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铮:“地狱烈火”熔炼澳洲精神(图)

作者:曾铮 发表:2009-02-26 20: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墨尔本《时代报》网站首页上关于火灾的报道。
点小图看大图

2月7日那个周末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山火震惊了全澳,也震惊了世界,这场被称为"地狱炼火"的大火灾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媒体的相关报道自然也铺天盖地。

这场“地狱炼火”烧起来之前,谁也未曾想到的会造成这么大的生命的损失。火灾后两天,当人们知道死亡人数已达100多,超过了1983年被称为"灰烬星期三(Ash Wednesday)的75人的死亡人数时,就宣布这是澳大利亚有史以来最惨重的自然灾害。警方估计,最终死亡人数会超过300。

此次森林大火受灾面积达2200多平方公里,750多所房子被毁。5000多人无家可归,两个小镇全部烧光,就象从地图上被抹去一样。火灾过后的景象有如“核爆后的广岛。公路上到处都是动物尸体。”也有人把它跟911恐怖袭击相比,并称此次事件比巴厘岛的恐怖爆炸更可怕。

很多人不能理解: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通讯发达、信息通畅、气象预报的技术先进,有成千上万的消防队员和志愿者,同时还有多套严密的山火紧急应对方案,怎么会死这么多人?

应该说,是一系列的因素促成了这次“完美风暴(perfect storm)”。最主要原因是连续的高温、突然改变的风向和高达每小时100-120公里的风速。今年维州的气温创下150年最高值,火灾当天更达到46.4摄氏度,个别地方甚至出现48度的高温。

其实在2月6日星期五,维州州长就发出警告,说澳大利亚可能会遭遇史上最严重火灾。但人们还是未曾想到最后情况会严重如许。一直到2月7号中午,虽然大火在一些地方烧着,但因为那些地方的人们有所准备,所以除了房屋损失外,没什么人员伤亡。当时很多人在想,这次火灾可能很快就会过去。

但是到了下午三点,风向突然变了,携着山火的疾风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势头扑向原来准备不足的地区,并吞噬着所经之处的一切。

一位名叫Gary Hughes的幸存者写道,7日下午,他在位于墨尔本东北圣安德鲁斯山上的住所观察远处火势。当时,他确信看到的浓烟离自己很远。但突然间,西北方一公里远的地方出现火苗和浓烟,火势藉助风势向他袭来。为了预防当时觉得“可能到来”的火情,他到屋外启动消防泵,准备喷洒屋子外围增加湿度。但这时,他吃惊的发现大火已经达到门前的小牧场。尽管草地已被剪短以防大火蔓延,但火舌依然贴着地皮加速前进。

休斯说,“大火来得就像一列失控的列车,第一分钟你还在做准备工作,第二分钟你在想你得为保住房子拼命奋斗,而第三分钟,你发现你必须玩出命来才能保命了。”

休斯当时反应很快,在家里两辆车中有一辆已烧着的情况下,迅速将另一辆倒到一片空地,再冒着浓烟冲回房间,将妻女带出,冲进汽车打火后,把冷气开到最大,以在大火经过时为自己创造出一个相对“低温”环境,就这样眼睁睁看着自己和邻居的房屋被大火吞尽。

在大火丧身的,大部分没有料到火会朝自己这个方向烧来,或是来的这么快,因此没有提前撤离。等发现大火来势如此迅猛时,已经什么都来不及了。有的虽然已钻进汽车,却发现公路已被倒下来的树堵死,开不出去,被活活烧死在车里。

在如此惨剧面前,媒体、政府和公众的反应也空前激烈。几乎所有媒体都开设火灾特刊,详尽报道与火灾相关的所有情况,包括人员和财产损失、最新火势、消防和志愿人员工作情况、政府官员的反应、公众的反应、捐款的途径和最新的捐款数字,检讨起火原因、讨论政府是否应对目前的预警系统进行改革、是否应制定强制疏散政策,等等,有的报纸和网站还开设版面,为读者刊登寻人启事,帮助他们与失散的亲人建立联系。

政府方面也在第一时间对灾情做出反应,除了动用军队救灾外,联邦政府紧急拨款1500万澳元救灾,派福利工作人员到灾区发放临时应急资金,帮助灾民度过难关。同时警察局成立了皇家特别小组,专门负责打击纵火犯。

公众方面的反应也非常感人。大批志愿者长时间奋战在救灾现场,未受灾的其它州、大企业、银行、体育界和普通公众纷纷慷慨解囊,在36小时之内,红十字会接到的现金捐款就超过2000万澳元,火灾后的第三天,捐款已经达1.04亿澳元,捐款人数超过6万。很多人在网站上留下很多感人的留言。

火灾还未全部过去,澳洲人就已开始反省在灾难面前澳洲人应如何自处。《悉尼晨锋报》有篇文章,“悲痛的澳大利亚有着坚强的心(Australia has grief on its mind, but strength in its heart to endure)”,就写的非常感人。

文章说,澳大利亚是一个建立在悲痛之上的国家,我们经历过土著人被驱逐、罪犯被流放、世界大战、大萧条、巴厘爆炸、洪水和山火。所有的磨难和考验都拷问着人们的品格。如果说快乐有益于肉身的话,悲痛则开发和强化着人们的意志。世间的财物是可以买卖的,只有生命无价。无论这块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我们依然深爱她。灾难向我们证明:作为澳大利亚人,我们能够携手共度难关。那些无条件的投身到救援之中的消防队员、志愿者、老人和年轻人们,都向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在这样的灾难中,人们学会了敬畏自然,看到了作为人的渺小和伟大。我们会重建被毁掉的、修复被破坏的,同时去宽慰那些破碎的心。一句话,我们的国民品格会在大灾之后变得更加坚强。

总之,在铺天盖地的报道中,没有对灾情的掩盖,没有肉麻的吹捧“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没有任何夸张的煽情。但当你读到记者笔下一个刚刚从大火中一无所有赤着双脚逃出来的年轻人在得到别人给他的一双袜子时蔑视灾难的大笑,你会为这个国度的人民所感动。


2009年2月10日


原载台湾《看》半月刊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