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相与真知之间——关于《东周刊》事件

作者:张 念 发表:2002-12-24 00:4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时常把“真相”这个词挂在嘴边,在《东周刊》封面裸照事件发生后,该刊负责人也就是我的同行,也在用“真相”这个词为其辩解。我突然意识到,真相其实是一个透明的谜团,一个被我们误解了的职业化术语,一个可以推进文明同时也败坏文明的矛盾体。真相从来都是被描述被表达的结果,真相的绝对性必须受到质疑。在不同的媒体新闻理想和受众价值诉求的前提下,真相和事实之间的距离,还须用真知来丈量。真相的惟一真相就是传媒和受众的买卖关系,曾以擅长挖掘真相,而闻名美国媒体的约翰·史蒂文说:“我所经历的官司赔偿额相当于一个中等不发达国家两年的财政赤字,但我是个赢家,报业集团更是一个大赢家。”我为这样的真相,这样的沾沾自喜感到心惊胆寒。

知情权VS窥视欲

在一个自由开放民主的社会,民众的知情权必须得到尊重和满足。但这属于公共领域的范畴,比如,作为公民,我有权知道关系国计民生的一切事实真相,我有权知道政府要员的工作计划和他们的实际工作效果是怎样的;作为股民,我有权知道公司和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作为纳税人,我有权知道我们的市政建设、社会治安和城市管理的水平如何……那么我怎么才能知道这我想知道的一切,媒体在此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存在主义作家加缪曾说,现代人有两大癖好:读报和通奸。在私人领域的范畴,真相就蜕变成隐私。我想更多地了解别人,尤其是公众人物,明星的隐私,这是人性中根深蒂固的窥视癖。通过掌握他人的最隐秘的私生活状况,来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有了这个参照系,想想,所有的人都过得不如意,自己的心里就会好过一些。一些娱乐媒体和软性刊物,就在这样的心理需求下,茁壮成长。这是懦弱和卑贱共谋的产物,新闻自由的正当性被盗用和扭曲。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混淆,在摧毁和伤害着人的尊严,我们不能忽略,除了事实真相之外,我们还需要生命的真相,情感的真相,价值观的真相,文明的真相,职业操守的真相。关键不是真相的呈现,而是呈现真相的方式,正如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心,对宇宙的探索,是以科学为前提和依据,那么对于真相的探索,人文和人道的依据,被病态的的窥视欲给消解了。

一个不容逾越的底线

作为生命个体,心灵需要抚慰,那些惶恐、犹疑、绝望和不安,在人类文化中,艺术和宗教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由于高速度运转的生活节奏,感觉和领悟力逐渐钝化的现代人,不可能在缓慢的欣赏和阅读中,体味艺术经验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着迷的是真相,是直接经验,是身体现场的色情秘密,这只硕大饥饿的真相之胃,没有反省和反思,只有吞噬的快感。每天,从印刷厂最先进的设备生产线上,这些快餐食品带着取悦真相之胃的重大使命,铺天盖地地涌来。什么是一抢而空,什么是洛阳纸贵,什么是《东周刊》无耻和堕落,那些“性”情激奋购买杂志的人群呢?据香港青年协会针对裸照事件所做的调查显示,82.8%的人认为,读者应该对此事件负有责任。这已经不是某个媒体无耻和堕落,正如恐怖主义、血腥、杀戮、暴力和战争,是属于全人类的无耻和堕落。
《东周刊》是份娱乐媒体,它的定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来的。这个市场就是读者,读者当然是人,那些需要八卦和色情刺激的人。在反智和反理性的时代,这些也就成了人之为人的正当理由,娱乐也就成了一种世界观。真相和娱乐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当真相包含了色情成分,它的娱乐目的就达到了。女明星被虐裸照上杂志封面,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女明星被虐,这是事实,传媒报道没有捏造,同时这也是一桩刑事犯罪案件,报道如果能够提醒和敦促警方破案,抓获元凶,这也是新闻报道应尽的职能。而裸照上杂志封面,这就是对真相的呈现方式,这也正是让所有具备基本是非观的人愤怒的焦点。在此,真相的表达必须接受真知的监视。展现罪证,是为了明确报道的客观性,而当罪证有可能影响到受害人尊严的时候,还公诸于众,这无疑是双重的罪恶。
当然,有人也许会质疑,那当时纳粹和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不正是通过大量公布的历史照片,在声讨邪恶和警醒世人的吗?还有越南战争,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那个在浓烟和烈火中赤裸奔跑的越南小女孩,这些沉痛的历史记忆和裸照事件还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人类的历史,当然性侵犯也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在一个野蛮和暴力的社会,女性和儿童的存在就是一种危险。沉痛的历史记忆是人类共同的记忆,是我们共同的恐惧和担忧,对于没有亲历战争的人而言,是我们共同遭遇的心理事件。
而那张上封面的裸照,就是罪行本身,是罪犯现场拍下的勒索当事人的工具,这样的事件具有个别性和性别的差异性。12年前,当事人没有报警,这是一个女艺人的苦衷,一个女人的苦衷。同时作为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相信自己能够慢慢缝合精神的伤口,能够单方面地逃避发生在她身上的罪恶。从当事人的角度看,这属于私人事件,这是由她的女性身份决定了的。由于媒体的报道,个人事件演化成了公众事件,她的坚强面临残酷的考验。她将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公众,这个复杂的异质的群体。尤其在男性视觉和感官需求所支配的商业社会,女艺人女模特的身体形象蕴涵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当然这也是她们的生存之道。可这并不等于说,女人需要展示身体,就得认可强奸。在暴力手段的胁迫下,任何践踏弱者的行为,就是罪恶,就是反人性的。个体尊严的维护,这是文明社会应有的共识,尊重别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怜惜无辜生命,也就是怜惜我们每个人。罪证可以提供给警察和律师,对于大众媒体,真相的底线不可逾越。

真相是手段,真知才是目的

从来就没有纯粹的孤立的真相,只有我们表达真相的方式,方式就是面对真相的一种态度。态度的客观性来自于真知,来自起码的是非观和人性标准。对于媒体来说,这是一种职业素质,它包含很多更微妙更内在的传播经验。让事实本身说话,这也是专业要求。可事实本身是不会说话的,只有那只观察的眼睛(镜头)和聆听的耳朵在说话。尤其牵涉到个人隐私的新闻报道,那些屏幕上的马赛克,那些挡住受害者眼睛的黑条,那些文字中必须使用的化名, 守住了个人尊严的底线。在揭示和隐瞒的暧昧地带,为我们共有的羞耻心和同情心保留它应有的空间。还有,对灾难新闻的报道,去年台湾空难,当所有的媒体都在把受难者家属痛不欲生的照片放大、再放大的时候,我深深地记住了有份报纸的封面,一枝玫瑰静静地躺在沙滩上,大海在不远的地方奔涌着。这也是真相一种,是人类悲悯情怀的真相。我看9·11纪录片,当镜头对准从大楼窗户雨点般坠落下来的人体时,一只手快速地伸来覆盖了镜头,画面一团漆黑,持续了将近半分钟。我深信,拍摄者是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他需要的是怎样的事实,漆黑的沉默,这也是真相一种。
我们热爱真相,对于有一定心理承受能力的成年人来讲,真相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这个世界。我们需要知道得更多,更多的真相,社会的真相和人性的真相,是为了培养知性的辨别力,拒绝谎言和粉饰,是为了营造更开放透明的舆论空间。很多时候,蔓延在我们周围的真相,是一种过剩的、无用的、与社会公共生活关系不是很密切的真相,比如个人隐私,明星们的私生活,被渲染和炒作,而那些牵涉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的另一种真相,不是过剩,而是不够。对于一种逐渐成熟起来的社会心理,更渴望的是后一种真相。为了揭露而揭露,于事无补,我们发现阴暗,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光明。真相只能是手段,真知才是目的。

南风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