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银建议中国缩小国企规模否则面临危机(图)

发表:2012-02-23 21: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世界银行

由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官员合作撰写的经济展望报告《中国2030》,预定在下周发表,但根据事先获悉内容的人士指出,报告书对中国提出一个令人意外的建议:中国必须深化改革,包括缩小国营企业的规模,一如其他商业公司的经营,否则中国将面对经济危机

美国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撰写这份报告的,除了过去备受中国领导人看重的世界银行之外,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个直接向国务院报告的单位,报告书相信可获北京领导层的重视,特别是对未来可望接班的习近平,带来若干影响。

报告书警告,中国的增长正面临毫无先兆下的快速倒退,情况就好像之前快速经济增长的巴西和墨西哥,一旦达到某个收入阶段之后,就会出现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报告书又警告,经济快速的倒退足可恶化中国以及其他地区银行和金融业,甚至可能触发一场危机。

世银的报告建议,中国的国企应该受到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并敦促中国彻底整顿地方政府的财务,推进经济竞争及个人从商。

报道引述北京的春华资本主席胡祖六表示,中国国企这个板块正面临十字路口,中国政府必须选择它到底是否还要依赖国企来实行国家资本主义,还是选择一个自由经商市场。

没有人知道这份报告对中国未来的经济产生甚么影响,但华尔街日报根据消息人士透露,对这份报告的即将面世,有些国企的干部表达了激烈的抗拒情绪。

撰写这份报告的人士认为,以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权威性,相信可为这份报告带来影响力。他们又指望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刘鹤,让中共政治局的委员充分听取这份报告的建议。刘鹤本人则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

*****************************************

美国之音:美报:世行报告促中国深化改革


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2月27日将前往北京出席世行报告的高层发布会(图: AP)

一份即将由世界银行和中国政府智囊机构联合编制的研究报告警告说,中国若不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就会面临经济危机。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说,它提前获得了一份由世界银行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编制的重要报告的内容。

这份题为《2030年的中国》的报告将于2月27日在北京发布。世界银行22日发布的一份新闻稿说,该行行长佐立克届时将前往北京,出席这份报告的高层发布会并致词。

佐立克在新闻稿中说,这份报告就中期发展增长道路提出了若干建议,目的是帮助中国实现向高收入社会的过渡。

*报告谈论政治上极敏感的经济问题*

华尔街日报称,它从6名参与报告编制和审核的人士处提前获得了报告内容。

报道说,这份“报告就一些在政治上极为敏感的经济问题展开论述,目的是要对将于今年走马上任的下一代中国领导人产生影响。”

根据华尔街日报得悉的内容,该报告对过去10年胡锦涛领导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提出了质疑。报告称,“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在没有太多预兆的情况下快速放缓的危险,很多高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一旦国民收入达到某个特定水平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建议国企由资产管理机构监管*

报告建议中国国有企业应该由资产管理机构监管,还敦促中国政府大力整顿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推动竞争和创业。

世行报告还提议,大幅度提高中国国企支付的红利,这样既可以提高财政收入,也可以提高对新的社会性项目的支付。

但是,华尔街日报援引几位参与讨论的人的话说,该报告遭到管理国有企业的中国官员的强烈反对。

*国企强烈反对*

不过报道说,分析人士则期待这份引人注目的报告会对下一届中共领导层在有关是否改变国家主导的经济模式方面的讨论形成影响,因为这种模式既令中国的私营业主有如惊弓之鸟,也造成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国关系日益紧张。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就即将发布的这份报告中的内容向美国之音谈了他的看法。他说,从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来看,国营企业的垄断性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位经济学家说,他所在的研究所作出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国企的盈利实际上是虚假的盈利,因为许多真实的成本都被隐瞒了。

*如何监管国企有争议*

至于华尔街日报透露的有关该报告中最具争议的话题,也就是如何管理国有企业的问题,茅于轼的看法是,问题不在于它的内部管理,而在其内部性质问题。他说,一方面国企的红利是否上交是个难题,另一方面则在于和国企密切相关的特权问题。

茅于轼说:“经济上的特权,主要来源就是国有企业。而且经济特权现在和政治特权有勾结。这对于中国的整个社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茅于轼:国企经济特权和政治特权的勾结*

茅于轼说,在他看来,大部分国企都应该取消,变成民营企业。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在谈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说,当前处于改革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面临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的关键在于改变中国现有的行政介入和国有垄断的模式。

胡星斗对美国之音说:“因此现在就要改革,我想主要是,一是政府与市场两者要确立边界:行政权力不能够介入市场;行政权力只能够为市场的良好环境服务。第二,就是要破除国有垄断,要真正地重视民营企业,而不只是把民营企业作为一个手段,一个棋子。”

*中国需要限制国企扮演的角色*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参与世行和中国官方智库报告的人士说,两家机构都认为,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对国有企业加以监管;资产管理公司应该努力保证这些企业依照商业规则经营,而不是为了实现政治上的目的。该报告编制方认为,国有企业应该把无关业务出售,使私营企业更容易在从国企剥离出的领域内竞争。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世行行长佐立克前不久在芝加哥的一次讲话中曾表示,中国需要限制国有企业扮演的角色,打破垄断,让所有制多样化,降低私营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

来源:法广 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