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少食素食观和豪门铺张猎奇风气

发表:2007-09-06 05: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饮食文化是每个民族最广泛的风俗习惯和最基本的文化素质的体现。饮食文明是饮食文化的核心价值及其发展的方向,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素质进步的标志。其远古的痕迹就同胎记一样流传下来。

我国的饮食文化既古老又丰富。神农氏尝百草,药食同源,开创了古代先民利用自然界植物资源的先河。先哲孔子的有关言论对后世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巨大。《论语》“乡党篇”中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名句传诵最广,争议也最多。一般解读为“食物不嫌精,魚肉不嫌切得细”。但此解与《论语》中其它有关论述截然相悖。后儒们根据文字学的厌餍相通的解释,餍字意为过饱。于是解读为:“食物不宜过精,鱼肉不宜过细”。本人重新断句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意思为饭食不宜过饱,吃得少而精,魚肉不宜吃得过多,但要吃得细心。这有孔子原话:“肉虽多,不使胜食气”为证。《论语》记叙了孔子很多关于饮食观、价值观的论述。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士志于道,而恥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见孔子一贯主张粗茶淡饭,食无过饱的。孔子还提倡饮食卫生:变色的、有异味的、存放时间过长的食物都不宜食用。这种讲饮食卫生的好习惯,两千多年来一直传了下来。孔子的饮酒观,对中华民族后世子孙影响也甚大。子曰:“唯酒无量,不及乱”。就是不要酗酒。这个文明传统使我国每岁寒冬没有洒鬼变冻殍的民族悲剧。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来存在着劳动人民的俭朴、智慧和宫庭豪门铺张、猎奇的两种相对立的风气。某些酒店以燕窝、鱼翅、熊掌、飞龙、满汉全席等烧钞票式的豪筵,堂而皇之的竞相招徕。此种浮华浪费的陋习,毒害了我国健康的饮食文化。西方的饮食观念,讲营养不讲排场。就是英国女王宴请外国元首,也是一个凉菜、一道汤、一道主菜,然后是甜点,水果。西歺实行分歺制。客人把盘中菜吃光,既体现对主人的尊重,主人也感到高兴。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