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跃进 德国造出会自学的机器人(组图)

发表:2011-07-06 15: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机器人在超市选购商品 机器人在超市选购商品


机器人的“人工皮肤”能收集触觉信息 机器人的“人工皮肤”能收集触觉信息

机器人在科幻电影里似乎无所不能,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可能更“擅长”重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德国研究人员利用新技术,让机器人具备自学能力,学会完成精细动作。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公开的一段视频显示,两个机器人“罗西”和“詹姆斯”给研究人员准备早餐。

视频中,罗西把香肠放进一壶沸水里,“耐心”等待。煮好后,它用勺子把香肠盛出来,放进碗里。詹姆斯也“不甘示弱”,先从模拟蔬菜店中挑选早餐所需食材,然后用电刀把面包切成片,再把准备好的早餐端给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介绍,这两个机器人都使用最先进的感应与处理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模拟人类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计算模式和控制机制让罗西“明白”“手”中勺子的作用;实时感应系统可以让詹姆斯完成切面包的动作。

虽然视频中两个机器人动作娴熟、一气呵成,但实际上,视频经过剪辑,失败的部分已经被删掉。这并非为美化研究成果,研究人员说,机器人每次动作失败后,都能记录错误以助改进,最终实现完美结局。

罗西和詹姆斯之所以拥有“自学”能力,是因为研究人员利用复杂运算法则,“教”它们掌握感觉、操控和推理能力,让它们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这种新技术让机器人向拥有自我意识迈进一步,与人类更加接近。

路透社引述慕尼黑工业大学计算机学教授米夏埃尔·贝茨的话报道,拥有这几种能力,机器人就“能在行动前,预见到可能的后果”。

贝茨说,机器人有这种能力后,就可以用铲子铲起锅里的煎饼,不会因为用力过猛把锅铲坏。

慕尼黑工业大学研究人员还给机器人安装“人工皮肤”,让它们能收集触觉信息,作为对从摄像头、红外线扫描仪收集来的“视觉信息”的补充。

“与皮肤提供的信息不同,物品会被遮挡,因此视觉带来的信息有限,”慕尼黑工业大学认知系统学院科学家菲利普·米滕多夫说。

这种新型人工皮肤由面积为5平方厘米的六边形电路板组成。每个电路板上装有4个红外线感应器,能感知距离1厘米以内的任何物体。米滕多夫说:“我们用这种方法模仿轻触,就好像轻抚秀发的感觉。”

电路板上还安装6个温度探测器和一个加速计,“我们试着把多个不同感应器安装在最小空间里,”米滕多夫说,“今后可以扩大电路板面积,安装其他感应器,比如压力感应器。”

原标题:德国研究人员造出会自学的机器人

来源:新浪科技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