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周恩来“暂不回复文人的信”

发表:2012-05-20 12:3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3个留言 打印 特大

1958年《茶馆》上演,在文艺界引起不小反响。有人说戏宣扬了“一代不如一代”、“今不如昔”的调子,认为作者有怀旧思想,对没落贵族给予极大同情。更有甚者说,这是在影射“公私合营”。

不久,《茶馆》停演。一次周恩来到人艺看《红旗飘飘》,散戏后上台和演员合影,突然问身边的于是之:“《茶馆》这个戏,你们为什么不演了呢?”于是之怔住,半天没说话。周恩来说:“那个戏改改还可以演嘛!”周恩来说这话之后,人艺专门成立了一个小组,研究《茶馆》的改动方案。

1963年,《茶馆》重排。“反右”时被保护过关的焦菊隐花了很大力气抓“红线”问题,他说:“加的红线都是主要的戏,是为了提髙戏的思想性。要搞好红线,才能压住那些表现旧的、要否定的生活的戏。”

最后《茶馆》加了一条学生反帝反封、反国民党统治的“红线”,全剧结尾改为学生上台贴标语,常四爷张罗送开水……当时扮演常四爷的郑榕说:“这些都是硬贴上去的,和老舍先生的格调极不协调。”

1958年,“大跃进”高潮来临,据欧阳山尊回忆,剧院快速写出了反映大炼钢铁运动的《烈火红心》,仅排了三四天就上演了。周恩来曾问人艺,新作《英雄万岁》几天能排出来,有人回答六天,还有的说十天。当时在场的演员李婉芬、马群、英若诚回忆,那天周恩来兴致颇高,表示:“你们人艺是老剧团了,明年应该放个‘大卫星’吧。”周恩来还引用了当时人艺剧中的一句台词:“我把这个合同就订在你们这儿了。”

样板戏盛行的年代,欧阳山尊就与话剧无缘了。他被冠以“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美帝苏修的狗洋奴”、“大流氓坏分子”三个“头衔”,被罚站小板凳,关进牛棚。他的学生专门去人艺的牛棚看望他,师生静坐片刻,相顾无言。学生悄悄塞给老师两包好烟,含泪起身离去。

文革”期间,周恩来再没有到首都剧场看过戏。一次偶然的机会,欧阳山尊遇到邓颖超,他后来回忆这次见面说:“由于我那时尚未‘解放’,不敢和她打招呼,倒是她主动来招呼我,并意味深长地说:‘有一些文艺界的朋友给总理和我写信,我和总理约好了,在这期间,所有给我们的信都只好暂不作复。’”

来源:《文史参考》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