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的近忧与远虑

发表:2008-07-25 22:2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过去十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政府和学者们对于经济的整体判断是相当乐观的,所以经常听到的是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五十年,中国经济将会如何如何,而对眼前的困难和难题却并未感到莫大的忧虑。

从2007年年底开始,有关经济的近忧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先是对经济过热或过快增长以及流动性过剩的担忧,到2008年上半年,对于流动性过剩的担忧已经转变为对通货膨胀水平持续上升的担忧。

这种担忧当然是有根据的。统计局的最新统计,上半年中国GDP增长10.4%,比2007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其中,首季度增长10.6%,环比回落0.7个百分点,比同钺回落1.1个百分点;第二季度增长 10.1%,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比同期回落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也在回落。5月和6月,CPI比同期涨幅环比分别回落0.8个和0.6个百分点,CPI环比分别下降0.4%和0.2%。

GDP增长速度有所下降是符合政府宏观调控意图的,虽然全年GDP增长下降到8%的可能性不大,但力图回归到一位数的增长率,至少反映出中央政府不希望经济过热或过快增长的谨慎态度。根据分析和判断,2008年全年GDP增长大致会在9%左右,否则不足以抵御趋势难降的通货膨胀压力。

虽然5、6月CPI略有下降,但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了7.9%,通胀总体水平依然偏高。政府当然希望经济能够长期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和3%以下的低通胀和4%以下的低失业率,但是这毕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期。从近两年的实际情况看,过去十年里经济高速增长,而物价水平和工资水平均保持极其缓慢的微升状态,实在是一种非常态。可以说,已经积聚很久的通货膨胀压力总要有一定程度的释放。

中国的通货膨胀当然不能说与外部世界毫无关系,但也绝非什么"输入型通货膨胀",把通货膨胀的成因推给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国际上有些人把中国说成是通货膨胀的输出国一样荒唐。中国经济的近忧至少还包括对出口贸易的过度依赖,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点依然是不断上升和扩大的境内需求。

中国经济的远虑首先是能源危机,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能源储备、生产能力和加工能力远远不能满足长期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其次是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如果在近十年里不能在专利发明、知识产权和创新能力方面有重大转变和突破,很可能会错失最有利的跃升时机,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将会出现整体下滑。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中央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