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同船人畜共饮污江水-“水上居民”生存实录

发表:2004-02-23 15: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南宁市邕江一桥江滨休闲公园下,生活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一年四季居住在破旧的船上,有的四代同船,有的人畜共处;他们饮食污染严重的江水;他们天真活泼的孩子因担心掉进河里,不得不被拴在船上……

  日前,记者登船走访了这些渴望上岸定居的城市居民。

  他们直接向江中“方便”,饮用总大肠菌群超标10万至60万倍的江水

  站在连接南宁市两个城区的邕江一桥上俯视,桥两侧的邕江边停泊着数十只破旧的小木船。记者沿着堤、路、园一体化的江滨休闲公园下到岸边,岸上和岸边的江水中随处可见各种生活垃圾,一些鸡和鸭在岸边觅食。

  踩着窄窄的木板,记者晃晃悠悠地登上了62岁的唐亚妹家。船弦左边朝着江面的木板开了个口子,那就是他们一家6口的厕所。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四五家水上居民,他们都是直接向江中“方便”。

  来到黄寿群家,54岁的她正蹲在船边直接用江水洗青菜。黄寿群对记者说:“平时直接在江水中洗衣服、洗菜,喝的水就是把江水提上来烧开。”

  唐亚妹家算是比较讲究卫生的,女儿何翠娟说,她们每天在半夜时打水,那时江水最干净,然后再放一些明矾,沉淀过后才用。随行的南宁市航运公司的谈和生说,这些水上居民大多不使用明矾。

  登上75岁的麦春带的船,船上摆放着多个水瓶。这个迷信的老太太说:“这些水都是阴历七月七打上来的,一直用到现在。那天的水好,不生虫。”

  “这些水肯定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南宁监测站站长翁维满说。这位国家级水质评审员表示,按照卫生部最新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标准,对饮用水中总大肠菌群指标要求每100毫升水样中不能监测出1个,而他们对这段江水进行监测,发现总大肠菌群每100毫升高达10万,甚至有的达到60万个。“只不过总大肠菌群包括多种菌,有的对人体有害,有的无害,因此有时尽管饮用了这样的水并未出现不正常,但长久饮用肯定影响健康。”

  谈和生说,这一河段紧靠邕江河岸大坑口下游,而南宁市区相当数量的生活污水是从大坑口处直接排入邕江的。“我们也没有办法解决这部分居民的饮水困难。平时从报上看到江水污染严重时,我们就下去通知他们暂时不要饮用江水了。现在市政府正在解决大坑口处的生活污水排放问题。”

  被几根绳固定的一只旧船,那就是他们的家。他们几代同挤一船,麦老太窄窄的船头甚至养着两头猪

  “这些船大多是当年航运公司淘汰下来的,有的破了漏水,他们就在船外边铺一层铁网,再抹上水泥进行修缮,然后继续住。不少木船年老失修,有的已使用40多年了。”谈和生说。

  站在岸边看到,这些被几根绳固定的大小不一的船,大多依靠一两块10至30厘米宽的木板与岸相连,旁边往往拴着一只可随时划走的小木船。每当航道中有船只经过时,激起的波浪将他们的船荡得上下颠簸。船顶上盖着几块毡布,船头船身有窗有门,船弦两边有的挂着鱼网,有的凉晒着衣服。登上船,室内有简陋的灶台,有的与床隔开,有的就搭建在床边,有的还在船上养鸡、狗、猪等。

  记者采访的几户人家,居住都很拥挤。唐亚妹一家6口住在一只长18米的改装货船上。包括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和1个孙子。他们的床彼此之间仅靠蚊帐隔开、遮掩。87岁的黄三家四室同堂。53岁的儿子李玉湖在船顶搭了一个简易屋。记者看到,这个简易屋里只有一张床,李玉湖刚刚睡起, 11岁的女儿李菲躺在地下的木板上。李玉湖说:“大哥一家四口和母亲睡在楼下。”

  2月23日,记者低头迈进麦春带家矮矮的船门,首先闻到的是一股浓浓的猪粪味,原来她在船头还隔了一个猪圈,养了两头小猪。

  对于这些水上居民,他们最担心的是用电安全问题。记者看到通往船上的电线,在岸边被拉绑在一些歪歪扭扭、细细的竹竿上。记者一米七四的个头,有的电线几乎擦头顶而过。有的铝线外露,保险丝、电表更是触手可及。谈和生说:“2001年发洪水时,曾有人被电死在水中。涨水移动电线时,常有人被电到水里。”

  水上居民还担心小孩、老人溺水。在黄寿群家,记者看到,她1岁多的外孙腰间绑着一根绳,另一头拴在床上。73岁的邓尧光说:“年纪大了,有时又发洪水,在船上活动很不安全。”驼背的麦春带老伴去世了,一个人住在一条破木船上。记者注意到,她上下船时,怕弄湿鞋袜,即便是在大冬天,也光着脚颤巍巍上下。

  这一特殊群体渴望上岸定居,企盼得到帮助

  据江南路东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人刘树平介绍,这些水上居民约200来户,除88户由他们管理外,其余的大部分由南宁市航运公司管理,还有一小部分零散居民两家单位都管不到。南宁市航运公司办公室主任谢子健说,他们管理的水上居民80来户400人左右,大部分是公司退休职工及其家属,少部分属在职职工。

  据这些水上居民反映,他们当中退休职工靠养老金生活,其他大部分居民主要靠打工、捕鱼维持生活。他们渴望搬到岸上居住。和母亲、兄嫂挤在一条船上的何翠娟说:“我没有工作,仅靠丈夫给别人开出租车,一个月挣几百元,日子勉强维持,搬到岸上住想都不敢想。”16岁的学生麦芳说:“我一出生就住在船上,我家没钱买房。”陪伴麦春带的就是一台收音机。她说:“我只有一个女儿在岸上居住,也下岗了,连自己都顾不上。现在我靠政府每月发的两百元救济款生活,买些油盐还行,吃菜就得省着点了。”

  谈和生说:“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这些水上居民归江南路东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但实际上平时一些比如计生、选举、防洪等工作都由航运公司来做。我们也专门研究过搬迁工作,目前大约1/3居民已上岸购置了房屋。但公司是南宁市多年的特困企业,实在没有更多能力改善这些职工的生存条件。而且,这些居民中的退休职工都到社保部门领取养老金,有的子女只是继承了父辈船只,也不在航运公司工作,我们也没有义务为他们负责。”

  南宁市江南区民政局局长马忠智说:“1994年,江南区政府曾划出一块地建立‘船民新村’,按照每50平方米土地1.3万元价格收费。但只有少部分家庭买地建房,有的买了地却没钱起房子,只好把地再卖掉。”


新华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