和其內閣合作,而一反4月對該國所祭出49%高關稅的強硬態度。
美國國務院的發言人對日經指出:「美國尋求與洪瑪奈(Hun Manet)首相和其內閣合作,以推進我們對於自由、繁榮、安全與韌性印太地區的共同願景」、「我們將致力於與洪瑪奈政府的合作,來改善柬埔寨的投資環境及國際地位,其中包括取締對於美國公民的普遍網路詐騙活動,以及終止出於政治動機的審判,同時允許獨立媒體在不受干預的情形下運作。」
美國前總統拜登任內的東亞暨大洋洲事務的資深主任芮普胡伯(Mira Rapp-Hooper)向日經表示,2024年,時任國防部長的奧斯汀(Lloyd Austin)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署長鮑爾(Samantha Power)對柬埔寨展開高層級別訪問,旨於探討兩國恢復合作的可能性。
芮普胡伯表示,發生這一切的脈絡是,柬埔寨的領導人願承擔更大的風險,且可能將合作夥伴關係擴展至他父親未曾涉足的領域之外。芮普胡伯說,隨著「一帶一路」資金的縮減,使得柬埔寨也成為許多中國所支持項目失敗的地方。
洪瑪奈是在柬埔寨已經長期掌權的前首相洪森(Hun Sen)之子。洪森是在1970年代末期脫離了紅色高棉,他是在紅色高棉領導人波布(Pol Pot)的殘暴政權垮台之後上台執政的。洪瑪奈畢業於美國西點軍校與紐約大學,在2023年由洪森交接首相職位。
川普在4月時向柬埔寨課徵的高稅率位居全球第二,當時有一位白宮官員曾經向記者表示,柬埔寨是「中國大陸用來逃避我們關稅的最重要的轉運樞紐。」不過是近期川普政府已經開始轉變做法,川普在10月26日於馬來西亞舉行的東協峰會(ASEAN Summit)的期間會見了洪瑪奈,且簽署貿易協議,並將對柬關稅降到19%。此外,洪瑪奈在7月時曾經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時隔八年美柬重啟聯合軍演
11月6日,美國國務卿盧比奧(Marco Rubio)宣布解除了對柬武器禁運,其理由是該國為了維護和平和安全做出不懈的努力,其中包括與美國於國防合作及打擊跨國犯罪上重新接觸。此外,美柬雙方也同意恢復已經中斷了8年的「吳哥哨兵」(Angkor Sentinel)聯合軍演。
另一方面,雖然華府向柬埔寨釋放出了正面訊號,不過美國仍然對東南亞詐騙活動採取強硬的立場,同時也針對中國為了換取建立軍事據點,而於柬埔寨的雲壤海軍基地(Ream Naval Base)進行翻修一事,持續表達關切。
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訪問學者指出,川普政府跟柬埔寨早於2月就已經開始積極接觸,因此我認為華盛頓至少想要在柬埔寨來制衡中國。在最大程度上,川普的目標是想於柬埔寨取得對北京的優勢。
「一帶一路」工程禍害不淺 帶給柬埔寨等數千萬人苦難
2021年,「人權觀察組織」(Human Rights Watch)於稍早發布了1份報告,其指控中國在柬埔寨所興建的「一帶一路」工程,已經破壞了當地原住民與少數民族的生活和生計。
該份以《泡在水裡:一項中國「一帶一路」工程在柬埔寨所帶來的人權衝擊》為題的報告,其內容長達137頁,並記載由中國出資的塞桑河2號大壩工程,其如何致使世居在當地的5000餘人流離失所,且破壞上下游數萬人的生計。柬埔寨當局、北京政府,以及負責興建工程的中國華能集團(China Huaneng),皆未善盡補助和照顧的責任。
報告中指出,這些直接被迫遷村的居民們,只得到了簡陋居所,並沒有接受培訓或者援助,來保障他們的生計;甚至大壩上游與下游的其他受影響社區,更未得到任何的補償或者援助。
大壩興建的期間是從2011年至2018年,社區成員除了抗議之外,還給包括洪森總理在內的政府官員,以及中國公司等寫了無數封信,可是官員們卻一再駁回社區的憂心,且拒絕討論替代的方案,還一些反對者遭受到威脅,甚至被判入獄。
大壩對於漁業收入產生重大的影響。因為阻止了多種魚類完成對其繁殖過程極為重要的洄游,致使漁業產量急劇下降。漁業與生態專家都表示,大壩已經正在導致整個湄公河系統之漁業產量下降,而泰國、柬埔寨、越南與寮國的數千萬人民,他們都依靠著湄公河來獲得食物與收入。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