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里的母亲

作者:张天野 发表:2010-05-05 14:2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母爱,是文学殿堂里的永恒主题。中华民族历来以重孝道而著称,在隋唐开科举考试之前,许多的名臣义士、文人墨客就是举孝廉而进入仕途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着许多瑰丽的诗篇和佳作,讴歌母亲和母爱。

《诗经.邶风.凯风》中说:“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此约是中国现存最早歌颂母爱的诗篇。作者见风吹过酸枣树,就深情地回忆起母亲,并饮水思源--“爰有寒泉?在浚之下。”自问为何母亲“有子七人”,还是那样“劬劳”。那痛切之情跃然纸上,千古之后读之,仍令人动容。

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的高峰,描写母爱的诗歌数量、质量,皆令人叹为观止。

李白〈豫章行〉中说:“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写母子离别,情真意切。

杜甫〈遣兴〉里说:“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以及〈无家别〉中道:“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诗圣之情怀,可见一斑。

白居易〈慈乌夜啼〉诗言:“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讲述了一只乌鸦的故事,责难那些“其心不如禽”之辈,真是震古烁今之词。李商隐也说:“母爱无所报,人生更何求!”

不过最出名的还属孟郊的那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千古绝唱,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对慈母炽烈的情怀,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

在古典小说中,也不乏这样的慈母形象。像《水浒传》中王进之母、李逵之母;《红楼梦》中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隋唐演义》中秦母、程母、罗母,都称得上慈母形象经典。也有一些另类的慈母形象,像《岳飞传》里“岳母刺字”;《三国演义》里“徐母骂曹”,其深明大义,更令人刮目相看。

当然也有恶母形象。“乐府双璧”之一的《孔雀东南飞》,就塑造了焦母这一典型的恶母形象。她无情地棒打鸳鸯,致使一对有情人惨死。当我们吟诵陆游名篇〈钗头凤〉时,也不禁想起陆母“导演”了这一场爱情悲剧。

不过,这些只算一些小支流,古典文学中的主流还是歌颂母亲的。母亲赐予了我们生命和爱,当然值得歌颂再歌颂。

来源:人间福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