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中共的壮大

发表:2010-04-20 13:5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八路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军队被政府收编为第八路军以及新四军,并发表了”共赴国难宣言”,表面上对国民政府输诚,决心抗战,实际上却是借机发展实力。当八路军从陜北出发时,毛泽东即对其指出了抗战是中共发展的绝好机会,策略是”七分发展实力,二分应付政府,一分抗日”,并分三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与国民政府妥协;第二阶段与国民党取得力量平衡;第三阶段深入华中地区,建立基地攻击国民党军队。在这样的策略下,中共积极进行了所谓的”三大目标”、”四大运动”及”十五大工作原则”,藉此以打击国民党军队,破坏国民政府威信,中共也因此在抗战中逐渐地壮大起来。
 
战时中共的力量可从以下数据来看。据统计,1937年中共陜北八路军共二万五千人,1940年已有四十万人,到1945年则发展成具有六十万的主力军。至于江南的新四军,在1940年已从数千人扩充为十万人,1945年则有二十六万的主力军。反观国民党军队在八年抗战中伤亡失踪的官兵达一百三十八万九百五十七人,由此可以看出国民党军队及共军规模的消长与投入战争的程度。此外,到1944年止,中共在全国建立了十六个活动基地,1945年,党员增为一百二十万,正规军九十一万,民兵二百二十万,控制区人口达九千五百余万,这些数据表明了中共在战时实力已有大幅的增长。

二战末期,美国为了早日结束对日的战争,极力要求苏联参战,美苏所签订的雅尔塔密约,不仅牺牲中国的权益,也间接帮助了中共的壮大。中国被迫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同时,苏联派大军进占东北,接收了日本的飞机、坦克、野炮、机枪,步枪及汽车等军用物资,并将这些物资大部份转交给中共,使得中共一时之间军力大增。当1946年苏联撤走前,则将东北轻重工业设备拆走,不能带的则加以破坏,而离开时亦不通知国民党军队接防,故意给中共占领之便。故当苏联撤离之后,中共遂得以逐渐控制东北,这是日后国民政府战事受挫的重要原因。
 
中共得到苏联扶植之后,实力骤增,由劣势转为优势,决定”扩大”与国民政府的军事冲突,以东北为范围,进而夺取平津,占有华北。国民党军队在美国协助下一度有机会收复东北,但在美国特使马歇尔的调停下却失之交臂。中共即透过”打打谈谈”的手段,并在苏联援助的情况下,得以逐步发展其势力。1947年国民政府下令动员戡乱,1948年战事扩大,戡乱军事逆转,东北陷入中共手中,1949年徐蚌会战国军失利,平津失守,华北陷入中共之手,同年4月,国民党军队撤离南京。共军渡江后,形势益加不可为,最后中共得以占据整个中国大陆,国民政府退守台湾。
 

来源:历史文化学习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