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也是乐器(图)

发表:2013-03-21 13:1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牛角多用天然生长的黄牛角或水牛角制作,常就地取材,规格大小不等,一般全长40厘米~70厘米,将牛角尖端锯平,在锯口中心钻一细孔,与角的内腔相通,圆孔上端扩孔并呈钝角状, 与号嘴相似。

牛角,是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汉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流行于桂、黔、滇、川、湘、粤、海南等省区,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和贵州省黔南 、黔东南等地最为盛行。


牛角

牛角历史久远,其起源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在我国的陕西、河南、山东等地, 曾有新石器时代所用的陶制角出土。陕西省华县井家堡出土的一支陶角,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其形与牛角相似,全长42厘米、吹口内径1.8厘米、喇叭口内径7.4厘米~7.6厘 米,管壁厚0.8厘米~1厘米。这支陶角虽吹口较细,但仍能吹出音响,音量还较大 。当牛角等兽角普遍使用之后,方有这种陶角的产生。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无论牛角还是陶角, 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秦汉时期,角已在军中仪仗和鼓吹乐中使用,除动物的天然角以外, 还出现了用竹、木、皮革、铜等材料制成的角。从《汉代鼓吹乐队图》中可以看出,汉代所用的角很大,已不是牛角等天然的角,而是人工制作的角了。古代的角,先在少数民族中使用,与牧业、狩猎生活关系密切。东晋徐广《车服仪制》中有:“角,前世书记所不载,或 云本出羌胡,吹以惊中国马,或云本出吴越。”(引自《北堂书抄》)。《通典》也有:“角 ,书记所不载,马融又云出吴越。”

牛角多用天然生长的黄牛角或水牛角制作,常就地取材,规格大小不等,一般全长40厘米~70厘米,将牛角尖端锯平,在锯口中心钻一细孔,与角的内腔相通,圆孔上端扩孔并呈钝角状, 与号嘴相似。有的还在角的上端装置一个竹或木制吹嘴。

演奏时,角体较小者,双 手持角身吹奏;角体较大者,用左手托抱角底置于胸前,右手持角身吹奏。角无按音孔,也 无固定音高,依靠口形变化和气息控制,可以吹奏出不同的音高。小者音色高亢、尖锐;大 者音色浑厚、悠扬,可用于独奏或合奏。在湖南一些地区还流行有《玉皇甫》、《老君甫》 、《山羊过坳》等牛角曲调。吹奏时用锣鼓伴奏。

桂北南丹和黔南荔波等地的瑶族人民,使用的大牛角最富有特色。瑶语称舟欧、勒力 ,直译为牛角,管体用一只特别长大的水牛角制作,锯掉角尖,钻一直径3厘米圆孔与角 内腔相通,以长30厘米的竹管或空心桐木管为吹嘴,插入牛角尖端圆孔中,角口处外接一截 长20厘米~30厘米、用棕毛和当地粘胶树的脂液粘缠制成的喇叭口,管体全长100厘米~120 厘米。吹 奏时,角用绳带挂肩,右手扶持角的腰部,左手持吹嘴木管,喇叭口朝向身后,吹气发音, 音色低沉、深厚,音量较洪大。为增加角的共鸣和使音色变化,常在角的弯腔处灌些清水并 放进三、四块拳头大的鹅卵石。适宜演奏徐缓悠长的曲调。每逢春节、传统节日、喜庆 丰收 等场合,瑶家人便欢聚一起吹奏助兴。除可独奏外,还常与铜鼓、瑶族大鼓、拉篥等乐器一起合奏。除瑶族外,土家、仡佬、黎、苗等族人民也使用这种大牛角。

广西融江流域瑶族的牛角,也用天然水牛角制作,瑶语称姜,用于丧事哀乐吹奏;贵州 彝族牛角,彝语称孩过,用于喜庆、丧乐;湘、黔边界苗族牛角,发音悲壮,用于聚众 集会;布依族牛角,发音低沉,用作集合信号。在两广、海南和湖南的瑶、黎、土家等民族 中,还流传有用两节牛角套接而成的牛角号,短节套在长节上,全长约50厘米,可奏五声音 阶,音域g-g2。用于节日和丰收庆祝,也用于道教的道士做法事、巫师还愿等活动中。

还有一种用黄牛角制作的小牛角,树皮卷制的吹嘴置于牛角细端。牧童常用于吹奏自娱。

来源:网络孔子学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