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如晦,预则祸不生─从历史看当前经济困境

发表:2008-07-18 11: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全球经济风声鹤唳,上周美国两大房贷业者房利美及房地美股价重挫下,衰退疑虑席卷全球,各国股市连日狂跌,投资大师索罗斯甚至警告:「这绝非利空的最后一波,这是我们有生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从年初起,先有前美联储主席葛林史班警告美国已处于衰退边缘,继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史蒂格利兹表示美国经济正面临近80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前财长桑默斯更直指美国经济几已步入衰退,若不立即展开强而有力的政策行动,后果不堪设想。6月连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局长费尔斯坦也承认美国正迈向衰退。

我们认为这些专家不断的警示,意在提醒美国历经10年全球化的调整后,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已出现病兆,若资本市场不加以正视而令股价续扬,其所积累的问题在日后泡沫崩解之日,势将带来更大灾难。从这个角度来看,近期信息充份揭露,让美股得以做适度的修正,反而是有益的,藉此恰可以避免1930年代大萧条的再现。

历经1930年代大萧条后,顾志耐(Simon Kuznets)等经济学家都认为提供充份信息是避免市场崩溃的最好方法,反之,掩饰经济困境,过度美化经济统计,长期而言无异于置国家经济于险境,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发生正是信息不足所致。

翻开经济历史可以发现,美国经济在1929年达到空前荣景,但历经10年的繁荣,美国其实已是强弩之末,隐忧重重,但多数经济学家却在各种场合颂扬美国经济已迈入一个绝无终了的繁荣时期,他们给这个经济荣景起了个新时代(new era)的名字,甚至1929年10月底股市崩盘前夕各大报仍对经济情势一片看好,华尔街日报头版标题:「相关人士都认为景气非常健康」,但如此乐观的消息却难敌市场的悲观预期,在黑色星期一美股暴跌后,美国工厂相继倒闭,美国经济连四年下跌,失业率升逾20%的空前绝后水平。

反观近50年全球虽多次发生经济危机,但由于危机发生前,相关报告预为警示,使得经济结构得以提前调整,而免于再出现类似1930年代的灾难。1987年美国名经济学家巴特拉(R.Batra)出版「浩劫一九九○」一书,意在提醒景气循环30年的循环周期,在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下,极可能于1990年陷入大萧条。

巴特拉的预言引起极大的震撼,这个预言在1987年10月美股大崩盘后,令各界刮目相看,所幸各界如履薄冰的因应,使得美国经济只历经小小波折,旋即复苏,1987年至1990年美国平均经济成长率仍达3.2%,巴特拉的预言并未实现。

再如1997年秋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之初,多数经济学家警告:「日本将进入前所未见的衰退」,韩国大报标题更写着:「国家破产」,多数专家认为韩国家经济已非短期所能改善,但一年后韩国经济即恢复成长,1999年至2002年平均经济成长率高达7.5%,人均所得由风暴当年不到7千美元升至目前逾2万美元。

由1930年迄今,全球面临无数的经济危机,但皆履险如夷,没有再出现1930年代的经济大恐慌,主要原因在于二战后总体经济数据、金融市场的统计已能实时发现问题的所在,加上经济学家能提前警示,遂使得许多结构性问题得以提前调整,而免于病入膏肓,形成总体经济的动乱,这是可喜之处,惟历经次贷风暴事件可以发现,我国政府统计及对全球金融信息的掌握,仍有极大改善空间。

旧约圣经曾以挪亚造方舟得以逃过一场洪水浩劫警示人们面对大自然变化,应掌握信息提前因应,中国人也有句话说:「先患虑患谓之预,预则祸不生。」在全球经济风雨如晦的今天,政府提供正确实时的信息,显然要比护盘及信心喊话更为重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工商時報/ 社論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