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良专栏】夏之盛典 ─ 端午节

作者:张羽良 发表:2007-06-17 21: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年过半,如日当中,又到了端午节。除了品嚐各式粽子的美味之餘,对於这个属於古老中国的仲夏盛典,还让人想起些什麼?若不是韩国人在2005年将「江陵端午祭」成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认定为世界文化遗產,刺激了沉睡百年的「东亚睡狮」,会不会连端午节这样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也随著时间流逝,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慢慢退出记忆,最终演变成不可考的传说?

这一切绝非危言耸听,自从中华古国被中国共產党统治,便极具用心地实施了一连串有计画的摧残中华文化之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祇不过是这个暴力涌浪的一个顶峰,真正能续推涌浪前行的动源,还在於简化了形音义兼具的正体中文字。联合国将从2008年开始以简体字完全取代正体字作为标準中文,更将这股险恶的涌浪推向了正统中华文化与文字的最后保留地 ─ 台湾。

中共政权当年的简化汉字,表面上是以正体字读写困难为理由,说大陆文盲多,教育普及不易,因此必须简化汉字。但真正原因一如文化大革命一样,是想将中国文字传承文化的功能和与其连结的中华文化一起连根拔除,让下一代中国人首先失去了阅读古书的能力,进而失去观古鑑今的能力。                                                                                                                  

事实上,在中共建政以后出生的大陆中国人,许多已经连中共建政前的报刊与书籍都没有办法阅读,更别奢谈对数千年中华文化做深入的研究、维护和传扬了!     韩国「江陵端午祭」成为世界文化遗產祇是一记警醒的雷音,世人若普遍学习了简化字,势必无法和中共建政前的中华文化接轨,而误以为中共的党文化就是中华文化,若真如此,那将是正统中华文化敲响丧鐘的开始。
                                             
端午定名

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尤其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早自周代的时候,五月五日就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以艾草配掛在身上,或者以香蒲叶烧热水洗澡,来达到避邪和防止疫病缠身的作用。

唐朝以前的「端午」并不是专指五月五日,那时人们把每一个月的初五,都称为端午。洪迈《容斋随笔》有言:「唐玄宗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张九龄上大衍历序云:『月仲秋,日在端午,然则凡月之五日,皆可称端午也。』」唐以后这种用法就少了,可见端午专指五月五日,是唐以后的事。

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重午或重五。一说唐明皇八月五日生,宋璟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是以午为五也,唐代四大名相之一的宋璟为了避「五」的字讳,便将端五改为端午;另一说则指自先秦至两汉,五月节的日子年年不同,但都定在第一个午日,「端」是「初」的意思,「端午」之名由此而生。

端午节别称

端午节的名称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别称最多,堪称节日别名之最。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月。」 
端午又称为「浴兰令节」,这个典雅的名称来自「蓄兰沐浴」的端节礼俗。《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夏小正》云:「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由此可知,古代採兰沐浴以袪除邪毒是端午节的一大盛事。

宋代称端午节为「天中节」,因为端午已近夏至日,民间认为过了端午才是夏天的开始。此时,天气炎热,蚊虫孳生,百毒齐出,很容易发生传染病,古人就用「天中五瑞」: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

明朝在北京一地,以端午为「女儿节」。《宛署杂记》记载:「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寧,因呼为女儿节」然而此一习俗似乎仅见於北京。

民国成立以后订端午为「夏节」,另外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又订「诗人节」。道教则称此日为「地腊节」,此外还有五月节、午日节、龙日等称呼。 

端午节起源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关於端午节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一是流行久远的传统观念,认为端午节源於纪念屈原;二是端午正逢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有学者据此推测是源於对恶日的禁忌;三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起源於吴越民族对龙的崇拜;四是说端午节源於夏至。

为了配合节气的运行,端午节融进了夏令饮食、服饰、禁忌等风俗。周处《风土记》云:「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与夏至同」。端午吃粽子的饮食习俗在汉代并无特别的纪念意义,只是当作一种时令食品而已。俗有「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之谚,意指吃过粽子才能收起冬衣。

自汉朝末年起,端午节才逐渐由夏至节令、风俗禁忌演变为祭奠有关的歷史人物,其中流传最广、影响力最大的是纪念大文学家、爱国诗人屈原,此外还有纪念东汉孝女曹娥、吴国忠臣伍子胥等说法。从南北朝统一之后,中国的南北节俗趋向统一,端午节祭奠屈原正式由楚地而远播全国。

闻一多在《端午考》一文中又指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 - 竞渡和吃粽子, 都和龙有关。闻一多推测,端午可能最初只是长江下游吴越民族的节日。自古相 传,吴越是断髮文身之国,其断髮文身的目的是「象徵龙子」,以避免伤害。《汉 书。地理志下》应劭注:「(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髮,文其身,以像龙子,故 不见伤害也。」闻一多的结论是,端午的发端应该是一个龙的节日。

看中国首发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