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严厉警告:美正在走向新的金融危机

发表:2009-10-24 11:4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正当美国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迈向复苏之际,一些经济学家发出严厉警告,称目前的联邦财政赤字状况和未来通胀威胁正在埋下新的金融危机的种子。

华尔街日报星期五登载的一篇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阿伦·梅尔泽撰写的文章称,美国正在走向新的金融危机。梅尔泽说,历史上的许多事件证明,货币供应大量增加、预算赤字暴涨和货币急剧贬值的国家,除非进行大规模政策调整,最终必然滑向危机。

梅尔泽指出,市场上有人自我安慰地认为不会出现通胀的想法,是因为传统上的通胀预警信号被美联储近乎于零的利率扭曲了。他说,明年不会有通胀,但是其后的风险是真实的。梅尔泽告诉美国之音说:

"通货膨胀目前不构成威胁,而是两年后的威胁。阻止这个威胁的办法是现在就采取行动。如果等到出现通胀再动手,就很难脱身了。"

梅尔泽在匹兹堡20国集团峰会前就呼吁,美联储应该在今年年底前就开始加息。不过,市场普遍认为,当前尚不存在通胀压力,美联储或将延长目前的利率政策。

除了通胀问题外,梅尔泽强调的另一个威胁则是迅速膨胀的联邦预算赤字。奥巴马政府承认,今后10年美国平均每年有大约1万亿美元的预算赤字。而梅尔泽认为,这个数字显然是被低估了。他说,外国购买大宗美元债券虽然可以延缓危机的发生,但眼下许多国家却都面临填补自身赤字窟窿的难题;指望外国,尤其是中国,在今后10年或更长时间继续增持美元债券实为不智。

华盛顿有影响力的智囊机构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任伯格斯滕近日也投书外交事务杂志,就如何避免陷入下一轮危机提出警告。他说,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必需认识到,巨额国际收支逆差、美元优势、以及伴随着赤字和货币优势的巨大资本流动已经不附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伯格斯滕说,美元作为主导性国际货币的角色,令美国在过去30年间能够轻易融资,同时也累积起巨额的贸易和经常账赤字;而这些巨额外国资本流入导致了低利率、流动性过剩、以及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松弛的金融监管,从而导致当前的这场经济危机。

伯格斯滕强调,失控的健康保险和社会安全开支等因素所导致的政府长期预算赤字增长,将使美国与外部的失衡进一步恶化,进而为又一个危机创造条件。

*政府财政赤字将为下个危机埋下祸种*

澳大利亚智囊机构独立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卡尔林在一份新的研究报告中,更是认为,美国的财政赤字增长趋势可能导致政府破产、资本外逃、汇率危机、以及恶性通货膨胀。

卡尔林的担忧依据的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对联邦预算赤字的估算。这个估算说,根据现行政策,预算赤字近期会有些微下降,但长期看则会失控。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健保费用激增势必导致社会项目支出扩大;到2035年,估计美国政府欠债将占GDP的180%,并在2050年时窜升到320%。

卡尔林的分析认为,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将为下个危机埋下祸种。

然而,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前摩根大通投资银行家道格拉斯·艾略特并不认为当前的赤字状况会导致卡尔林所描述的恐怖景象。他说,

"预算赤字和赤字的增加是个严重的问题。但它演变为恶性通胀和政府破产的机率几乎为零。美国的机制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相当有效。虽然从政治层面上很难削减赤字,但是我们会达到这个目的。"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者梅尔泽也承认,当前经济羸弱时期并非政府削减开支的良机。但是他认为,政府在削减开支方面应当有一个详细的、多年期计划,并制定一个能够限制赤字规模和周期的预算规则。

伯格斯滕也强调,为避免再度陷入金融危机,政府应当即刻、或在经济恢复增长后采取措施,控制健保开支、改革社会安全制度、并实施新的消费税。但是,他说奥巴马政府在长期财政稳定方面做出了口头承诺,但还没有具体的计划出台。

艾略特则认为,奥巴马政府就此做出过多番表述和关注,相信会在这个方面找到妥善的途经。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