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破产信用社案开审 “挤兑”狂潮席卷台州

发表:2002-12-19 04: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2月18日上午8:30,台州黄岩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轰动浙江的迅达城市信用社董事长林芊挪用、侵占6000万元资金案在这里公开审理。

  成都商报12月18日报导,记者采访中国人民银行黄岩支行行长江婉芬时获悉,因“挤兑”而破产的迅达,储户大约3万,存款两亿多,多数储户本息已经兑付。而公诉人黄岩区检察院的干部估计,即便如此,18日这天能容纳500听众的刑庭会被挤得水泄不通。

  案卷72册用车来装

  “林芊案”的经办检察官、区检察院起诉科负责人林怡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林芊利用职务便利,挪用、侵吞信用社资金,现已查明林芊的犯罪事实是:挪用资金3938万元;职务侵占1160万元;开典当商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1900万元,案发后无法清偿1100万元;虚报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造成信用社损失6000余万元。

  “林芊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他甚至以化名及虚报公司的手法,把信用社的3000万元贷款挪进自己的腰包。”林怡说。

  另一位检察官指出,“最可怕的是信用社股权不透明。8年前迅达信用社成立时,注册资金300万元,他以个人及挂靠他人的名义入股160万元,被选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开办之初,生意还打点得红红火火,在黄岩拥有5个网点。后来信用社扩股到800万元,现在发现属于林芊个人及挂靠的股份达679万元,他控股达到80%以上,实际上信用社成了他私人的公司,内部没有人敢监督他,董事会更是形同虚设。”
  据称,作为公诉人的黄岩区检察院为“林芊案”准备的案卷和账册达72卷,口供笔录等上百万字。检察官形容,“林芊创下浙江之最,案卷移交法院时是用汽车装的。”

  拆东墙补西墙

  林芊其人,今年40岁,文化程度高中。18岁闯荡江湖,后招工到黄岩饭店工作,几年后下海做小本生意。翻开林芊的案卷不难发现,他作案的手法则是拙劣的拆东墙补西墙。

  林芊的发迹是从1988年做金龙典当商行开始。当初他使出的招数便是以超高额利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月息高达2分5至3分,生意红火。1994年,他靠储户的集资款与他人合股筹建了迅达城市信用社。林芊又把金龙典当商行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其妻林芳琴,随后,他一边指使其妻继续非法吸收存款,一边挪用信用社的贷款来支付高额利息。

  上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温州、台州民间利率的走低,林芳琴的典当商行开始闹“金融危机”,林芊便大肆挪用信用社的资金填补窟窿。直到2001年9月,林芊设计的资金链条终于断裂,人民银行来人查账,迅达城市信用社的5家网点出现了大规模的挤兑。

  挤兑“惊心动魄”

  江婉芬回忆起当时的情况时说了一句“惊心动魄”。

  “挤兑是从台州路桥区的泰隆和银座开始的,很快黄岩和椒江都起来了。当天晚上,我们到那边去,全部是人山人海,9点门都关不下来,一下挤了几个亿出去,把它们存在人民银行的准备金全部注入了。政府下了最大的决心,从全省调过来资金。我们对迅达也进行了救助,政府注入了4500万元资金,但它本身经营情况不好,加上有内部违纪违章的事,没救过来。”江行长说。

  “目前正在清产核资和清收贷款阶段,把它的房产汽车全部由政府出面拍卖。林以自己名义和冒名的贷款,要清收很困难。我们的政策是储蓄存款本息都要付。首先满足个人储户,企业客户只能根据清收贷款的情况来偿付。”江行长最后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