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潮--广东人面临的另一类“非典”

发表:2006-01-30 08: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毒废料的排放污染了中国的黄河和长江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最引人注目就是在3个月之前,松花江的苯污染事件。如今华南的水脉珠江正面临着一种更看似无害的污染:海盐带来的咸潮

去年冬季,咸水流已经渗入珠江三角洲,严重影响到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城市,也影响到了澳门数百万居民的生活用水。澳门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市民发出警告,明确表示,按目前供应给澳门饮用水的咸度,一般正常人还不需要特别关注,但应特别留意患有心血管病或肾病的人士,以及肾功能未成熟的婴儿。该警告特别提出,这些人士应征询医生意见,考虑改为饮用瓶装水。

中国当地媒体称此咸潮为另一场“非典”来临,专家用通俗的话把咸潮形容成一种“倒流”:包围着我们的海水,氯化物的浓度一般高于5000毫克/升,当咸潮发生时,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到内陆的淡水河中;一部份还通过土壤,侵蚀着土壤下面蕴藏着的地下水资源,使淡水中的含盐量大幅上升。这直接影响、威胁了人们的日常饮用水资源,使人们赖以生产、生存的淡水中氯化物的浓度上升到超过每升250毫克,逼近人类可以饮用的极限。

产生活造成威胁。一般金属的机器设备,在存储、加热、煮沸高盐度水质时,金属表面很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使生产设备过快老化、使用年限下降、生产效率降低,个别情况下还会带来安全事故。同时,咸潮来袭,毒害农田、渗透土壤。含盐度高的海水还会通过小溪、河渠,渗透到土壤中,造成土壤的酸碱值变化,当这种变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不利于农作物、植物的生长,使土地板结,以及改变整个生态系统,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害。

《新闻周刊》驻香港分社主任吴福智(George Wehrfritz)的报道说,中国政府把原因归于干旱和不同寻常的涨潮季节。但是,香港和澳门的专家认为,中国内陆毫无节制的工业化和乱无章法的资源管理也是导致河流咸水化的原因之一。

当然,直接诱因仍然是干旱,广东南部以及珠江流域连年的干旱,使得江河水位偏低。但是人类行为的负作用也不可忽视:一方面是温室效应带来的暖冬气候,造成海平面的持续升高;另一方面,当地的无序采沙、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对环境的日益破坏,才最终加剧了咸潮的蔓延和大规模的爆发。

尽管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潮湿的地域之一,城市和工厂都因为对水源过度使用,面对越来越高的代价。这个问题很可能会限制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也成为了一场危害广东人生存健康、生活质量的大灾害。一般的市民也从生活常识上明显感觉到了这种危害。

住在珠海市一小区的市民李先生,从咸潮刚开始影响珠海市时,就已经发现自己家里的自来水喝在嘴里不时有股咸味。李先生打电话向自来水公司反应时,才知道原来是咸潮又来了的缘故。当时,自来水公司的人表示,珠海市供水咸度都已经提高到400度--即每升水含氯度400毫克,是规定饮水不准超过的咸度极限。为了不影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李先生无奈之下只得开始饮用桶装水和瓶装水,只有在洗澡、洗菜、洗衣服时候才用自来水。

家住已屡次遭受咸潮袭击的中山市的陈伯,特别害怕想起家里因为咸潮连续停水十几小时的惨痛经历。很多人也都像陈伯一样,听到咸潮就神经紧张。在东莞,由于水厂停水“避咸”,咸潮来袭时,城内的桶装纯净水供不应求,很多水店的订水电话响个不停,原来每次定一桶水的用户一下子改定了3、4桶,不仅送水店原来的送水工人数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突如其来的需求,连周转桶也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咸潮成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人们关注的焦点。

去年12月末,澳门和附近珠海与中山市的水质含盐量大幅上升;浓度超过每公升600毫克,是世界健康组织规定的健康饮用水标准上限的两倍。  据当地媒体报道说,事实上,近三年珠三角地区已经有接连不断的、小规模的咸潮爆发,从2004年9月底到2005年1月广东发生了一场历史上最严重的咸潮袭击,不但广州深受其害,与广州唇齿相依的深圳、东莞、中山、珠海等珠三角重要城市也全都无一例外地一同经受着咸潮的冲击;这场水的危机甚至波及、蔓延到了依赖珠三角水资源的香港、澳门。水质下降、停水,上千万市民无法正常生活、企业无法正常开工,这一系列由咸潮带来的后果,让整个珠三角、整个广东、整个泛珠三角地区感到了心口最大的伤痛。

  面对咸潮再次来袭,政府已经下令让市民使用瓶装水,并警告他们问题可能会一直延续至2006年春。上周,珠江流域上游的省份也开放数座水坝的防洪门,试图把盐水冲出三角洲下游。珠江水利委员会有关专家分析,珠三角地区遭遇的咸潮袭击,早已超过20年一遇的量级,单靠流域内水库的功能和蓄水量引淡压咸已不可能挽救,只能协调贵州天生桥水库电站等西江上游大型骨干工程紧急调水压咸,以遏制珠三角地区的干旱和咸潮,确保西江下游澳门、珠海、广州、中山等经济重镇今冬明春的供水安全。

《新闻周刊》吴福智的报道引述专家的分析说,咸潮问题的部分原因确实来自上游,水土流失降低了土地保持潮湿的能力。另外,由于去年雨季中降雨量少,旱季中流往下游的水也很少。于是导致一个结果:海水倒流,导致河水与海水交接处向上游移动。  下游的经济发达区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角色。近年的人口和工业成长耗费了大量水源,使河流无力抵御盐水浪潮的侵入。尽管中国政府已经渐渐的重视起环保问题,但是要他们完全封闭海岸线上的工厂,可能性仍然不大。香港大学生态及分类学系系主任杜德俊(David Dudgeon)说:“增加水坝建筑、增加用水和改变土地使用的方式,都会影响到水质。河水盐化将成为一个更严重的问题。”  环保人士希望地方政府停止水坝建筑,鼓励植树以及节省河流的水源。他们还希望结束挖掘河床采集建筑用的泥沙的做法,这样只会挖深河道,加速水流盐化。

北京政府更可能会支持另外一种方式:建筑更多的水坝储蓄夏季雨水,然后把这些蓄水通过管道送往海岸线一带。从政治观点来看,这可能是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这是样做的代价将非常大,因为专家们指出,此类调水项目只会加重盐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