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假者成了“不倒翁”

发表:2001-08-15 06:1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日前,武汉市在打击“黑心”棉花行动,令人惊奇的发现,端掉5家棉毡、棉被制假窝点中3个窝点的老板竟是曾被查处过的“老熟人”。

位于江汉区复兴三村的这3个窝点曾在去年底被市质监执法人员查处过,数条生产线及大量低劣棉絮、花被、地毯被当场查扣,窝点里唯一的“真货”是3张工商执照。可查处没多久,3家制假窝点又在原地重操旧业。

在检查中,一个制假窝点的小工介绍,他们的温州老板办了工商证照,虽然被查过几次,但总能照常生产。

本月3日,制口工商分局在古田四路查获两个假劣苕粉丝生产窝点,制假现场脏乱不堪,根本不具备生产卫生条件,但制假者竟拿出卫生许可证。据了解,制假者为办证花了近2000元,办证人员还前来考察过生产环境。

据了解,在全市“打假”联合行动中,执法人员已屡次发现一些制假窝点证照齐全,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竟成了制假窝点的“护身符”。

根据调查发现,“利”字当头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些部门为了完成“发展个私经济”的任务,注重数量上的增长,而忽视了质量上的管理;还有一些部门为了多收费,发证不严格把关,甚至只发证,不管理。

武汉市每年查处制假案件上千起,但被吊销营业执照的却很少。有关人士坦言,打假时,查到自己部门的证照,因为交了钱,主要以“整改”为主,“罚款”为辅;查到其他部门的证照,按照“谁办照、谁管理”的原则,又无法“越权”处置,只能一罚了之。

于是乎,制假者瞄准这一空当纷纷寻造“护身符”:先办照,后开店,先合法后非法,一旦东窗事发,便拿出合法证照当“挡箭牌”。

8月13日,江汉区工商分局在汉口王家墩机场一仓库内查处一苕粉生产窝点,制假者河南籍妇女张明娥大呼冤枉。她拿出一张罚款通知书称:“上次检查时我交了500元罚款,又不偷又不抢,你们怎么不讲道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