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进万村有何作用?(图)

作者:清远 发表:2011-04-10 13: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4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一段时间,中国的一些省份开展了所谓“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要求进村干部与当地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规定进村干部“不抽烟、不喝酒、不抹牌”(俗称‘三条’纪律)。此次活动被不乏幽默的中共干部们戏称为“筒(同)、条、万”(麻将)工程,就如前几年干部们称胡锦涛的“先进性教育”为“先进‘性教育’”一样。

我们先不问“万名干部下万村”有何作用,仅看要求现在的干部进村与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就打下大大的问号。如何“同吃”?和老百姓同桌吃饭?那人家是种地,还是专为你干部烧火做饭?中共干部们山珍海味习惯了,和老百姓一家子吃家常饭,可能吗?再说“同住”,住老百姓家中?那么差的条件,睡的着吗?现在的干部可是优越惯了的。提起“同劳动”更不可能,如今的干部哪个下过地?要干部们脱了鞋袜,赤脚走在田埂上,我看走路都走不稳,如何下得了田?就是到了田地,他们是会耕田还是会种地?不丢丑,不被老百姓笑掉大牙才怪呢?不如就穿着鞋袜,站在田头做一个“指导”生产,一手插腰一手扬起的“茶壶干部”吧。

至于“不抽烟、不喝酒、不抹牌”的三条纪律,我想我不说,大家也知道省委的良苦用心。平时干部们抽什么烟,喝什么酒?一包烟可能是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钱,一瓶酒可能是老百姓一家一月的收入,反正烟酒都是别人送的,那些烟酒敢带到老百姓家中去吗?如果带去,人家老百姓明里不说,背地里不大骂你是腐败分子才怪呢。要是打牌,可能一上桌就是半天甚至整天,多影响党的“形象”。省委也知道,吃喝嫖赌是中共干部的常态,禁是禁不住的,那只要不进村做这些事就行。

当然现在党的干部是很“灵光”的,他们深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道理。上面要求进村,他们的过场还是要走的。前天,就有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告诉我,说他们村来干部了,到村支书家,找了几个人问了问村里的情况,还作了记载,就走了。老人说:“来的干部曾问村民,说村干部有没有贪污的。人家哪那么傻,在书记家说村干部贪,那不是自找苦吃”。

还是在江泽民时期,有一位政治学女教授谈到,说她的一位学生做了县长。当她问她的这位县长学生怎么处理搞关系与工作的权重的,那位县长说:“我只能30%精力来做自己的本职工作,而70%精力都用于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主要是处理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事实上,在中国,从古到今都是“朝庭无人莫做官”,到中共时期已演绎到高潮。一个让上级任命官员的政府,你说下级敢不听命于上级?在中共体制下,如果你没有后台,只能自己找靠山,否则,你当官寸步难行。一个听命于上级的官员,他只能拿出30%的精力去做本职工作,你说他能做好本职工作,能很好的服务于民吗?他可是人不是神。这是官员之错,但错误的根子在中共的变态体制上。不能为民服务,老百姓会满意吗?

那么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有何作用?可以说一点作用没有,也可以说有一些作用。说一点作用也没有,那就是它不能帮助老百姓解决一点急需解决的问题。如官员的贪赃枉法问题,地方的强行拆迁问题,贫富的巨大悬殊问题,农民的养老医保问题,物价的疯狂上涨问题……大家想想,这些问题干部们谁能解决?连党中央都解决不了,干部们何来三头六臂,能为老百姓解决这些棘手问题?

有一些作用,就是中共的媒体又有忽悠人的“资本”了。不用多想,有些词就会从脑海中跳出来:什么“密切了党群关系”、“解决了群众困难”,“联络了干群感情”,“增强了社会和谐”……总而言之,都是让党听了感觉像搔痒一样舒服的好话。也可以欺骗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了。

其实万名干部进万村,不如在其位、谋其政。民主国家没有一个国家搞过“万名干部进万村”,因为人家是老百姓用自己的选票选出的官员,所以他必须全心全意为选民服务,稍有松懈和不慎,就有下台的可能,所以他必须全力以赴的工作,不需要拉关系看上级脸色行事,只要做的让选民满意就行。如果中共干部拿出90%精力干正事,不贪赃枉法,不争斗内耗,何须进万村入万户走这种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的过场。

万名干部进万村,党媒可能自吹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或者“新形势下的一种执政创意”,说白了,其实就是一种死灰复燃与时俱进的胡乱折腾,是一种党群离心无力回天的政治表演。这种表演给老百姓看,更给党中央看。但表演永远只能是表演,起不到丝毫挽救危局的作用。

点击论坛原贴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论坛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