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把余秋雨的文章从语文课本中删掉

作者:啃咸菜谈天下 发表:2012-08-27 21: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5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好多年前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章,就让我想起一句古话:“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一个人水平不高可以原谅,但如果一定要装成大师出来吓人,那就只能被称之为妖孽了。

央视四台给四川都江堰市做旅游广告,叫“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听起来就别扭。“水”和“道”都是仄声,念起来失掉了错落有致的效果。再说什么叫“拜水”?咸菜才疏学浅,从来就没有在古人的论著中见过这个词。生造一个词用在对联中,这也不合古人写对联的体式。这个对联只能用“不通”二字来概括了。过了几天与一个朋友聊起这个对联,才知道这个对联原来是余秋雨“大师”的作品。我大笑,说:“难怪!”

余秋雨最大的问题其实还不是他水平差,他最大的问题是天天装大师。天下水平差的人多得是,你写个顺口溜送给中央电视台,我们不怪你,但是你只能写出顺口溜,却天天在媒体上装神弄鬼,那我们就要质疑你的人品问题了。

最近翻了翻新编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赫然发现余“大师”的大作《都江堰》被选了进去。中学语文课本应该倡导一种语言的规范性,把余“大师”毛病百出作品编进去叫学生学,我真不知道编教材的人是怎么想的。

我说余“大师”的作品狗屁不通,可能许多人不服气,下面我就捏着鼻子从《都江堰》里给大家挑两句出来看看。

一上来余“大师”就来了一个病句:“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站远了看,这个民族竟修了一条长城”,这后面应该有个评价性的谓语成份,如“这还是叫人赞叹的啊!”可惜,我们学富五车的余“大师”却没有给这个句子补足成份,造成了成份残缺。如果你没有看出这个句子是个病句,那么我把它的主干提出来给你看一下:“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哭流涕,这个苦难的民族竟修了一条长城。”这样一看,就明白了,这个句子只算是写了一半,还有一半没了!这就是余“大师”的水平!

接下来“劲厉的寒风在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间呼啸”,也有问题。什么叫“时断时续的颓壁残垣”?既然是“颓壁残垣”它就肯定是“时断时续的”,如果一个建筑是连续的、完整的,它也就不叫“颓壁残垣”了。

再来一句:“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聚会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让人忘记它是切切实实的水,可掬可捧的水。”什么叫“可掬可捧”?“掬”就是“捧”,“可捧可捧”,这样的词语,我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再来一句:“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我想告诉余“大师”的是,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中,我们形容水流,从来没有“股股叠叠”这个词。水流称“股”,尚可理解,称“叠叠”实在困难。虽然是“大师”,但生造词语也不是一种好习惯。

再来一句:“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水堤,刷地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坚坝,立即乖乖地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坚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姑且不说这段话描写水流是多么费劲,多么不自然,就是“奔着奔着”这样的词语,也足以叫我们可笑。不管是现在汉语,还是古代汉语,你给我找个“奔着奔着”出来,我就算服了你了!这就是大师,还不如我家隔壁的三年级小朋友写得流利。

再来一句:“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千年的收伏战。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就像一场千年的收伏战。”上半句,是个暗喻,既为暗喻,就意味着它的修辞意味已经不必明言大家就能知道,那么下半句就决不能以相同的本体喻体再来一个明喻。而不幸的是,余“大师”的墨水大约是喝得太多,他在后面又添了一个明喻。

再来一句:“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这一句可以看出,余“大师”没有起码的古文字知识。“守”字上面是表示一个房子,下面是表示一个手腕,因为射箭讲究手腕的用力方式,所以“寸”也常常代表射箭。“守”字从造字法上讲,是个会意字,是指用弓箭防守一个房子的意思。可怜我们的余“大师”,以为“守”字下面的“寸”是一把大锹!

再来一句:“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别的物件我们都见过,可就没见过古代的“钢锤”,古代的钢是非常罕有的宝物,一般拿来铸剑,决没有拿来做大锤的。余“大师”为了显摆自己古文功力如何了得,一定要造个与众不同的词,只能叫人大笑而已。

好了,后面还有许多叫人匪夷所思的笑话,我就不再一一例举了。总之一句话,余秋雨水平实在有限,不但水平有限,他还极不老实。

《都江堰》一文在思想上,也有许多问题,有许多人已经指出过了,我在这里就不多谈了。我们天天在教学生改病句,可现在余“大师”这样毛病百出的文章,我们却把它收入了中学课本,这只能叫“谬种流传,误人子弟”。

真正大手笔的文章,都是老老实实的。大师们是从来不卖弄自己的文笔的。优秀的作品都是以真挚的情感与卓越的思想取胜的。文学史上,也有极少数纯以文笔取胜的作家,但那样的作家,他必须是语言运用上的顶尖高手。而余秋雨的语言水平还顶不上一个中学教员,却一定要充大师,在那里卖弄,当然就会捉襟见肘,笑话百出了。

把余秋雨的文章收入中学课本,是很不合适的,会败坏中学生的文风,所以我建议把余秋雨的文章从中学课本中删掉。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天涯社区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