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专栏】牛肉面限价风波的背后说明了什么?

作者:天人 发表:2007-07-15 02: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最近,一场有关兰州牛肉面限价的新闻在大陆各大媒体闹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请看新闻事实:据《新华网》兰州7月11日报道:牛肉面是兰州一种特有的食品,很多兰州市民的早饭或者午饭的主要内容就是牛肉面。浓浓的牛肉汤、细绿的蒜苗香菜,特别是筋道的面条和充足的分量,是兰州牛肉面的主要特点。然而,近日部分市民在进入一些牛肉面馆消费时,却直观地发现部分牛肉面的分量起了变化。“最近总觉得有时候吃面吃的不太饱。”11日一大早,在兰州市滩尖子附近的一家牛肉面馆,在兰州雁滩家具市场上班的苗惠惠说。她说,最近一段时间确实感觉面的分量有变化,不是像以前那样经常会吃得很饱,而且感觉牛肉的多少也有些变化。

而这一切都源于兰州市物价局等部门近日联合兰州市工商局、质监局、卫生局和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等五个部门,出台正式文件,根据经营环境,技术力量,服务水平和饭菜质量等,把该市的牛肉面馆(店)划分为特级、一级、二级、普通级等四个级别,并限制每个级别的最高售价。其中,普通大碗装牛肉面被限制为2.5元一碗,小碗为2.3元一碗。但是,随即有人开始担心:价格被限制住了,牛肉面馆会不会在分量上做文章呢?

从10日开始,记者走访了兰州部分牛肉面馆。采访中发现,在一些品牌相对较大的金鼎、马子禄等牛肉面连锁店,认为牛肉面分量有变化的顾客较少。而在一些店面较小牛肉面馆消费的顾客,则有相对较多顾客认为最近牛肉面的分量确实在减少。兰州市中山宾馆附近的一家牛肉面馆老板坚称自己店里不会在牛肉面分量上偷工减料。但他表示,现在面粉、牛肉、食用油以及辅料、人工等的成本都在增长,如果确实难有利润,那么要么关门,要么就要想办法“把超过承受能力的成本消化掉”。

持续关注兰州牛肉面行业发展的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超英表示,“限价”带来了一个成本的转移问题。政府把最高价格限制住了,如果成本接近甚至高出售价,牛肉面馆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转移成本的方式就是在面的分量和质量上做文章。这样,实际上限价的成本转移到了消费者身上。

市物价局工农业产品成本调查队对兰州市部分牛肉面馆进行了最新调查。调查涉及了兰州市城区12家有代表性的牛肉面馆,每天的销售数量为7545碗。根据调查数据测算,每碗牛肉面的所有成本在2.19元左右。他说:“牛肉面是一个微利行业。每碗0.3元左右的利润,已经能够保证牛肉面馆的正常发展。”

据了解,从2006年以来,兰州市区内的牛肉面馆、店连续两次进行价格调整,分量较多的大碗分别从2.3元调整到2.5元、又从2.5元调整到3元。由于很多兰州市民习惯于把牛肉面作为早餐和午餐,因此,在6月16日进行最新一次价格调整后,社会反应强烈,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对牛肉面价格进行干预。

于是,兰州市物价局便“顺应民意”,牵头制订了牛肉面的“法定”价格。他们认为:“牛肉面与民生密切相关,政府应该管。”而市民们也异口同声地表示:“政府做了一件大好事儿!”(见《兰州晨报》7月9日报道)并且,兰州市物价局口口声声说,根据调查,近期兰州市牛肉面的涨价幅度达到20%,而原料的涨价幅度没有这么高,所以牛肉面涨价“过高”,应该限价。在兰州市物价部门看来,某种产品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价格调整应该是同步而且同幅的,而且它们清楚地知道商品的成本、利润乃至供需状况……既然如此,一切都可以计划好嘛,还搞什么市场经济呢?政府总觉得自己比市场“聪明”,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留给大陆人最大的教训,也是大陆决心实行市场经济的直接原因,可是现在出现的限价行仿佛又踏上了过去的老路。

那么,限价对百姓来说真是一件大好事儿吗?限价之初,可能会有一些好处,能起到一些“压制”作用,但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大大的不妙。众所周知,大陆餐饮业的利润率应该在50%之间,俗称“对半利”。而快餐店由于它的装修成本以及人工服务可以简单化的原因,利润率可以下降一些,约30%至40%的样子。可是,兰州物价局在明知每碗牛肉面的成本在2.19元左右的情况下,偏要硬性规定经营者只能取10%多一点的利润,大家想,哪个面馆受得了啊?10%的利润空间,如果是搞商业批发,那真是求之不得,但要放在餐饮业,那只能喝西北风了。开饭馆不同于别的行业,人吃马喂、灯油火耗,一切几乎都需要纯手工制作,还有餐后服务等,而如今大陆面粉涨价、牛肉涨价、食用油涨价、人工涨价,就连辅料——辣面也涨价,您说,老板他能不提高售价吗?他总不能赔本做生意吧?这本来是极其自然的市场自我调节行为,没成想,物价局不干了。说起这个物价局,没在大陆生活过的朋友可能摸不着头脑。比如在美国,你一碗面卖100元,如果有人买,那就是市场认可,消费者愿意当“大头”;可要是没人搭理你,你趁早降价或者关张,不会有什么“物价局”蹦出来干涉你。而在大陆,物价局这个名号听起来挺唬人,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局级,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得人心的现在,越来越像一个摆设,养了一帮闲人白拿工资。

最近,面对来自各方面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兰州市有关方面开了一个新闻通气会,说给牛肉面限价是为了“民生”。哈!多“美丽”的词语啊!言外之意就是为了给百姓省钱。可是,我们不禁要问:你们真要有那份“好心”,怎么不给房价“限价”?难道房价就不关乎“民生”吗?据兰州民众反映:现在兰州的房价已位居西北五省之首,仅次于西安,比成都都高。如果房价大幅度降下来,牛肉面涨到5元又如何?还有居高不下的药价和学费,哪头轻哪头重,难道“老爷”们分不清吗?退一步讲,就算按照“与民生密切相关,政府应该管”这一“真理”,那么大米可以限价、面粉可以限价、猪肉可以限价、蔬菜、食用油、服装等都可以限价……这样下去,还有什么不能限价呢?

我们知道,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及至推行市场经济屈指算来已快三十年了,但至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行政权力迟迟没有退出市场。政府职能转变的效果不明显,主要原因也在这里。权力退出市场为什么如此迟缓?权力对市场的“留恋”当然是主要原因。在市场环境中,权力寻租的机会比比皆是,谁会心甘情愿地退出呢?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民众的“挽留”。每当市场中出现一些波动而让民众觉得难以接受时,呼吁政府出手的呼声就会响起:房价涨了,有人呼吁政府干预房地产市场;医药价格涨了,有人呼吁政府干预医疗行业;副食品价格涨了,有人呼吁政府干预副食品市场……行政权力对市场本来就恋恋不舍哩,这样一来,留恋市场反而成“顺应民意”了——顺水推舟,何乐而不为呢?

由此可见,“限价”之风是一股市场的“逆流”,它终究要被商品大潮所吞噬。因为,面馆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可以在面里做些文章。就像一位朋友报怨道:我把碗翻腾了一遍也没找到像样的肉丁,全是肉沫。而且,面条也少了,汤见多了。“政府竟然细微到直接去干预拉面的价格,这是典型的向计划经济的回归。”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边说边感叹“太可笑了”。她分析说,餐饮业早就市场化了,价格早就放开了,拉面涨价与否应该由市场供求去决定。拉面价格上涨了,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供应多了,价格自然会下降,这就是市场自然调节的过程。“政府只能管质量,不能管价格。”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也发出了同样的质疑:“限价后的拉面质量下降怎么办?”是啊,兰州市政府总不能把拉面的面条分量、牛肉的投放量与汤的配比度以及口味做一个细致的量化标准吧?果真那样,兰州市政府还不如干脆把全市的拉面馆统统收购,改为国营直属得了。
最后,我们不禁要问:在共匪鼓吹的“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干预——这只对市场“看得见”的宏观调控之手到底应该伸多远呢?顺便提一下,今年3月,广州市市长曾称住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建议市民暂时不要买房,称广州的房价会降下来。本来,政府应无戏言,可房价的一路高歌已经让广州市长的“军令状”落空了,也让持币观望的市民后悔不已。所以说,与其说政府言而无信,还不如说政府管得太多,做了不该做的。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原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