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公开不应只有清水衙门 须长效机制

发表:2011-07-14 22:34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中央政府敦促各部门公布车辆、招待及出国旅行的“公”经费开支。有媒体报道,迄今为止,已公布“三公”经费的部门多是“清水衙门”,关键部门迟迟不动。

中国,所谓“三公”经费是指,由政府财政拨款开支的出国经费、车辆购置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澳门日报》星期三发表社论指出,近些年,中国各级政府机关和单位庞大的“三公”开支备受诟病。截至今年7月11号,只有中国科技部、中国工程院、国家文物局、教育部、中科院和审计署6个中央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其中以审计署公布的内容最为详尽,公布了具体的开销项目,比如:去年购车四辆,花费115万元;公务用车共有206辆,平均每辆车的运行维护花费为5万多元等。但中国的其它92个中央部门至今仍没有公布相关费用开支情况,率先公布“三公”经费开支的中央部门多是“清水衙门”。美国民间机构“劳改基金会”的杨莉藜就此表示:

“中国的三公消费多少年来愈演愈烈,确实已经成了很大的问题。最近几年来算,差不多一年要一万亿的花费。中国有好多地方都需要钱,比如说基础教育问题、健康保护等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问题都需要钱。而三公的支出一年就这么多,确实是比较惊人的。所以中央做出这样一个举措还是有意义的。但它要求中央直属的98个单位,让它们在六月底前公布,这个时间已经过了,截至到十三号,有八个单位,还不到总数的十分之一做出了公布,而且公布的标准也不一样。有的非常含糊,大家认为,比较可以接受的是国家审计署公布的比较详细。而其他一些单位,简直是来应付差事。”

社论还说,财政公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内容,对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法制有重要意义。官员吃饭、开车、出国,花费多少公共财政,统计起来并不难,难就难在公开这些数字后,公众和舆论可能会穷追猛打。权力就有了被究责的风险。于是,一些部门产生观望心态,不愿率先公布。社论建议,除督促有关部门落实财政公开外,还需建立长效机制,比如:设立相应法律法规,规定政府部门必须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等信息,对于不肯公布账单的部门实行问责制,追究其领导的责任。

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的亚太事务负责人廖然指出,政府信息透明是防止腐败的第一步:

“应该还是制度建设。所以要透明国际。我们的主要方法都是鼓励各个国家在建立制度方面做出努力。首先要建设制度;第二要落实这项制度。一切按照制度来。”

中国媒体曾报道,有中国学者估算,中国每年的三公开支为9000亿,其中公款出国3000亿、公款招待3000亿、公务用车3000亿元。中国行政开支高居世界第一,国家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超过美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

来源:自由亚洲电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