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极致个性 媒体新时代的焦虑(组图)

发表:2007-01-25 23: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6年是网络迅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流人物的,不是伊拉克总理或中国主席胡锦涛,而是你YOU:每个使用互联网的普通网民。
  
2006 年12月30日,萨达姆被执行绞刑被偷拍成录像,很快就成了YouTube上最流行的热门短片,萨氏被处决三天左右,他伏刑的同类影片被观看了300万次以上。萨达姆的死无疑给网络录像传播技术做了次精彩的广告,让全球对新型网络媒体“你的频道”(youtube)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开眼界。媒体新生态出现了。

大纪元旗下的《新纪元周刊》1月17日发行的第3期封面故事,以“Youtube极致个性 媒体新时代的焦虑”为题,指出你的频道”(youtube)让每个人可以自由的表现自己,而且可以与其他有相同想法的人沟通交流,没有权威、没有管制。
  
文章说,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人们的困惑不再是缺乏信息,而是用哪种“原则”和“信念”处理和看待爆炸的信息和众多的不同观点,同样的新闻事件,若用不同的观点来呈现,几乎能够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没有正确看待世界的原则,人类正在信息爆炸中迷失,并日渐焦虑。
  
世界发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地,个体人的人本因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又回到了以个体为主体的原始时代,而个体寻求的信仰原则在人生中的主宰作用在迷失之后又凸现出来,人类不得不面对远古以来一直寻求的生命来源、目的和宗教原则等本质问题。
  
全文转载如下:

========================
Youtube极致个性 媒体新时代的焦虑

*王静雯

2006年是网络迅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流人物的,不是伊拉克总理或中国主席胡锦涛,而是你YOU:每个使用互联网的普通网民。
  
去年myspace.com, youtube.com 和 facebook.com 这些新型网站流行由用户自己产生的内容“content”,而不是由某一媒体或权威产生。每个人可以自由的表现自己,而且可以与其他有相同想法的人沟通交流,没有权威、没有管制。

过去一提起媒体,无论是报纸、电台或电视台,人们想到的就是巨额的投资,专业的人才、复杂的设备,媒体就好比一个鹤立鸡群的巨人,它在发布和控制着社会上流传的各类信息,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传统媒体一霸天下的局面被一个个“你的频道”(youtube)和博克网(blog)捅了无数个大窟窿,人人可当电视台,人人可做媒体的“信息平等新时代”到来了,接踵而来的信息大爆炸让每个人在平等的基础上,不得不面临更多的信息判断和自我选择。
  
当今人类面临的媒体新生态是什么?网络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未来媒体新格局如何?读者如何在信息海洋里快速准确的找到有用信息?为此新纪元采访了一系列专家学者。佛陀称:观者即所者之物。人类媒体也许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迁后正在返航,媒体又将重新回到其原点。

萨达姆给网络多媒体做精彩广告



 
2007年1月4日,伊拉克人在网络咖啡厅观看萨达姆被绞刑的录像。(Getty Images)

 

2006年12月30日,随着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被执行绞刑,它标志着独裁者横行天下而不遭惩罚的旧时代结束的同时,也让全球对新型网络媒体“你的频道”(youtube)传播信息的能力大开眼界。
  
在萨达姆被执行死刑的那一天,一位现场警卫私自用手机上的摄像功能,全程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包括伊拉克士兵对临死萨达姆的谩骂声,萨达姆临死前的麻木表情,以及甲板突然裂开时,萨达姆被重重落下的一声巨响,这一切在几小时后就原汁原味的上到了因特网,比所有电视台的信息都全面。未被剪辑删掉的辱骂声还引发了伊拉克逊尼派穆斯林的愤怒反应,以致伊拉克政府最后抓捕了用手机偷拍外泄事件的警卫。
  
这个死刑偷拍录像很快就成了YouTube 上最流行的热门短片,萨氏被处决三天左右,他伏刑的同类影片被观看了300万次以上,后来连那些没有电脑的人,也从手机上看到了这则录像。萨达姆的死无疑给网络录像传播技术做了次精彩的广告,现在网民几乎人人都知道YouTube,都听说了大名鼎鼎的web2.0网络流技术,“第二类”媒体正在改变着世界,媒体新生态出现了。
  
大纪元技术部经理Gorden.吴在接受新纪元采访时介绍说:web2.0流技术是对在网路上不断传输编码数字信息--如音频、视频、动画片、图形、照片、文本,快速到最终用户的一种新技术,它能让网络连续实时的传送数据包,让用户能在几秒或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后就能顺利看到录像,而不像过去那样必须先下载整个片段到计算机的磁盘上占据巨大的缓存空间。
  
“如果说Web1.0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出版’的话,Web2.0的特点则可概括成‘参与’”。传统媒体是以“我(媒体)”为中心,以控制为特点;那web2.0和blog等新型网络媒体则是以“你(读者)”为中心,以分享为特色。

网络电视和YOUTUBE年
  
2006 年堪称YOUTUBE年,这家成立于2005年2月的网站,由3名PayPal前雇员创办,为网民提供影片分享和作品发布的场所。至2006年底, Youtube上已有4000万条短片,每天吸引600万人浏览,成为本世纪最多人浏览的网站。这个佳绩让YOUTUBE当选为《时代》周刊的“年度最佳发明”,其创始人之一陈士骏(Steve Chen)也被GQ杂志评为“2006年度名人奖”。
  
到了2006年10月,善于捕捉时代潮流的Google以16.5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YOUTUBE, 尽管有人担心GOOGLE 可能会陷于版权官司的漩涡中,但更多的业内人士称赞GOOGLE做了笔合算的生意,因为未来网络电视前景远大。
  
一个再有实力的电视台,由于受一天24小时的限制,它能播出的节目也是有限的,而网络电视则是个无边无际的海洋,再多的节目也能装得下,而且对于观众来说,电视上放什么节目,观众是没有发言权的,只能被动的收看。
  
然而网络则不同,观众能挑选自己喜欢的节目看,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WEB2.0还有个最大优势就是它能把人由观众变成电视台,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发布视听信息,就跟博克网和网络百科全书一样,人人都可对大众发布消息。现在由网民集体建立的WIKI百科全书,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有数千万条信息?,这是大英百科全书的几十倍。

YOUTUBE上的热门录像
  
前不久,美联社选出了YouTube2006年10大热门录像短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电视在人类生活各方面的作用。
  
一个俏丽可人的小女孩的故事让数千万网民牵挂。一个化名为“15岁孤独女孩”的女网民经常在闺房里,面对镜头独自畅谈自己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引来全球数千万网民的围观。这种对他人生活的好奇让孤独女孩站到了YOUTUBE观众排行榜的首位。
  
尽管事后证实“孤独女孩”是位19岁的女演员假扮的,而且她并不孤独,然而孤独女孩的走红,让人发现零距离观察他人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嗜好。这幕闹剧也同时反映了YouTube的独特性质──真实与虚构、专业与业余的大熔炉,就看读者你自己怎么去品味怎么去咀嚼。
  
靠网络走红的人数也数不清,除了美国的孤独女孩,还有中国的芙蓉姐姐,水仙妹妹等美眉,还有南韩戴鸭嘴帽的小伙子林忠勋。他凭着一个电吉他就让1,100万人如痴如醉,以至美国《纽约时报》都要山长水远的找他做专访。

观者即所者之物
  
华府专家石藏山表示,谈到媒介,人类空间里最原始的媒介是空气,各种声音图像都通过空气来传播?人类原始的交流是那种个体闲平等的信息分享,后来到了工业化时代,大众的生活受到了生产者的影响,工厂生产出来什么,人们就只能在其中选择。运用到媒体工业上,读者看到的,其实都是媒体想让你看到的,无形中这种金字塔形管理模式,慢慢的就可能发生变异,最后使人获得的信息变形走样。
  
信息大爆炸后,即使信息来源都是真实可靠的,人们也不得不面临资料取舍选取的问题。比如一个股市投资经理,以前他凭藉更丰富更及时的信息来决定他的投资意向,而网络发达的今天,任何一个股民每天都可在网上查询到上万条与企业股市相关的信息,他不可能把这上万条信息都浏览一遍,怎么办?他就花钱雇一个信息研究员,其职责就是从中挑选出他认为重要的200条信息上报投资经理。从某种角度看,这个整理信息谘询的人无形中就在影响着经理的决定。
  
石藏山表示,对于普通读者,我们自己选择看到的信息真的就能如实反映事物的本质吗?其实无意中人都在潜意识的选择看自己想看的东西。由于受观念、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影响,人们看到的,实质上是他想看的。反过来,他想看的又决定他去看什么。所以佛陀说:观者即所者之物。

猴子短片的政治力度

 

网络是个日趋平等的世界,无论你是总统还是普通网民,可能获取的信息都差别不大。图为布什总统签署保护儿童在互联网上的安全条例后在白宫会见普通参与者。(AFP/Getty Images)

 

然而网络电视带给人的不光是好运。美国共和党维吉尼亚州前参议员乔治.艾伦(George Allen)就因为一个“猴子”网络短片而失去了他的国会议员身份,致使布什总统2008年断了香火。
  
选前许多观察人士认为,已经有六年参议院经验的艾伦,不仅可以轻松连任,而且还可能在2008年问鼎白宫,共和党人士更是认为艾伦是为美国量身打造的年轻有为的2008年总统。
  
然而一句偶然的话却使艾伦葬送了这一切。当一位印度裔美国人替艾伦的对手追踪拍摄艾伦的竞选活动时,艾伦对他说:“欢迎Macaca来到这里。”
  
Macaca 是“狝猴”,是美国人骂印度人的一句种族歧视的俚语。谁知这位印度青年把这段录像上到了YouTube,尽管画面模糊,数十万人还是看到了艾伦身上的种族歧视印记,于是猴子一语戏剧性的改变了美国政坛局面,不但共和党失去了维州宝贵的一席,美国也失去了它可能的2008年年轻总统。
  
据美国普查局调查,在2005年,9千7百万网民在线上阅读新闻;9千2百万购买网路产品;9千1百万在网上预订旅游。大约1千6百万网民使用了社交或者专业的网路网站,1千3百万网民建立了部落格。体现在总统选举中,早在2004年就有25%的选民从网上得到竞选信息。
  
目前在美国,每个网民平均每天看2个网络视频录像,其中YouTube和MySpace占所有下载录像的30%。

传统媒体受到挑战

 

2007年1月4日,伊拉克巴格达一家手机店里,手机上正在播放萨达姆被绞死的录像。 (Getty Images)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报社被迫停刊,电视台被迫裁员。以美国为例,不少报社不得不采取削减版面和人手的方式,以应对网络兴起所导致的广告分流,收入减少。
  
比如,全球金融信息的龙头企业:华尔街日报,已决定从2007年1月2日开始,将报纸的版面由原本的十五英吋宽缩减到十二英吋宽,以每年节约1800万美金的印刷费。
  
此前半年,美国《波士顿环球报》、《芝加哥论坛报》等数十家知名大报纷纷宣布裁员。《圣荷西水星报》已提出对新记者减薪30%以上的计划;《费城问询报》的新东家除宣布裁员外,还制定了冻结退休金及减少销售人员佣金的计划。
  
除对报纸的影响外,网络电视的出现也给传统电视带来了挑战。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有个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叫“懒散的星期天”,有网民把它放上YouTube,浏览率超过500万,令NBC大惊。不久NBC要求YouTube移除片段,并自行建立了同类网站。
  
但网络电视带来的不只是挑战,也带来的新的机会。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与YOUTUBE成功结盟的故事就是个例子。CBS主动把他们制作的300多个节目放到YOUTUBE上,结果每天引来85万人观赏,让CBS名声大震,收视率也随之上扬。尽管影响收视率有诸多因素,但两家公司都相信,网络电视给传统的广播电视带来了新的观众群。
  
据唐中先生介绍,刚刚推出的海外第一家类似Youtube的中文视频分享网站:YOUMAKER(你来制作)面世以来,立刻吸引了不少读者的关注。

========================
*新媒体时代的读者
渴求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文:王静雯

 

2002年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在计算机上查询信息。(Getty Images)



 
美国爵硕大学商业管理学院的谢田教授给新纪元讲了几个故事。在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有位非常成功的犹太商人叫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在那信息闭塞的年代,他由于拥有商业船队,能比其他人早半天得知许多信息,因而他在股市上每每捷足先登,以至于他的钱比英国皇室还多。有一次英格兰银行不给他兑换本票,他就叫手下人拿着英镑到银行换黄金。由于他的英镑太多了,每天接连不断的去换,差点就把英格兰银行的库存黄金换没了,最后英格兰银行只好向他求饶。罗斯柴尔德取胜的法宝就是他在信息获取上的领先。
  
几十年前,当网络刚刚兴起时,美国不少家具零售商一度吃了大亏。他们花很多钱在城里租上宽敞的展厅,供顾客们选购心仪的家具。谁知有些聪明的顾客只是来看,当选好一个式样后,他们就悄悄地把家具背后的生产厂家的型号和厂商记下来。回家后到网络上一查,发现厂家都在北卡州的高地城里,于是租辆卡车开到厂门口,用低廉的批发价就把家具买到手了。后来零售商们不得不跟厂家协商此事,以免只做了免费展示。
  
谢田表示,现在是信息大爆炸时代,随便一件事上GOOGLE一搜,就可能有30多万条相关信息。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最重要的信息?这里面很复杂。
  
举个例子,巴哈马有个人做游艇出租生意,一天他突然发现近来生意很好,可他并没做任何促销。原来他的公司名字以A开头,人们在GOOGLE里输入“租游艇” 查询时,他被列在了最前面。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这突如其来的好事就没了,原来GOOGLE把给它赞助的公司列在了查询结果的前面。

突破新闻封锁的利剑
  
谢田教授以波特金村(Potemkian Village)的故事,讲述了在信息管制的地方,虚假信息给人带来的错觉。那是在俄国叶卡捷林娜女皇时代,当时百姓民不聊生,但女皇的部下为了要取悦于她,专门为她建立了一个样板村庄,里面的村民都是外面人假装的,他们事先安排了一切,然后让女皇视察,结果当然是歌舞升平的盛世华章。就跟袁世凯称帝时一样,其部下为他一个人编了份《顺天时报》,让袁生活的虚幻的世界里。
  
尽管在2006年底,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依法查处非法“网络电视台”有关情况的通报》,宣布取缔了7家网络电视台,但至今大陆网民是能看到YOUTUBE的。其中有两个自称中国男孩的大学生,在 YOUTUBE上发布了一系列“咪嘴”激唱,他们夸张的表情让人捧腹大笑,其节目“后舍男孩”还上了YOUTUBE排行榜的前九名。
  
经济学者何清涟认为,北京当局管制网络电视,就好比“猫捉老鼠”的游戏,无论中共政权如何“加紧控制”,网民总会想办法“突破封锁”的。言论自由是中国宪法赋予人的权力,任何管制新闻的法规,实质都是违反宪政的非法规定。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新闻研究院中国网络研究项目主任萧强认为,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互联网更安全、更有效,网络大大削弱了官方对言论的控制。在他看来,这是在中国结束意识形态控制的一个开端。
  
动态网公司总裁Bill夏对新纪元透露,尽管中共严密封锁网络,但每天仍有几十万大陆网民,通过动态网技术,阅读海外中文网站的信息。Bill介绍说,动态网技术很简单,大陆网民只要用国外免费信箱,如HOTMAIL, GMAIL等,给[email protected]发个空白电子邮件,十分钟内就会收到一个动态网址,用这个地址上到因特网上,下载一些突网软件,如火凤凰……等,从此以后就能安全上网,警察再也无法监视你的电脑了。
  
据美国哈福大学调查发现,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网络警察封锁最严厉的是大纪元集团在2004年底推出的九篇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以及由此引发的三退(退党、退团、退队)信息。尽管如此,《九评共产党》却在短短一个月内被大陆网民下载了30万人次。
  
前不久,一则劝人三退的电视短片出现在YOUTUBE上(http: //epochtimes.com/gb/6/12/12/n1553706.htm),一两周里就有3000多人观看了此片,获悉了目前中国大陆正在兴起的退党大潮。16年前六四屠杀发生时,很少有大陆人知道天安门广场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然而近年随着网络录像的发展,天安门广场上警察抓捕上访群众的画面,很快就传到互联网上,全世界都知道天安门广场上又抓人了,消息封锁不住了。(http: //www.epochtimes.com/gb/7/1/1/n1575980.htm)
  
Bill夏表示,对于实行新闻管制的国家,网络电视的发展具有更大的意义,因为目前中国网络警察能监控的主要是文字,而对于视听信息的录像、广播、图片等,则难于实施有效的监控,这无疑给中国民众带来了一道福音。

网络媒体的个性化和小众化
  
Bill夏还介绍说,大公司对资讯的垄断已渐成为过去。人们越来越能摆脱政府、财团对媒体资讯的控制和影响,每人都可以通过获得最原始的信息来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此外,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互联网成为一个以人为本、体现个体价值的平台。
  
近年来的论坛、博克、网络电视的兴起,为网络用户拓展了个性化的空间。以博克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路资讯中心”调查显示,2002年博克(blog)概念被引进中国后迅速发展,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克空间逾3千3百万个,作者超过1千7百万人,4年里博克增长了30多倍。
  
据悉,超过8成的中国网民成立博克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心情”,同时超过6成的网民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数据反映出,中国博克主要是为了传播个人观点,个人媒体的角色日渐清晰。
  
华府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对新纪元表示,WEB2.0诞生后,个体凭藉网络发挥力量的力度越来越大。上次美国民主党开党代会,到现场采访的有5000多名记者,其中传统媒体,比如报纸、电台和电视台的记者只占一半,剩下的一半是个人博克网的作者。这些记者谁也不敢轻视他,说不定他个人的博克读者量比一般媒体还强呢。
  
伊拉克战争时有个工程师,他从英国留学后回到伊拉克,由于战争他无法上班,每天他就在博克里写日记,比如今天看到一颗炸弹落在临街的房屋上,今天市场上商品价格如何,老百姓在谈论什么等,他每天流水账似的记录着,结果每天吸引了200多万人阅读,比许多大媒体的读者群都多。
  
网络的发展带给传统媒体的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以前是大众媒体,媒体信息是给大众看的,现在不同了,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当代媒体进入了更加分化、瓦解和重组的时代,有着相同点的人群走到了一起,于是有了媒体的小众化或分众化。
  
《时代》评委认为,“互联网是令数百万人作出的小贡献集中在一起的工具,也是令这数百万人变得重要的工具。 Web2.0带动的网络新世代出现,使你我他不光接收资讯,还能贡献信息,大家互相无偿地帮助,就使多数人从少数人那取得了资讯的发布权,传播权和分享权,他们这样做,其实就改变了这个世界。”

世界发展了一圈又回到原地
  
媒体世界正面临着特权的瓦解与分化,人们把新闻记者称为“无冕之王”,现在人人可当“无冕之王”。在信息泛滥的今天,人们的困惑不再是缺乏信息,而是用哪种“原则”和“信念”处理和看待爆炸的信息和众多的不同观点,同样的新闻事件,若用不同的观点来呈现,几乎能够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没有正确看待世界的原则,人类正在信息爆炸中迷失,并日渐焦虑。
  
当代一个媒体办得好坏,不是看它如何平衡报导,而是看它能否为读者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新观念、新方法,以帮助受众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
  
对大众而言,面临鉴别和选择。
  
如何突破“看到的就是你想看”这个怪圈呢?特别是那些从意识一元化的国度里走出来的戴有色镜的人们,或那些从波特金村的乌托邦式幻觉中走出来的人,如何摆脱过去被人操纵的观念,客观真实地认识世界呢?
  
未来学家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他著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中预言世界将在信息时代变得越来越融合,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人们在痛苦和迷失中将打破国界,寻求合作,不同文化、宗教、种族、血缘的人都会彼此和睦的分享人类共同创造的物资和精神财富。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2005年出的《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具体讲到了全球化的三阶段,他认为,在全球化的世界舞台里,大家都是平等的,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谁也不能居高临下的控制他人。
  
弗里德曼认为,第一波全球化是国家的全球化。从1492年至1820年,强国为了掠夺别人的资源,比如西班牙人到了北美新大陆,葡萄牙占领了东亚,英国殖民了印度,这一轮全球化将世界从“大号”缩到了“中号”。
  
第二波是公司的全球化。从1820年到2000年,跨国企业为了市场和劳动力而实施的全球化,让世界从“中号”缩到了“小号”。 第三波全球化主要是个人在网络的辅助下的全球化。从2000年开始,进入全球化3.0时代的地球村,从“小号”被进一步缩小为“极小号”。
  
从国家行政疆域的扩展,到公司架构的广域化,最后到个人和团体参与的无边界,媒体也一样,在螺旋式的发展一圈之后又回到了个体时代。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世界发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了原地,个体人的人本因素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人类又回到了以个体为主体的原始时代,而个体寻求的信仰原则在人生中的主宰作用在迷失之后又凸现出来,人类不得不面对远古以来一直寻求的生命来源、目的和宗教原则等本质问题。
  
没有对世界的原则和信念,就没有处理和选择日益爆炸信息的能力。你或者在泛滥的信息和看法中崩溃,或者在正信的原则之下有能力走出来,驾驭自己不随波逐流。

让复杂变得简单,回归生命的本质。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