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逗老外
发表:2003-02-18 21:01
丁大卫是个美国人。我认识他是在电视上。 这个美国人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 我受到深深感动的这天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到了丁大卫。我打开电视,就听到丁大卫在与崔永元唠嗑。 崔永元老笑,而丁大卫很诚恳的样子。
丁大卫的故事是这样的: 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他到了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的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 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机智的崔永元是这样“套”丁大卫的。
“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 没想到丁大卫这样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 大卫的话让现场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学校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 别人说,是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让人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 这段经历本来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现场没一个人笑。
崔永元问:“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说:“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
我听见观众中有不少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我知道是有人灵魂受到触动了,而这种触动是我们的教科书和父母的教化所达不到的。 而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以下一幕:
别出心裁的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一只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内容”丰富的帆布袋。而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 这便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存5年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崔永元让丁大卫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当,大卫的脸红了一下,打开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1。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他戴着向人展示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骄傲。
2。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3。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大卫从包里掏出时,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压碎了,大卫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心痛的表情。不一会儿,节目组的人把一个赶着去买来的相框送给了大卫。中央台这一着似平凡的举动令我感动和叹服,它是那么及时地体现了善解人意的内涵和我们对外国友人的尊重)。
4。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装--那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很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5。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那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 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6。几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 。
丁大卫说: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丁大卫的普普通通的话,让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掉下来。 当崔永元问丁大卫在中国感觉苦不苦时,丁大卫说,很好的,比如这次你们中央台就让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来做嘉宾,而且还让我坐飞机,吃很好的饭菜。 我看见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 了,他幽默地说:“我觉得你挺像我们中国的一个人--雷锋!” 丁大卫想了想, 说:“还真有点儿像。”大伙儿“轰”地一声善意地笑开了。“只是, 雷锋挺平常 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 得到的!” 他认真地补充道。 没有人再笑了,就连崔永元的脸上都显出了小学 生的表情。 节目快结束时,崔永元对丁大卫说:“丁大卫,你听到过人家对你 的评价吗?”丁大卫笑笑说:“没有!”崔永元说:“好,现在我们就让你来听 听。”--我们于是看到了这样一组外采镜头:
许多丁大卫的同事,丁大卫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在镜头前交替着出 现, 他们一一地说着丁大卫的可敬与可爱之处,有的人情到深处时,甚至泪盈 于眶。一个大学女孩对着镜头说:“丁老师从来没骂过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 因为,我怕看他因我而失望的样子!”而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丁老师教 过的那所小学的孩子们,一个个争着抢到镜头前流着泪喊:你回来教我们吧!
我们看见,丁大卫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头埋下。一个美国青年,却在中国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的心为之一颤。 朴素的平凡的甚至不很英 俊的丁大卫,给我们上了最有教益的一课--这样的一课,课本上是没有的。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丁大卫的故事是这样的: 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他到了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的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 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机智的崔永元是这样“套”丁大卫的。
“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 没想到丁大卫这样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 大卫的话让现场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学校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 别人说,是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让人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 这段经历本来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现场没一个人笑。
崔永元问:“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说:“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
我听见观众中有不少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我知道是有人灵魂受到触动了,而这种触动是我们的教科书和父母的教化所达不到的。 而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以下一幕:
别出心裁的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一只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内容”丰富的帆布袋。而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 这便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存5年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崔永元让丁大卫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当,大卫的脸红了一下,打开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1。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他戴着向人展示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骄傲。
2。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3。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大卫从包里掏出时,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压碎了,大卫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心痛的表情。不一会儿,节目组的人把一个赶着去买来的相框送给了大卫。中央台这一着似平凡的举动令我感动和叹服,它是那么及时地体现了善解人意的内涵和我们对外国友人的尊重)。
4。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装--那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很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5。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那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 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6。几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 。
丁大卫说: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丁大卫的普普通通的话,让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掉下来。 当崔永元问丁大卫在中国感觉苦不苦时,丁大卫说,很好的,比如这次你们中央台就让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来做嘉宾,而且还让我坐飞机,吃很好的饭菜。 我看见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 了,他幽默地说:“我觉得你挺像我们中国的一个人--雷锋!” 丁大卫想了想, 说:“还真有点儿像。”大伙儿“轰”地一声善意地笑开了。“只是, 雷锋挺平常 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 得到的!” 他认真地补充道。 没有人再笑了,就连崔永元的脸上都显出了小学 生的表情。 节目快结束时,崔永元对丁大卫说:“丁大卫,你听到过人家对你 的评价吗?”丁大卫笑笑说:“没有!”崔永元说:“好,现在我们就让你来听 听。”--我们于是看到了这样一组外采镜头:
许多丁大卫的同事,丁大卫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在镜头前交替着出 现, 他们一一地说着丁大卫的可敬与可爱之处,有的人情到深处时,甚至泪盈 于眶。一个大学女孩对着镜头说:“丁老师从来没骂过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 因为,我怕看他因我而失望的样子!”而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丁老师教 过的那所小学的孩子们,一个个争着抢到镜头前流着泪喊:你回来教我们吧!
我们看见,丁大卫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头埋下。一个美国青年,却在中国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的心为之一颤。 朴素的平凡的甚至不很英 俊的丁大卫,给我们上了最有教益的一课--这样的一课,课本上是没有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更多热门排行
热门标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最新文章
- 美国公布UFO影像 不明物体不断纠缠雷霆二式攻击机(图)
- 北京监控不堪一击?中国电玩家令北京大紧张(图)
- 拜登担忧第三方候选人 或将帮川普胜选(图)
- 消失153年再次现身 濒临灭绝的埃及圣物(图)
- 国安课程无孔不入 网叹终于知道为何移民潮不会停止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