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025年11月23日,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在日內瓦美國代表團就美國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計畫舉行閉門會談後召開記者會。此前,華盛頓方面表示願意就這項提議進行談判。當天上午,盧比奧抵達日內瓦,就美國結束烏克蘭戰爭的計畫進行諮詢。烏克蘭、歐洲和加拿大的官員也齊聚這座瑞士城市。(圖片來源: Fabrice COFFRINI / 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11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楊天資綜合報導)隨著俄烏戰爭進入關鍵的轉折點,全球目光聚焦於瑞士日內瓦。美國國務卿馬可·盧比奧(Marco Rubio)於當地時間11月23日在與烏克蘭及歐洲代表進行了高強度的閉門磋商後宣佈,旨在結束這場曠日持久衝突的美國和平計劃在定稿談判中取得了「巨大的進展」。這一聲明標誌著自川普(Donald Trump)政府重返白宮以來,華盛頓在重塑東歐安全架構方面邁出了最實質性的一步。
日內瓦會議突破 從分歧到「完善的框架」
週日(11 月 23 日)在日內瓦舉行的談判被描述為氣氛緊張但富有成效。盧比奧與談判小組「度過了非常好的一天」,並向媒體透露,各方在處理方案中 28 個條目的「未解決項目」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這與談判前的緊張氣氛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會晤結束後,美國與烏克蘭罕見地發表了一份聯合聲明,確認雙方已達成「更新和完善的和平框架」,並同意在未來幾天內加緊合作,以提出一份共同建議。這一進展表明,儘管基輔此前對外洩的草案內容表示強烈擔憂,但在華盛頓的強力斡旋與施壓下,澤連斯基政府正在尋求一條務實的妥協路徑。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態度轉變尤為引人注目。他指出,有「跡象顯示川普總統的團隊正在聽取我們的意見」。這句話背後隱藏著烏克蘭外交策略的無奈調整:在美國援助可能中斷的威脅下,基輔試圖在不可避免的妥協中爭取最大的安全保障。盧比奧強調,最終協議需經美烏兩國總統批准後方能提交莫斯科,這暗示著未來 72 小時將是決定歐洲版圖劃分的關鍵窗口。
🚨 BREAKING: In a positive development, Secretary Marco Rubio announces HUGE PROGRESS MADE after today’s Russia-Ukraine peace negotiations. pic.twitter.com/0cmms3iPmz
— Eric Daugherty (@EricLDaugh) November 23, 2025
Rubio says President Trump is PLEASED with how things are moving forward today.
Marco is crushing it right now.…
爭議核心
儘管官方尚未公佈最終文本,但媒體廣泛披露的草案細節勾勒出了一幅令烏克蘭人痛心的戰後圖景。日內瓦談判的核心正是圍繞這份由美國起草的方案展開。
該計劃最具爭議的部分涉及領土處置與軍事限制:
領土撤軍與凍結: 方案不僅要求烏克蘭軍隊從俄羅斯事實控制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地區撤離,甚至要求烏軍撤出目前仍由其控制的頓涅茨克部分地區。此外,包括 2014 年被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南部半島也在撤軍範圍之內。在南部戰線,赫爾松和扎波羅熱地區的邊界將沿著目前的戰線「凍結」,這意味著俄羅斯將事實上保留對這些地區部分領土的控制權。
北約夢碎: 草案包含一項對俄羅斯的關鍵承諾,即烏克蘭將不會尋求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作為替代,基輔將獲得某種形式的「可靠安全保證」,但具體細節模糊,這與烏克蘭長期追求的北約第五條款集體防禦承諾相去甚遠。文件更明確指出,美國「預期」北約不會進一步擴張。
軍事力量削減: 為了安撫莫斯科對「去軍事化」的要求,美國提出的計劃將烏克蘭軍隊的人數上限設定為 60 萬人,這遠低於目前約 88 萬人的現役規模。這一條款引發了烏克蘭軍方對未來防禦能力的極大擔憂。
俄羅斯回歸 重返G8與解除制裁
該和平計劃不僅涉及烏克蘭的讓步,還為俄羅斯重返國際舞台鋪平了道路。草案建議通過解除制裁和邀請俄羅斯重新加入七國集團(G7),使其「重新融入全球經濟」,從而恢復八國集團(G8)的架構。
這一提議標誌著西方對俄遏制政策的根本性逆轉。對於普京而言,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外交上的重大突破。這意味著自 2014 年克里米亞危機以來西方建立的制裁體系將面臨瓦解,俄羅斯將在保留佔領領土的同時,重新獲得全球經濟俱樂部的席位。目前,俄軍在戰場上控制著烏克蘭約 20% 的領土,並在廣闊的前線上緩慢推進,這種戰場優勢轉化為了談判桌上的巨大籌碼。
川普的施壓藝術
在日內瓦談判進行的同時,美國總統川普在華盛頓展開了一場輿論攻勢,旨在向基輔及其歐洲盟友施加極限壓力。
週日早些時候,川普公開指責烏克蘭領導層對美國結束戰爭的努力「毫無感激」。這種言論直接挑戰了澤連斯基政府的道德立場,將美國的援助從「捍衛民主的義務」轉化為「需要回報的交易」。川普更設定了本週四(11月27日)為烏克蘭同意該方案的最後期限,儘管在盟友表達關切後,他稍後表示這並非「最終提議」,但時間緊迫感已籠罩基輔。
此外,川普將矛頭指向歐洲,批評基輔的歐洲盟友在呼籲對俄強硬的同時,仍在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他尖銳地指出,莫斯科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依賴石油和天然氣出口為戰爭機器提供資金。這一指責揭示了西方聯盟內部的裂痕,也為美國強推和平方案提供了理由:既然歐洲無法在經濟上完全切斷與俄羅斯的聯繫,那麼美國也沒有義務無限期資助一場消耗戰。
歐洲的焦慮與潛在的替代方案
美國方案的推進在歐洲引發了劇烈震盪。烏克蘭的歐洲盟友,特別是英國、法國和德國,對外洩方案中偏向俄羅斯的條款表示深切擔憂。他們擔心,這種以土地換和平、以主權換停火的模式,將鼓勵侵略行為,並從根本上破壞歐洲的安全秩序。
有媒體報導稱,基輔的歐洲盟友已經起草了一份「替代計劃」,試圖在美國方案之外尋找另一種解決路徑。然而,BBC 等權威媒體尚未看到該文件的具體內容,盧比奧也明確否認對此有任何了解。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反映了跨大西洋聯盟內部的溝通障礙。事實上,面對美國可能撤回支持的現實,歐洲在缺乏足夠軍事和財政能力獨立支撐烏克蘭的情況下,其談判籌碼極為有限。
對於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而言,當前的局勢正如他所言,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選擇:要麼失去尊嚴,要麼冒著失去一個重要夥伴的風險」。
接受美國方案意味著放棄收復失地的目標,接受國家被事實分割的現實,並在軍事和外交上受到長期限制。這將在烏克蘭國內引發巨大的政治反彈,甚至可能威脅澤連斯基的執政基礎。然而,拒絕該方案則可能面臨美國切斷援助的風險。在俄軍持續推進、烏軍傷亡慘重的背景下,失去美國的支持將是災難性的。
盧比奧11月23日對記者表示,他對「很快在合理的時間內達成協議」持「非常樂觀」的態度,無論是本週四、其他日子,還是接下來的週一。這種樂觀情緒建立在美國強大的影響力之上。
美國推動的俄烏和平計劃已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隨著週四最後期限的臨近,烏克蘭正面臨自開戰以來最嚴峻的國家命運抉擇,而歐洲的安全架構也正站在歷史性的十字路口。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