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觉皇、晒月亮——如今大学校园黑话 您听得懂吗?

发表:2005-09-27 01:0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如今校园,“晕菜”声此起彼伏,左一个“我靠”,右一个“我倒”。不是“圈内之人”的你,听得懂“研究国粹”、“学习文件”吗?知道什么是“特困生”和“觉皇”吗?这些都是时下校园流行的“黑话”。

其实,“黑话”盛行校园已非朝夕之事。为了揭开这些校园“言子”的“奥秘”,记者走访了部分在校大学生,发现时下校园“黑话”流行之广,甚至能够

辑集成册。

这些“黑话”是好是坏,该追捧还是该棒杀?支持者认为语言是需要不断丰富的,校园流行语丰富了话语空间;反对者则认为校园流行语显得很“痞子气”,尤其是当下国内“纯洁汉语”的呼声此起彼伏。

“异类”语言 校园新词汇多如牛毛

“你看!前面那个就是‘飘飘’!”记者刚走进重庆某高校就听到一个新名词儿,于是上前询问何为“飘飘”。小李上下打量了记者一番,用稍显不屑的口吻回答说:“‘飘飘’是什么你都不知道呀,你是不是上个世纪的人哟?‘飘飘’就是同性恋!”小李见记者如此“无知”,继续补充道:“飘飘”还有一个同义词是 “玻璃”。

如今,大学校园内像这样的新词汇多如牛毛,俯拾即是。如“扁”、“K”、“修理”就是“打”的意思,“研究国粹”就是打麻将,“学习文件”就是玩扑克牌,“特困生”就是早上第一节课就打瞌睡的学生,“觉皇”就是嗜睡的人,“人性”、“甜蜜”、“晒月亮”、“青春必修课”都是约会, “白骨精”为白领骨干精英,“恐龙”--很丑的女生,“青蛙”--很丑的男生,“老孔”--假正经,“偶”--我……

悉心观察如今大学里的课桌,校园“黑话”在桌面上比比皆是,在构成大学“课桌文化”上可谓是异军突起。记者随意见到的一张课桌上,用蓝黑色的钢笔写着 “黎叔很生气”,而另外一种颜色的字迹在后面清晰可见--“后果很严重”,在此之下接着还写着“做人要厚道”、“审美疲劳”、“人心散了,队伍越来越不好带”等。

传播流行 网络与影视是主要来源

对这些词汇的来源渠道,记者进行了简单的集纳。首当其冲的是来源于网络流行语,如“MM(女孩)”、“GG(男孩)”、“汗(被吓到)”、“顶(支持)”、“3166(再见)”、“88(再见)”等。尤其是一个最近风靡校园的词汇--“内秀”,来源于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校园内时常可以听到一个不想表现自己的人说:“偶是一个很内秀的人!”

电影台词也为产生校园流行语提供了丰富的“弹药”,如“审美疲劳”,“做人要厚道”、“人心散了,队伍越来越不好带”之类的话语都来自于近年贺岁影片里面的台词。

同时,娱乐性电视节目、时尚杂志和广告也影响着校园。广告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校园里被学生们广泛使用。学生们酷爱的书籍,如金庸武侠小说中的“灭绝师太”就被简称为“灭绝”,是指古板的女才子。“东方不败”也来源于武侠小说,是指看上去很女性化的男性。

其实,任何渠道都可能让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流行起来。可以这样说,能传播就可能流行。就像“大喜(洗)之日”、“奋(粉)发图强(涂墙)”、“偶像”(让人作呕的对象)等一些不知道来源的词(也许是个人的创造),也是通过传播而流行起来、成为校园“黑话”的。

“追求时尚” 随波逐流大玩文字游戏

提及校园“黑话”的传播速度,小张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说:“刚出来一个新词,有人使用了,于是自己跟着用,这时自己还属于走在时代前沿的人。不到一周,上学放学走在路上,沿途能听到这个词至少四次,这时就已经普及流行了。”

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大学生走在时代前沿,追求流行时尚,因此普遍都愿意接受并且广泛使用这些“黑话”,使自己不落伍、不掉队。甚至还有一些大学生坦言:生活在校园、学习在校园,在这种环境里不可能不随波逐流,否则自己连别人说什么都不知道,搞得沟通交流都成问题。

此外,这类“黑话”普遍简洁、精短、鲜活、生动、易于青少年接受,还能搞笑、减压、调侃、掩饰隐私,起到避讳的作用。所以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成了“象牙塔”内的流行语,如“郁闷”、 “我T(踢)你”、“BT(变态)”、“286(低智商)”、“7456(气死我了)”等,上口率非常高。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李伟认为,有很大一类校园“言子”是出于对日常刻板语言的叛逆心理,故意利用谐音表达与原词相反的意思,玩文字游戏,但绝非恶意。

正视“黑话” 适当引导“亚语言现象”

校园“黑话”的盛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有人认为校园“言子”是对汉语的污染,是对民族语言的戏谑和反叛,是不健康的苗头;而另一些人认为校园流行语是大学生自娱自乐、自我解压的一种方法,并且语言的背后就是思维,新词语越活跃,说明校园越有活力。

对此,重庆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孙元明认为,应该正视校园“言子”,它属于一种“亚语言现象”,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中一直都存在的,并且语言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大家所使用。很多学生处于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都有一定的压力,因此他们希望在一定的群体中能够保持相互认同,这对他们的发展还会有好处。

但是,孙元明强调对校园“言子”应进行适当的引导。比如对校园“黑话”中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学生都有“青春期反社会行为”,在此阶段,学生们的求新求异、特立独行都是正常的,只要度过了这个“发展中的危机”时期,有了较强的分辨能力,自然就不会这样了。因此,关键不是看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否合理,而是看学生们怎样对待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