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数据与通胀感受的落差

作者:傅勇 发表:2010-11-17 13:5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老百姓从自身感受出发,质疑官方CPI(消费物价指数)的真实性,可谓由来已久,最近这种质疑有所升级。有社科院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计算认为,在过去五年中,通过人为调整方式,CPI大约被系统低估了7%。统计局官员随后在官方网站上撰文给予反驳。

可以预见,统计局这篇不足1000字的网文不足以打消既有的种种疑虑,“质疑-澄清”的游戏还会继续。

对CPI数据的普遍猜疑,无疑将会放大社会对通胀的恐慌,而这会加大管理通胀预期的难度。一段时间以来,各类商品价格上涨的消息通过许多途径快速传播,社会中实际上已经形成了有关通胀的主观判断。当随后公布的统计数据与主观感受不一致时,就产生CPI被人为调低的结论,并推断之所以要调低通胀率,就是防止通胀失控,这反而加剧了通胀上升的心理作用。

当前,大家对真实的通胀心里都有一杆秤,当统计局数据与自身感受出现明显反差时,人们大多会选择相信后者,这使得统计数据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我们认为,与严谨的科学研究一样,统计局的大多数数据应该是任何其他人可以重复其过程得到的。问题是,这个过程必须交代清楚。统计局认为,造成学者们的推断与实际数据不符的重要原因是,统计局每五年会调整一次“商品篮子”,而每年则根据城乡居民12万户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数。问题是,统计局并没有及时公布CPI各项构成的权数调整的情况,以及调整的依据,这就使得别人无法重复统计局得出CPI数据的过程,大家也就只能按照各种假定推断CPI的真实性。当出现两种数据不一致,大家就认为存在人为调整CPI的痕迹。而这又导致统计局的不满,统计局会认为大家没按照它的方法编制CPI,当然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如果统计局做不到过程公开,那么这种质疑将会不断上演。对此种争论,我们并不陌生,在今年8月,有学者就灰色收入的问题与统计局之间出现了一次更直接的对话。这次对话以统计局最终保持沉默而告终,留下诸多遗憾。

CPI数据要想缩小与老百姓感受的落差,必须在统计方法和过程上增加透明度,取得大家的信任。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给统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种挑战在成熟经济体是不存在的。这意味着统计数据出现某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同时也表明,统计方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来源:经济参考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