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心魔 。(图片来源: 公用领域 免费图片)
您能想像吗?一本书写成于1938年,却直到2011年才第一次正式出版问世,整整被封存了70多年吗?这本神秘的书就是拿破仑·希尔的《战胜心魔》。
希尔是谁?有一本风靡全球的成功学经典《思考致富》,他就是那本的作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写完《思考致富》之后,他笔锋一转,写下了一本完全颠覆世人观念的书:《战胜心魔》。然而,这本书却迟迟没有问世,原因是什么?
最早看到书稿的是希尔的妻子。她看完后吓坏了,当即劝希尔:“这书绝对不能出版!如果公开了,我们整个家庭都可能遭殃!”她认为书中的内容太过颠覆、太过敏感,甚至可能触怒当权者或宗教团体。希尔非常爱他的妻子,听从了她的建议,将手稿锁进了保险箱,一锁就是几十年。
1970年,希尔去世。到了1984年,他的妻子也离世。这部神秘手稿辗转落到他们的侄子——约翰逊博士手里。大家或许会以为:这下终于可以出版了吧?结果还是不行。因为这次反对出版的,是约翰逊博士的太太!她坚决表示:“只要我还活着,这本书就别想问世!”
于是,《战胜心魔》再次被尘封,直到2011年,也就是70多年后,反对出版的家族成员全部过世后,这本书才终于公诸于世。
但就算是这样,它还是“不完全版”。出版时,编辑沙朗·莱西特删去了不少内容,认为那些内容太过敏感。但即使是这个“删节版”,也足以让读者大开眼界、心头一震。
希尔到底写了什么 让这本书成为禁书?
《战胜心魔》的核心,是希尔笔下与“魔鬼”的一场访谈。是的,不是象征意义上的魔鬼,而是书中直接记录了他与“魔鬼”之间的对话,活脱脱像是一场灵界采访。
希尔开门见山地问:“你是谁?住在哪里?长什么样?”
魔鬼回答:“我没有肉体,是由消极能量组成的”。我在每个人的脑袋里都占据部分领地。自然界中每一个原子都分成两半,有正面能量,负面能量。我,就是那负面的能量。”
希尔问:“如果你占据了能量和物质的一半,那么,谁占据了另一半呢?”
魔鬼说:“另一半被我的对手占据着。就是你们凡夫俗子称谓的神。”
希尔又问:“你是想说,天地万物被你和神分而治之?”
魔鬼说:“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事实。我的对手管理积极的想法。比如爱、信心、希望和乐观。而我,操纵的是消极的想法。”
希尔问:“那你是怎么操纵人类的呢?”
魔鬼说:“这太容易了。我不过是溜进去,占领人类头脑中不用的那部分空间。我是在人们心里播下消极想法的种子,这样我就能控制人心灵的这部分空间。”
我住在人们内心的恐惧中,占据那些大脑中空闲、未被使用的部分。我是自然界中负能量的化身,而正能量则属于我的对手,你们称之为神。”
这段对话极具戏剧性,也让人开始反思:我们日常的恐惧、焦虑、贪婪、虚荣……,是否真的只是“自己”的想法?因为魔鬼说那是他的特点。
魔鬼最常用的六种恐惧武器分别是:
害怕贫穷;害怕批评;害怕生病;害怕失去爱;害怕年老;害怕死亡。
魔鬼说,他最常用的是其中的两个:对贫穷的恐惧与对死亡的恐惧。
这是不是让人想起2008年金融海啸?一场经济危机让整个世界陷入恐慌:民众不再消费,房市崩溃,股市暴跌,整个金融体系几乎崩溃。而当时的问题本质上,不正是集体性的“恐惧”吗?
还有新冠疫情。真正让这个世界混乱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所导致的行为。口罩、封城、疫苗争议、恐慌性抢购……这些行为有多少是出自理性,又有多少是魔鬼所说的“负面情绪的占领”?
魔鬼的三大预言 两个已成真 还有一个正在等待?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部分,是魔鬼提出了三个预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此书写于1938年,而二战在1939年爆发,美国在1941年正式参战。这个预言几乎准确无误。魔鬼在书中还得意地说,第一次世界大战与1929年大萧条,都是他用“恐慌”这一招搞出来的。
香烟的成瘾本质
当时社会普遍认为抽烟是一种时尚,并不知道香烟会上瘾更会致命。但魔鬼在书中直言,他利用香烟这种“上瘾物质”引诱青少年步入陷阱。后来,美国科学界直到1988年才正式确认香烟是成瘾物,而禁烟运动才逐步展开。
整本书,揭示了魔鬼是如何用它的三板斧:恐惧、上瘾、欲望,让人们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从而自己毁灭的。听起来很荒谬,却又处处贴近现实,试想有几个人能够逃过的?
魔鬼操控人类的三大武器我们再来仔细看一下:
恐惧:恐惧,是魔鬼最老练也最隐蔽的工具。它不需要实际发生什么事情,只需要在你心中种下一颗怀疑与不安的种子,就足以让你陷入精神的牢笼。让你害怕失败、害怕贫穷、害怕死亡。宇宙的理是:你越是害怕什么越是和什么绑在一起,就像人的影子一样,如影随形。魔鬼不需要摧毁你,它只要让你害怕,你就会自我放弃。
上瘾:甜蜜的陷阱
从香烟到手机、从毒品到网络游戏,让陷在其中的人无法自拔。
上瘾是一种现代人集体掉入的深渊。它不再是单指毒品或酒精,而是更日常、更无害的外表——手机、短影音、社群按赞、购物欲望、甚至是被认同的感觉。你以为你在消遣,其实你在被掏空;你以为你在放松,其实你在麻痹;你以为你可以掌控一切,其实你早已失控。
最可怕的是,人们对于上瘾毫无警觉,甚至为它辩护:“大家都这样啊”、“偶尔放松没关系吧”、“我能控制我自己”。但事实上,大多数人早已被欲望操纵而不自知,心智早已被驯化得毫无反抗力。
其实上瘾是魔鬼给人类最温柔的一把刀,让人一边痛快地享受快感,一边慢慢腐蚀自我意志,直到彻底沦陷,毫无自救能力。
欲望:用糖衣包裹的牢笼
欲望是用金钱、美食、虚荣、色情诱惑你,一旦你沉迷其中,就会失去判断力。当欲望失控、膨胀、无限延伸,魔鬼便有了可乘之机。它不需要直接逼迫你,它只要给你一点点甜头:金钱的幻象、外貌的虚荣、情色的刺激、权力的满足,然后让你自动走进它设计好的牢笼。
你会为了更多金钱而牺牲原则;为了名声虚荣而失去真实的自己;为了一时快感而堕落自我;
然后在迷失的过程中,你以为自己选择了“自由”。
事实却是:你正在被操控。这正是魔鬼的高明之处——它从不强迫,它只“引导”。而人类的贪婪与无明,恰好为它打开了大门。
魔鬼的险恶不是控制你的行动 而是操纵你的思维
这些东西看起来都不是“魔鬼”的招数,但正因为人们如此容易被诱惑,才更容易掉入魔鬼陷阱。而太多的人,已经认同了这样的状况,一旦揭示出真相来,首先跳起来的是那些被魔鬼缠身的人类自己。
魔鬼最险恶之处,在于它根本不需要现身。它只是透过你的恐惧、你的成瘾、你的欲望来运作。它躲藏在文化、娱乐、教育甚至社交媒体中,用甜言蜜语和感官刺激,让人一步步放弃深思、放弃判断、放弃灵魂。
你可能每天工作赚钱、努力生活,但从未真正自由。因为你的所有选择与行动,都建立在“被恐惧、被欲望、被上瘾驱使”的反应上,而不是出于真正的清醒与意志。我们静下来的时候,可以反问一下自己,我为自己真正的活过吗?那个真我是不被恐惧、欲望、上瘾所动的。
为何这本书,73年后才敢出版?
因为魔鬼最怕的就是“人开始看清真相”。
一旦人们意识到自己被什么所控制,你就有了选择权;一旦你学会观察自己的情绪来源,你就可能挣脱无形的枷锁。
这本书之所以长年被压制,不是因为内容危险,而是因为它揭露了控制的真相:控制人类,这样人类就变成一座监狱,而且战争不断,只需要让人沉溺于恐惧、欲望与上瘾的轮回里,自己便会交出自己的灵魂。
真正的自由,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否清醒地选择了什么。魔鬼从不休息,但你可以选择醒来。
希尔的警告与启示
在访谈接近尾声时,希尔问魔鬼:“你最害怕什么?”
魔鬼说:“我最怕那些能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不被情绪操控的人。”
这句话听起来平淡,却如惊雷击中内心。因为它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鬼的俘虏。
真正的魔鬼,肉眼凡胎看见的不是披着尖角与火焰的恶魔形象,而是那个用舒适包裹懒惰、用娱乐掩饰空虚、用恐惧操控选择的“看不见的力量”。它不强迫你,它诱导你;它不恐吓你,它诱惑你。它最懂得人性的弱点,因为它根本不在外面,它住在你我内心的阴影里。
魔鬼最擅长的,不是打击人类,而是“分散注意力”;让你无法静下心来思考;让你总是被情绪带着走,那些总是发脾气,一碰就着火的人,更是被牢牢地控制住了。让你日复一日过着看似合理、实则麻木的人生。而你以为自己选择了生活的方式,其实只是顺从了它安排的程式。
被控制的98%人群
“我掌控了98%的人类,因为他们不会思考,也不愿自己做决定。他们习惯随波逐流,自动交出主权。”说白了,而那2%没有被魔鬼控制的人,就是那些能够主动选择思考、勇敢面对内心黑暗、并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
而这正是希尔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让你害怕魔鬼,而是教你如何战胜心魔。因为真正的魔鬼,不在外面,就在你我心中。
无论你把这本书当成寓言故事、心理探索,还是灵界访谈,它都提供了一种深刻的反思:我们的思想,是谁在掌控?
恐惧、上瘾、欲望,是你自己无法克制,还是你被什么力量牵着鼻子走?
魔鬼说:“我不是你们创造出来的幻象,我就活在你们的头脑里。你们不清醒,我就永远当王。”但如果我们开始醒来,魔鬼就会失去力量。
魔鬼说 我最怕的是会独立思考的人
这是全书最值得我们反复思考的一句话。
魔鬼说:“我最怕的人,是那些会独立思考的人。”这句话,看似是一句警告,其实是一个指引。
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不是只能任凭命运摆布、让世界的乱象把自己拖下水。相反地,只要我们能学会自己思考,问问自己:我为什么会做出这个选择;是我的理性决定的,还是出于恐惧;我是被欲望驱使,还是真心想要?
只要你开始思考,开始对抗那股“让你懒得思考”的声音,你就已经开始走上了“战胜心魔”的道路。
一位“思想家”将诞生 揭示生死之谜 终结魔鬼的统治
一位“思想家”将诞生 揭示生死之谜 终结魔鬼的统治。这是最终极的预言,也是唯一尚未应验的。
魔鬼坦言,他真正害怕的,是那些能“独立思考”的人。他说:“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一位能揭开生命与死亡真相的思想家,那将是我毁灭的时刻。”
不过,魔鬼的第三个预言,却也是给我们带来了希望:一位“思想家”将诞生,揭示生死之谜,终结魔鬼的统治:这位“思想家”或许早已出现,只是人们还没有发现,如果你想去了解,建议可以去读一篇经文《为什么会有人类》。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