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的艰难转身民企几乎溃不成军
发表:2008-10-05 22:21
几十年来,浙江的民营经济表现顽强.在历次调整中,它们总能以合法或非法的方式保护自己,通过自救找到生存路径.但如今,他们却表现得似乎溃不成军,惊恐地向政府呼救.
是个好消息,但更多的时候似乎是个坏消息-已经过完最酷热的夏天了,温州往年常见的拉闸限电再也没有出现.
在最后的酷热消退前,温州商人们难得消停下来的脚步,在夜色中变得缓慢.在最著名的诗岛江心屿畔,瓯江两岸灯火朦胧妩媚.新改造的最高档的娱乐街区霓虹依然闪烁,光华照人.
但大家已无心欣赏.
温州千家企业停工半停工或倒闭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
白墙,空旷的厂区,紧锁的厂门,车间里散落一地的器具原料,三三两两留守的看守人员,工业园区里无精打采的卖水果和饮食的小贩,天一亮,真实景象就展示无遗. "很多工厂都停工了."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个夏天,远远超过了年初所能想象到的困难.
从温州沿海岸线往东北方,或直接北上,在台州,在义乌,在宁波的慈溪,宁海,绍兴的嵊州以及柯桥轻纺城,萧条宛如不能闭闸的水龙头,一泻千里.
浙江的工业经济正"处于紧运行状态"中, "企业负重前行"浙江省经贸委7月份的一份工业经济分析报告用少有的口吻这么写道.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前五个月,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1%,增幅则大幅度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 "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发展趋势严峻."报告悲观地说.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比一季度增加2.1个百分点.
"鞋都"的凋零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
出温州城,乘火车西行,铁道两边硕大的鞋厂随处可见, "中国鞋都"的招牌每隔一段距离都在提醒着曾经创造的传奇-在温州制鞋业最鼎盛时,这里生产了全世界40%的鞋,其中60%出口国外.
但现在,在鞋材,鞋革和制鞋厂遍布的仰义工业区,停工潮席卷了整个园区.很多厂区里只剩下看守人员,他们挂着沮丧的面孔,闲散得无所适从. "根本活不下去了. "前温州鞋材协会会长,好霸鞋材董事长林锦标说.由于原材料价格飙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利率调整,劳动力价格上涨,物流费用上涨的原因,利润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
一个十多元的鞋底,以往还有1元左右的利润.在成本增加的冲击下,已几乎被全部抵消. "以前净利润5%,现在1%都算好的了."订单不是没有,是不敢做. "林锦标说,他的工厂一楼, 5条生产鞋底的生产线已全部暂停.
因为铁价提高,制作鞋底的模具费,从2000涨到了3000元每件;油价上涨,鞋材的一吨原料要增加3000多元(鞋材的原料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喷光油也贵了,每双鞋以前要8毛,现在最少1.5元;当然,还有运输费也上涨了.
与此同时,工人工资也在上涨.前几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的杂工底薪是850元,现在则要1200元.林锦标的对策就是减少合同工人的数量,从鼎盛时的一百多人,减少到了五十多人. "我们只能少招一点工人,少接几个单子,保证已招到的队伍稳定."
但即使不开工,光是工人的底薪也足以压垮一个没有准备的小企业.林锦标介绍说,他知道的一家规模大一点的制鞋企业,仅工人工资一项,一个月的支出就是一百多万.而温州最大的鞋企拥有员工大约20,000人,每月要支付工资数千万元, "要是三个月没单子,根本没法活."
人民币升值加剧了困难.外贸订单多以美元计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近10%,如果是一年前签下的单子,现在完成后已利润全无. "不亏钱已算不错啦. "林锦标说.
环保控制措施也是一个因素.林锦标说,同在仰义,一百多家为鞋企提供鞋面皮革的企业,由于无法承担控污成本,已全部关闭.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
大面积的萧条,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 "即使是外贸单子,都有欠款.韩国人欠我们一百多万,三个多月了还没还."林锦标正在为自己三百多万的应收款发愁, "工厂老是垫资金,根本垫不起."
大部分人已抛弃了制造业的主业.一位鞋业老板以厂房和住房做抵押,贷款6000万,全部拿到四川去投资房地产.林锦标认为,这是无奈之举, "如果借款扩大生产,就是恶性循环. "
是个好消息,但更多的时候似乎是个坏消息-已经过完最酷热的夏天了,温州往年常见的拉闸限电再也没有出现.
在最后的酷热消退前,温州商人们难得消停下来的脚步,在夜色中变得缓慢.在最著名的诗岛江心屿畔,瓯江两岸灯火朦胧妩媚.新改造的最高档的娱乐街区霓虹依然闪烁,光华照人.
但大家已无心欣赏.
温州千家企业停工半停工或倒闭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
白墙,空旷的厂区,紧锁的厂门,车间里散落一地的器具原料,三三两两留守的看守人员,工业园区里无精打采的卖水果和饮食的小贩,天一亮,真实景象就展示无遗. "很多工厂都停工了."温州市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说,这个夏天,远远超过了年初所能想象到的困难.
从温州沿海岸线往东北方,或直接北上,在台州,在义乌,在宁波的慈溪,宁海,绍兴的嵊州以及柯桥轻纺城,萧条宛如不能闭闸的水龙头,一泻千里.
浙江的工业经济正"处于紧运行状态"中, "企业负重前行"浙江省经贸委7月份的一份工业经济分析报告用少有的口吻这么写道.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 2008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2%,增幅与去年同期相比回落5.5个百分点;前五个月,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4.1%,增幅则大幅度同比回落17.8个百分点. "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发展趋势严峻."报告悲观地说.
温州市经贸委7月初的一份调查显示,在温州31个工业强镇和开发区15,521家中小企业中,目前停工,半停工和倒闭的企业达1259家,占调查总数的8.1%比一季度增加2.1个百分点.
"鞋都"的凋零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
出温州城,乘火车西行,铁道两边硕大的鞋厂随处可见, "中国鞋都"的招牌每隔一段距离都在提醒着曾经创造的传奇-在温州制鞋业最鼎盛时,这里生产了全世界40%的鞋,其中60%出口国外.
但现在,在鞋材,鞋革和制鞋厂遍布的仰义工业区,停工潮席卷了整个园区.很多厂区里只剩下看守人员,他们挂着沮丧的面孔,闲散得无所适从. "根本活不下去了. "前温州鞋材协会会长,好霸鞋材董事长林锦标说.由于原材料价格飙升,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利率调整,劳动力价格上涨,物流费用上涨的原因,利润空间正被进一步压缩.
一个十多元的鞋底,以往还有1元左右的利润.在成本增加的冲击下,已几乎被全部抵消. "以前净利润5%,现在1%都算好的了."订单不是没有,是不敢做. "林锦标说,他的工厂一楼, 5条生产鞋底的生产线已全部暂停.
因为铁价提高,制作鞋底的模具费,从2000涨到了3000元每件;油价上涨,鞋材的一吨原料要增加3000多元(鞋材的原料主要是石油化工产品);喷光油也贵了,每双鞋以前要8毛,现在最少1.5元;当然,还有运输费也上涨了.
与此同时,工人工资也在上涨.前几年,没有任何技术要求的杂工底薪是850元,现在则要1200元.林锦标的对策就是减少合同工人的数量,从鼎盛时的一百多人,减少到了五十多人. "我们只能少招一点工人,少接几个单子,保证已招到的队伍稳定."
但即使不开工,光是工人的底薪也足以压垮一个没有准备的小企业.林锦标介绍说,他知道的一家规模大一点的制鞋企业,仅工人工资一项,一个月的支出就是一百多万.而温州最大的鞋企拥有员工大约20,000人,每月要支付工资数千万元, "要是三个月没单子,根本没法活."
人民币升值加剧了困难.外贸订单多以美元计价,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近10%,如果是一年前签下的单子,现在完成后已利润全无. "不亏钱已算不错啦. "林锦标说.
环保控制措施也是一个因素.林锦标说,同在仰义,一百多家为鞋企提供鞋面皮革的企业,由于无法承担控污成本,已全部关闭.
一些企业开始迁徙,宁愿停工去内地再办新厂.在温州的各大媒体上,有关厂房或生产设备"求租"的信息,现在已全部换成了"转让."原来租金25元一平方米的厂房,现在6元都租不掉. "
大面积的萧条,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 "即使是外贸单子,都有欠款.韩国人欠我们一百多万,三个多月了还没还."林锦标正在为自己三百多万的应收款发愁, "工厂老是垫资金,根本垫不起."
大部分人已抛弃了制造业的主业.一位鞋业老板以厂房和住房做抵押,贷款6000万,全部拿到四川去投资房地产.林锦标认为,这是无奈之举, "如果借款扩大生产,就是恶性循环. "
来源:南方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 像渐冻症般走向死亡 根由不在习近平个人(图)
- 凤眼果(组图)
- 如何面对孤独?夏目漱石给出心灵良药(图)
- 穿越时空 焦孟不离 杨六郎智收猛将(组图)
- 【贯明专栏】金针花飘香在花莲六十石山(组图)
- 从星星初心到爱的回归 永远的《小王子》(组图)
今日重点文章
更多重点文章

72小时热门排行
- 深圳-中国的"红灯"首都 (图)
- 胡锦涛公开严肃谈三鹿 奶业老板当场冷笑以对
- 高僧圆寂19天仍存体温 震惊医学界(图 )
- 官媒删掉温家宝讲话政治改革内容(图)
- 百幕达之谜已找到线索
- 三鹿算什么?看看这个!(组图)
- 雷!武汉街头由乱到治 竟靠这小小绝招(组图)
- 长沙70个公安围殴杨氏家族 6伤1命危(组图)
热门标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时代漫谈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黄清
- 李唐风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马新宇
- 马来启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徐沛
- 邓正梁
最新文章
- 外星文明古墓出土?国王与巫师的陵墓(图)
- “中秋5不送 送了事难圆”指哪5不送? 别犯忌讳(组图)
- 甚至习近平最亲近的人都无法避免突然失宠(图)
- 习近平的攻台意图(下)(图)
- 程晓农:二十一世纪美中关系的新特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