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访问”在前 “银弹”在后

发表:2011-01-22 02: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这两天,际媒体对美中两国领导人会晤,即将产生何种成果?以及美中关系的走向如何?纷纷表示关注。美国官员19号透露,美中两国签署了总值达450亿美元的采购协议。有媒体分析认为,中共大手笔的订单换取了美国的“国是访问”的最高规格。

《华尔街日报》报导,在胡锦涛正式开展访问美国之行的时候,美国一名高级官员透露,美中两国的企业已经签署了价值约450亿美元的对中国出口协定,其中包括波音公司(Boeing Co.)价值190亿美元的飞机订单。白宫(White House)表示,这些协议将支撑235,000个就业岗位。

大纪元时报文章《胡锦涛抵美千亿订单买“国是访问”》。文章认为,中共领导人外访,都靠大订单铺路:2009年1月,总理温家宝访问德国时,跟德国公司签署140亿美元经贸合同;2010年11月,胡锦涛访问法国时,与法国公司签署总值200亿美元合同;2010年12月,温家宝访问印度时,双方签署总值160亿美元合同;2011年1月,李克强访英期间,与英国公司签署总值40亿美元合同。2010年,通过中国领导人海外出访,签署的大单公开数字已达到1911亿美元。而这些钱,最终还得大陆人民买单。

胡锦涛是13年来首位获得美国最高规格接待的中国领导人。对此,台湾《中国时报》分析说:北京坚持这次领导人访美的定位是:“国是访问”,而美方似乎也希望给足胡锦涛面子,来换取中方实际让步,赚得里子。

美籍华人独立评论作家曹长青撰文分析:“这次见面,北京方面非常看重这种『形式』,因为美方如用『国宴』接待,胡更显得有『大国领袖』地位和形象,通过共产党媒体的渲染,更凸显胡的『能耐』;也为胡明年下台累积政治遗产,增加党内权争的资本。”

《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美国左、右两派智库学者,多对奥胡会不看好。中国问题专家史剑道(Derek Scissors)更明确说,这次胡奥会,“北京只是想吸引大量的国际注意力,藉助盛大排场为自己的国际形象加分;而奥巴马的中国政策则没有针对性和聚焦点,难有作为。”

香港《苹果日报》报导说,中美在人民币升值、人权问题上的分歧“依然欲盖弥彰”。奥巴马在白宫欢迎仪式上公开说“有人权才有和谐社会”。联合记者会上,胡锦涛回应记者追问时只说,他和奥巴马在会谈中已就人权问题有共职,而中国人权发展“需符合国情”。报导说,据“无国界记者”组织揭露,这场联合记者会可能是一场“戏”,而胡锦涛在记者会上回避人权问题,依然不够开明开放。

路透社对这次奥胡会的评论是:言辞热情洋溢,但没有重大突破。除了与美国签署450亿美元的贸易协定以外,并未在贸易与安全争端上面取得突破,而这正是过去一年里,影响双方关系的重大关键。

来源:新唐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