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台湾卖菜大妈捐千万慈善款

发表:2011-08-30 16:2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从郭美美炫富事件开始,有关红十字会的传闻纷飞,舆论焦点直指红十字会的信誉。真实情况到底怎样,自然有尘埃落定的一刻,不过,一场有关慈善的大讨论似乎已经不可避免地展开了。海峡对岸的台湾,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近20年来蓬勃发展,看看台湾人怎幺做慈善,或许会有启发。

谁可以募款?

只有四类组织可做公益募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慈善事业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于社会中弱势群体的救助,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灾难的时候,慈善的力量就会闪耀出动人的光芒。

台湾社会慈善组织的力量让我们不止一次地感受到。

2009年“八八风灾”发生后,台湾慈济功德会动员了16万人次赴灾区救灾,奉上热食和急难救助金,并进行灾后清扫、陪伴……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台湾红十字组织搜救队第一时间前往四川灾区参加救援,在很短的时间里,台湾红十字组织募到16亿新台币的善款、慈济募集到25亿新台币的善款……

乐善好施,古来有之。但是捐款人首先都想知道应当将代表爱心的款项捐给谁?怎样的组织才能组织捐款?这些募款主体是否合法?在台湾《公益劝募条例》对此作出了明确界定。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里氏7.6级的世纪大地震。台湾社会各界于灾后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纾难,但也普遍质疑当局对于善款使用的公正性,希望建立完善的慈善捐助制度的声音日渐高涨。此后,2006年,台湾立法部门通过了《公益劝募条例》,并出台了相关细则及配套措施。该条例成为岛内规范慈善事业的滥觞。

该条例明确规定个人不得发起公益募款,有权发起公开劝募的团体限于公立学校、行政法人、公益性社团法人、财团法人等4类组织。其中公益性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是主要的民间慈善组织。我们比较熟知的台湾红十字组织属于社团法人,而台湾最大的慈善机构慈济基金则是财团法人。据岛内媒体报道,当前,台湾共有财团法人将近4000家,社团法人将近2万家。

台当局也鼓励企业从事慈善。根据台湾地区的税务规定,企业捐赠给政府的捐款可以100%抵税,捐赠给台湾民间团体的税款可抵缴20%。

善款用在哪?

募捐前提申请募捐后公开收支明细

事实上,中国大陆这5年来,慈善组织的数量也在迅速增长。民政部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大陆依法登记的慈善组织数量由2005年底的31万个增加到2010年底的44万个。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对于公益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和透明度的问题越来越关注。

台湾慈济志工周淑祯在接受采访时说,每逢天灾,一方面有受灾之人,另一方面有抱持“人溺己溺,人饥己饥”善心的人士。毫无保留地捐献爱心,可爱心捐给谁了?有没有送到真正需要的人们那里?这是献爱心的人关心的重点。

善款可以用在哪?台湾《公益劝募条例》规定,劝募团体办理劝募活动所得财物只能用于5种用途: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事业;社会慈善事业;援外或国际人道救援;其他经主管机关认定的事业。

怎样确保善款被妥善使用?《公益劝募条例》规定,公益团体在发起劝募行动前,须向主管机关申请。募款前、募款截止时、捐款使用完毕后,还必须公开收支明细信息。另外,条例还规定,公益团体募捐到的财物应当依照主管机关许可的财物计划使用,不得挪作他用,主管机关随时可以检查相关账册。如有违反,主管机关可以制止;还不听从者,处以新台币4万─20万元罚款,并予以警告和责令限期改善。

8月11日,台湾当局主管部门通过红十字组织法修正草案,要求台湾红十字组织依新规定办理劝募活动。依之前法规,台湾红十字组织的捐款明细依法不需对外公开。未来新规定施行后,劝募将完全比照一般慈善团体,事前需经主管机关许可劝募年限、款项使用方式以及征信机制。

台湾红十字组织会长陈长文告诉记者,善款运用要透明,然后是媒体的监督、官方的监督以及公益团体的自律。唯有如此,公益团体才能得到公信;唯有如此,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才能真正延续。

2005年,台湾“公益团体自律联盟”成立。联盟理事长郑信真表示,台湾一年有500多万民众从事公益捐款,一年捐款约计427亿元新台币。财务公开,让民众知道他们捐出的爱心有没有帮到需要帮助的人,是捐款人的基本权益。因此,联盟会员承诺遵守自律公约,将财务状况透明化,为了保护捐款人权益,也为了强化捐款人对慈善的信心。

他们怎样做慈善?

卖菜老大妈捐出千万元

在台湾,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汶川地震发生后,台塑集团王永庆捐赠灾区1亿元人民币,而据岛内媒体报道,多年来台塑在台湾投入的慈善公益活动接近90亿人民币……

有台湾“科技首富”称誉的郭台铭订婚宴上宣布,捐出九成财产做公益,媒体估算,这是超过50亿美元的大手笔……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岛内企业家热衷做公益,无论是在岛内还是在大陆,他们都慷慨解囊积极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此,《旺报》社长黄清龙分析指出,企业参与慈善,是对社会的一种报答。而且,很多企业谈品牌经营,品牌关乎一个企业被信赖的形象,而公益能建立与民众的信赖感。

“当然,慈善不等于捐款。”林福全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如今他的身份是慈济志工。他说,在慈济,捐款100万元新台币能够成为荣誉董事,但并不是捐款就可以成为志工。

汶川大地震之后,第一批抵达四川的慈济志工中,就有一半来自企业经营者及经理人,其中不乏亿万身家的大老板。如以生产“康师傅”方便面闻名的顶新集团董事魏锦霓,过去一向低调的她平常只会在公司一年一度的园游会上露面;领队罗明宪也是吊扇公司的董事长,他平均每年光花在志工的出差费上就达150万元新台币……

汶川地震一年后,还有一群驻守在那儿的台湾人。台湾红十字组织、台湾慈济基金会、台湾国际佛光会等公益组织的志工,除了继续提供医疗服务和心理抚慰外,还参与到灾区的援建工作。曾担任台湾慈济营建处主任的林敏朝这样说:慈济援建了13所学校,这些都是台湾同胞的爱心,我们要确保每一块新台币的爱心捐助都落实至看得到的地方。

慈善也不仅仅是富人的事情,慈善的精神在普通人身上流淌。

陈树菊,台东人,每天清晨4时起床批菜到市场卖,经常晚上9时才收摊。48年来,一直是卖菜为生,却捐出千万元新台币善款。2010年入选《福布斯》年度亚洲慈善英雄榜。

慈济最初在家庭妇女中开展劝募,劝导她们每天从菜钱中节省5角钱,用来帮助他人。40多年后,慈济基金会成长为台湾最大的公益慈善机构,每年募集的资金将近200亿新台币,用于医疗、教育和灾难救助。慈济基金会副总执行长林碧玉说,慈济的力量在于民间,慈济可以帮到这幺多人,也是因为慈善的精神在台湾人身上深深扎根。

来源:北京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