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名上将被清洗(看中国合成图)
【看中国2025年10月19日讯】(看中国记者肖然综合报道)在距离四中全会仅1-2天的敏感节点,中共国防部和爆料接连传递出规模空前的军队高层清洗行动,涉及9名上将和24名将军的落马,均为习近平亲自提拔。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强烈震动与广泛猜测。这不仅是中国近年来最为剧烈的政治事件之一,更被视为习近平时代权力结构可能发生深刻裂变的重要信号。时评人方伟、唐靖远和王丹认为,这场清洗绝非单纯的反腐行动,而是党内权力斗争激化的直接体现,同时暴露了军方与党系之间日益显现的分裂裂痕,以及习近平个人统治模式所陷入的结构性困境。
10月17日,中共国防部官宣开除9人的党籍军籍,分别是何卫东、苗华、何宏军(军委政治工作部常务副主任)、王秀斌(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林向阳(东部战区司令员)、秦树桐(陆军政委)、袁华智(海军政委)、王厚斌(火箭军司令员)、王春宁(武警部队司令员)。涉嫌严重职务犯罪,需全会追认。军报18日社论要求全军拥护,定罪为“信仰坍塌、忠诚失节”。独立评论人蔡慎坤18日爆料,又有装备发展部长许学强等4名现任上将落马,另9名中将、15名少将被免职,包括原军办主任钟绍军;上百将军正排队审查中,习家军至此基本全军覆没。何卫东、何宏军据传已死(心脏病、自杀)。东部战区政委刘青松等更多上将传被查,以上将军皆习近平亲自提拔。
军队高层清洗规模空前 时机敏感引发猜测
2025年10月17日,中共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在例行记者会上郑重宣布,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苗华等9名上将被开除党籍和军籍,罪名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这9名上将涵盖了军中要害部门的顶尖人物,包括装备发展部部长许学强、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副参谋长许其亮、火箭军政委徐锡胜、国防大学校长肖天亮等。紧随其后,10月18日,国防部再次官宣免职24名将军,其中包括原军委办公厅主任、现任国防大学政委钟绍军等中将和少将。这场清洗行动波及中央军委、火箭军、陆军、海军、空军、武警等多个核心部门,涉及的层级之高、范围之广,在中共历史上极为罕见。
落马者多为习近平的亲信,即外界所称的“习家军”,例如何卫东、苗华等人均为习近平从福建31集团军提拔的旧部,这使得事件的政治色彩更加浓厚。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一连串动作发生在四中全会(10月21日至24日)召开前夕,而此前三中全会期间,关于习近平“当众晕倒”的传闻已甚嚣尘上,结合近期党媒报道的异常表现,这一切叠加在一起,引发了外界对于党内权力重组、甚至习近平时代可能走向终局的强烈猜测。三位时评人从不同角度切入,均将此次清洗定位为党内斗争的冰山一角:方伟从习近平与张又侠的决裂入手,勾勒出“十三年倒车”的终局图景;唐靖远聚焦党媒报道的程序异常,揭示军方逼宫与党内分裂的公开化;王丹则从统治逻辑出发,剖析习近平的“独裁者困境”。以下逐一展开详细分析。
方伟:习近平的权力布局与习张决裂内幕
时评人方伟在《方伟时间》节目中,以严谨的逻辑和历史细节为基础,直言此次清洗的根源在于习近平与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之间的深刻决裂。他认为,这不仅是个别高层的个人冲突,更是习近平“任人唯亲”权力模式崩裂的必然结果,其统治的“福建帮掌全军,浙江系控全党”布局在内外压力下暴露了致命的脆弱性,导致党内斗争升级至白热化。
方伟首先回顾了习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来的13年执政轨迹。他指出,习近平的仕途主要集中在三个阶段:福建17年,培养了大量亲信;浙江6年,形成“浙江新军”;上海7个月,留下重要政治遗产。这些经历塑造了习近平的权力核心,他通过提拔福建旧部和浙江新军,构建了一个高度忠诚的权力网络。在军队中,这一布局尤为明显,习近平特别倚重福建31集团军出身的将领,因为该集团军隶属南京军区,是对台作战的前线部队,而习近平在福建担任军分区司令员期间,与31集团军交往甚密,亲自拜访十余次,建立了深厚的关系。
在军委高层,习近平提拔了31集团军出身的将领担任要职:何卫东(军委副主席)、苗华(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王秀斌(联合作战指挥中心副主任)、林向阳(东部战区司令)、秦树桐(陆军政委)等,这些人掌控装备发展、联合作战、火箭军等关键领域,形成了“福建帮掌全军”的格局。在党政系统,浙江系同样占据主导:李强(总理,原浙江秘书)、蔡奇(中央书记处书记,原浙江宣传干部)、陈敏尔(国务院副总理,原浙江宣传口)、丁薛祥(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原上海秘书)、李书磊(中宣部部长,原浙江省委秘书长)、黄坤明(广东省委书记,原浙江宣传部长),这些政治局常委成员构成了“浙江系控全党”的核心架构,仅王沪宁等少数人例外。
方伟分析,习近平通过“任人唯亲”确保了权力的稳固,区别于以往党魁的“唯才是举”理念。他在2016年通过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确立“以习近平为核心”,排斥胡锦涛、江泽民等前任影响;2018年修宪确立终身制框架,废除接班人机制,导致党内“既无呼吸空间,又看不到希望”。国内经济迅速恶化、国际环境日益紧张,形成了“天怒人怨”的民意基础,极易引发党内共鸣与潜在反抗。然而,习近平抓权手法异常强硬,清一色用亲信填充高层,导致权力结构高度集中,但也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而张又侠也颇具背景。其父张宗逊(1908年生)与习近平父亲习仲勋同为陕西富平县人,二人不仅是同乡,还在西北野战军时期密切合作,张宗逊任前线指挥,习仲勋负责后方军需,二人成为世交。1955年张宗逊被封上将,文革中虽受冲击,但因忠诚获毛泽东宽待,还私下照顾落难的习仲勋,使两家关系更加深厚。张又侠18岁从军,1979年对越战争中表现勇猛,战后升任团长,20余年在沈阳军区历任师长、军长、司令,2011年61岁被胡锦涛封为上将,是当时最年轻的上将之一,也是中共军中少有的实战将领。
习近平视张又侠为“自己人”,2013年提拔其为总装备部部长,助其推动军改(军区改战区),十九大任军委副主席,地位仅次于习近平。然而,方伟指出,三件事引发了两人矛盾的爆发:
1.2023年核潜艇事故:一艘核潜艇在黄海沉没,55人罹难,追责指向装备部,张又侠的继任者李尚福(后任国防部长)2023年底落马,张又侠陷入嫌疑。
2.火箭军贪腐风暴:张又侠主导装备,与火箭军关系密切,火箭军高层贪腐被清洗,张又侠受牵连,而习近平提拔的何卫东地位上升,排名甚至反常越过张又侠。
3.钟绍军与彭丽媛干涉军务:习近平秘书钟绍军任军委办公厅主任,成为“监军”,引发军中不满;彭丽媛2024年前任军委干部考评委员会委员,直接干预军方人事,张又侠作为老军人难以接受。
2024年4月,钟绍军被调至国防大学政委(从实权到虚职),彭丽媛影响淡出,方伟视作张又侠反击的初步成功。但这进一步激化了矛盾。7月三中全会,习近平当众晕倒20-30天,出现权力真空,张又侠抓住机会,联手元老胡锦涛、温家宝、李瑞环及中央警卫局局长周洪许(张推荐),效仿1976年叶剑英抓四人帮,夺取军权。方伟推测,期间可能发生多轮武装冲突,张又侠胜出,导致多名将领“神秘消失”,未明确贪腐金额,仅以“忠诚问题”含糊带过。
方伟指出,冲突后成立“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取代政治局常委,习近平被边缘化;胡海峰、胡春华、汪洋等现身,2024国庆招待会温家宝等元老出席,打破习近平“老人不得干政”的禁忌。四中全会前的清洗被方伟称为“敲山震虎”,针对205名中央委员(习家军占70%),张又侠逐一“谈心”,确保投票支持权力交接,类似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方伟评估这一叙事的可信度达80%,他呼吁观众以集体智慧揭开中共黑箱,防止其从危机中脱逃。他预测,四中全会若成功扒掉习近平职位,将标志重大进展;否则,习近平被虚置为“牌位”,仅维持面子,实际权力旁落,但这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与麻烦。他还计划与张天亮教授展开进一步讨论,碰撞不同观点,挖掘真相。
唐靖远:党媒报道程序异常 党内分裂信号的公开化
时评人唐靖远将此次清洗称为“九级地震”,聚焦党媒报道的异常表现,认为这暴露了党内分裂的公开化,军方(张又侠)通过倒逼党系(习近平掌控的中宣部),试图迫使习近平主动辞职。
唐靖远详细梳理了官宣过程:正常程序下,重磅消息应由新华社率先发布,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迅速跟进,国防部、军报等次级渠道随后转载。但此次完全颠倒:10月17日17:15,国防部率先公布9名上将被开除党籍军籍;17:35,新华网低调转载,未置头版;17:33,人民网军版转载,非头条;18日,人民日报在第六版角落刊登“答记者问”版本,模糊淡化。最令人震惊的是,新闻联播17-18日连续两天只字不提,甚至可能持续到19日,这种回避在中共宣传体系中极为罕见。
唐靖远分析,这反映了党内“两个声音”的激烈博弈:军方高调抛出习家军“团灭”消息,意在让全球知晓;党系极力拖延、淡化,甚至抵抗。这种倒逼机制体现为张又侠先发制人,测试习近平主管的中宣部是否跟进,意在证明习近平在经济与军务上的失败,无资格继续执政。通告中“党中央给予...开除党籍,待中全会追认”的表述,被唐靖远视为“先斩后奏”:8名落马者为中央委员,须全会投票开除党籍,但未经政治局审议直接公布,绕开习近平批准,释放出其可能顽抗到底的凶险信号。
党媒反应与习近平的顽抗姿态
唐靖远注意到,人民日报此前连发八篇习近平经济思想专论,表面上维持“经济成功”的调子,暗示习近平不会在四中全会上检讨经济崩盘或主动辞职。这种姿态加剧了党内紧张气氛。他预测三种可能结果:
1.元老联合张又侠强迫辞职:元老(胡锦涛、温家宝等)与张又侠联手,霸王硬上弓,迫使习近平下台。
2.张又侠独干:为自保,张又侠用枪指挥党与元老,强迫习近平辞职。
3.妥协延续:元老与张又侠同意习近平留任至二十一大,张获安全承诺(可能性最低,因元老忌惮张的“第二次夺权”潜力)。
唐靖远认为,第一种结果最佳但风险大,可能“打老鼠伤花瓶”;第三种对张最凶险,因元老内心对其夺权能力存疑,担心未来被清算。他强调,四中全会后人大(10月24日)、政协(10月25日)常委会议将盖章接管党政,标志历史巨变,值得全球密切关注。
王丹:军队清洗背后的“独裁者困境”
《对话中国》智库创办人、六四学生领袖王丹则从宏观视角切入,将此次清洗视为习近平“独裁者困境”的集中体现。他认为,四中全会或有新人事布局,但习近平地位不会轻易动摇,因稳固不等于安全,这一困境源于其统治模式的内在矛盾。
王丹指出,四中全会前公布清洗消息,带有明确的政治目的:全会将处理人事安排,填补整肃留下的空缺,重新划定忠诚与权力的边界,让军中将领明确谁掌控“刀把子”。尽管落马者多为习家军(如何卫东、苗华),王丹认为这不代表习近平权威受冲击,基于两点理由:
一. 稳定压倒一切的统治逻辑:当前中共面临中美贸易战、经济低迷、社会不稳、台海紧张等危机,自1989年以来,“稳定压倒一切”是核心逻辑。在内外不稳下,党内不会轻易寻求政治动荡,形成维持稳定的共识,习近平位置难以撼动。
二. 党内无抗衡力量:推翻总书记需元老级人物,如毛泽东或邓小平,具备压倒性威望与实力。如今江泽民已故、胡锦涛弱势、温家宝滑头,习近平通过十几年清洗与重组,消灭了第二中心(如胡锦涛被架出场无人敢言),党内无人能与其抗衡。
王丹分析三点清洗原因:一是立威,习近平可随时打倒亲信,彰显权威;二是利用军内派系斗争(如张又侠厌何卫东),借举报顺势打击,防止结盟;三是军中权力博弈复杂,习近平可能非主动发起,而是借势为之。但这种策略高明却危险,整肃成“政治游戏”,无法停下:得势者(如张又侠)膨胀成新山头,需再动,形成循环,类似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永续。
王丹称之为“独裁者困境”:习近平需敌人树威,却怕敌人出现,自相矛盾——惩腐重建秩序,却在腐中维持秩序。腐败非个人,而是制度问题:军费庞大、监督不透明、黑箱寻租,提供天然保护伞。习近平无法根治,除非改革透明化,但中共绝不可能。
他总结,习近平权力稳固(无人推翻),但不安全。清洗常态化再生产权威,代价是永不信任任何人,敌人隐藏更深。他认为,四中全会可能带来新人事布局,但习近平短期内不会下台,长期看,其困境将持续困扰中共统治。
权斗升级的国内与国际影响
综合以上三位时评人的共识是此次军中清洗非反腐,乃权力斗争;四中全会是关键节点,可能重塑中共权力格局。
若四中全会实现“光荣革命”,习近平下台或虚置,亲美派(如胡春华、汪洋)可能上位,政策或向务实调整,缓解经济与社会压力;若习近平顽抗,党内冲突将进一步升级,可能引发更剧烈的清洗或甚至局部动荡。张又侠手握军权,短期内占据主动,但长期面临元老忌惮与派系掣肘,四中全会的结果将决定其成败。
方伟提到“系统管制”引发美国愤怒,暗示清洗可能与中美关系恶化相关。若亲美派上位,中美关系或有缓和空间;若战狼派(习家军)继续主导,可能加剧台海、中俄关系紧张。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将因中共内部变化而产生连锁反应,需密切关注。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