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家大陆媒体因户籍社论遭整肃

发表:2010-03-07 00: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共今年人大会议周五开幕,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称,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但当局被指言行不一。据报,中宣部刚下达通知,对媒体一系列议题设立禁区,而日前发起的、13家媒体“共同社论”的北京《经济观察报》高层受到整肃,社长兼总编辑遭严重警告,副总编辑受记过处分,而负责起草该份社论的副主编则被解雇。

大陆当局大举封杀周一曾就户籍制度问题发表共同社论的13间大陆媒体。香港《明报》报导,该13间媒体老总及所属的省委宣传部门都被训话,有部分媒体更收到上级的文件通知,禁止在两会期间采访及报导有关户籍新闻,如果违反会立即查辨,记者亦会被革职。多家参与发表共同社论的报刊主编拒绝接受采访及评论事件。

《经济观察报》总编辑刘坚对自由亚洲电台证实收到有关部门警告,但不愿意进一步评论。他说:“这个不行,不可以,现在已经收到警告了,不能说了,好吧。”陕西《华商报》的主编周怀中,透过秘书拒绝接受采访。她说:“这个我们不能接受采访,我问过(主编)办公室了,没办法接受采访。”

报导又指大陆一些网站接到当局下令,将13家媒体发表的社论、相关的论坛及博客删除,又禁止网站转载。

熟悉内情的北京大学经济学夏业良称,13家媒体社论:“其实来源还是周永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个讲话(内容),他们以为这是户籍改革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媒体这样做了。”

13家大陆媒体,包括南方都市报、经济观察报、重庆时报、都市时报、华商报等,在周一联合发表共同社论,敦促北京政府明确户改时间表,并质疑现行的户籍政策不仅造成城乡居民不平等地位,更限制中国公民迁徙的自由,这一政策明显违背了宪法精神,不过随即受到当局打压。

传媒评论人凌沧洲认为,社论的内容特别在两会期间较为敏感,当局担心失去控制媒体的权力。他说:“13家联合社论这种方式,是当局不太认可的,觉得这超出他们控制的范畴,担心引起连锁反应。”

实际上,1958年实施迄今的“户口登记条例”与今年闹出的民工荒,以及大陆普遍重视的收入分配调整、社会保障、增加就业与城镇规划等问题都有密切相关。

对大陆许多城市的“外地人”而言,工作、结婚、银行开户等,都需要户籍证明和身分证,没有户籍就是黑户,限制了进城的人口原应享受到的住房、生育、社会保障和交通等大量福利。

农民工到城市谋生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农民,等将来退休后,每个月领取的社保基金只有人民币55元,拥有城市户籍的职工则有1100元,其他像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就学,除非父母自愿多付一笔“赞助费”给学校,否则入学没门,等栽培好的子女好不容易毕业后,也卡在户籍出身问题而无法在城市顺利就业。

武汉大学毕业的张凡在北京找到一份年薪17万元的工作后,她拒绝了,理由是这家公司不能保证提供北京户口,没有北京户口张凡就不能领取北京市的养老保险,将来的护照和准生证也会有问题。

夏业良称,十年前已传出将来废除户籍制改为户籍登记制,唱了很多年的高调,到现在都没有落实。现在说的一套,做的一套,感觉差距太大了。

温家宝在“两会”上的报告,户籍改革也只字未提,仅淡淡以“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带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