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练就一手锯琴绝活 将锯子声变天籁(图)

发表:2010-11-30 22:4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锯出悦耳民谣———黄伯在其QQ空间上发表的拉锯琴照片

板锯除了是木匠手中的干活家伙,还能用来做什么?只需一把普通的马尾弓,71岁的黄光炎就能凭一手拉锯琴的绝活,将“拉锯子的声音”变成了天籁之音。

半山凉亭 悠然锯琴

每个周末的清早,黄伯坐在白云山半山的凉亭里,用两膝夹紧锯子的把柄,左手将锯头往下扳成弧形,右手抄起马尾弓,在锯背上来回拉动,奏出了音色清越婉转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吸引了好奇的游人走近欣赏。

“这叫锯琴,300年前已经有了。”黄伯介绍。记者走近细看,一把寻常的板锯上没有任何标记,黄伯却能随意拉出两个多八度的音,“是有规律的,锯片较宽的部分是低音区,较窄部分是高音区,可以依靠锯片下弯的弧度来调节高低音准。一般来说,拗曲程度越大,拉出来的音就越高。”

年少结缘 退休自娱

据悉,锯琴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有人这样形容锯琴:“初闻似水柔情,实为钢铁本色。”它在上世纪初期较为流行,但迄今大多数人未见过锯琴演奏。黄伯说,这种冷门的乐器,全世界只有不足1000个人会演奏。1962年初次接触这种乐器的时候,他还在广州二中念书。“当时我表哥看见有人在公园前拉锯琴卖艺,回来学着拉,我见了很感兴趣,就找了把木工锯子,自己摸索着玩起来。”

黄伯第一次拉响锯琴,被人投诉“很难听,像杀鸡一样”。他只好躲到空旷无人的地方练习,到二中的楼顶在星空下拉。过了一个来月,他终于能够一口气拉出一首完整的曲子,“有个老师听了,觉得还可以,让我在少先队里表演呢!”

毕业后参加工作,又遇上“文革”,他无暇再拉锯琴,这一搁便是40多年。直到2005年,黄伯在越秀公园闲逛时看见有人拉锯琴,从此重操旧艺。

现在,黄伯能拉《康定情歌》、《我是一个兵》、《送我一朵玫瑰花》等十来首民歌。黄伯对广东民乐非常感兴趣,除了周末到白云山拉琴,周一和周五他都到越秀公园与20来个老友自组曲艺团,合奏《步步高》、《平湖秋月》等曲子自娱。

民间绝活 没人愿学

民间绝活濒临失传,黄伯很无奈,“据我所知,会拉锯琴的人在南京大概有十来个,广州据说也有十来个,可我遇见过的同好也就一两个而已。没人愿意学啊!我现在经常出去拉琴,就是想让多一点人认识这种乐器。”

黄伯说,学拉锯琴取材简易,去五金店挑一把好锯子就可以了,“越大的锯子越容易拉,锯背要平滑,没有毛边缺口。”锯子平时不需要特别保养,拉琴用的弓就是小提琴或二胡的弓,普通乐器店有售,“头一个星期学习找准8个音,用心去练,一个月基本能拉出简单的曲子”。

拉锯琴需要左右手协调配合,还需要手脚用力按压锯片调音,黄伯认为能锻炼身体,因此乐此不疲。“拉一首《跑马溜溜的山上》就得到不少掌声,这是一种享受。”黄伯在自己的QQ空间上这样写道。

来源:羊城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