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荒背后究竟掩盖着什么?

作者:蔡慎坤 发表:2013-07-07 17: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看中国2013年07月07日讯】突如其来的钱荒令中国资本市场惊慌失措,如今风暴似乎已经过去,媒体焦点也纷纷转向提振市场信心,《人民日报》7月5日重批西方唱衰中国经济:别搬石头砸自己脚!把刚刚平息的钱荒归咎于媒体和西方,似乎可以转嫁危机,好使上上下下继续陶醉在梦幻之中,无视银行系统存在的风险。 

《人民日报》文章说:唱衰中国的声音听了无数次,言中的事例寥寥无几,留下笑柄的却比比皆是。本世纪初,中国银行体系被西方判定为“技术性破产”,并预言将拖累中国经济步入深渊。他们话音未落,中国开启了新一轮银行改革,如今中国的银行业多项指标全球领先,当初看空的机构也从中赚得盆钵皆满。在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的最高峰,有很多机构都替中国捏把汗,而中国经济却上演了大逆转。

是的,1998年,中国银行系统坏帐约为14,000多亿,2006年,中国银行系统坏帐高达3万亿,中国吸引花旗、瑞银等十余家大外资银行做为“战略投资者”入股,然后包装上市,于是,巨额坏帐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日本银行同业对中国消减坏帐的能力深感望尘莫及,因为他们花了十几年也不过才将坏帐降低了1、2个百分点。

中国银行业在长达10年的房地产疯狂中,也获取了巨额的暴利,支撑暴利的是千千万万万的房奴,还有靠存贷款差吞噬千千万万储户的利益,暴利并不意味着银行有什么业务创新,也不意味着银行的管理方式有什么突破,而是受益于货币超发。

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最近3年半里,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从60万亿上升到100万亿,增长了67%,结果中国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印钞机”。100万亿,接近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国的1.5倍。从M2/GDP这一指标来看,中国已经接近190%,而同期美国为64%。

M2从2002年的16万亿到现在的100万亿,仅用了不到11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8%,增幅超过6倍,这是严重的货币超发,巨额货币供应导致通货膨胀,引发资产价格上涨,特别是房地产泡沫的急骤膨胀。

如此之多的货币在市场泛滥,为何会出现钱荒?这是令管理层和外界迷惑不解的问题,更加诡异的是,迄今为止还没有找到钱荒的真正原因,究竟是资金外流还是政府债务包袱抑或是影子银行还是西方唱衰?都没有一个明确可信的答案。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全球金融诚信组织(Global Financial Integrity)年初的报告指出,从2000到2011年,中国非法外流的资金高达3.79万亿美元,仅在2011年这一年,非法流出中国的资金就高达6029亿美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10%。

有意思的是,媒体援引中纪委内部通报,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非法资金外流是4120亿美元,2011年达到6000亿美元。这些数据与国际金融诚信组织的统计相当接近。这份通报估计,2012年的非法资金外流已突破1万亿美元,预计2013年的非法资金外流规模将达到1万5千亿美元。

至于富豪的资金外逃,没有确切数字,但在外汇上可以显示出来。据统计,2012年第一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高达160亿美元,比2011年同期增加95%,对比进入中国的外资210亿美元,整体外汇资本只余50亿美元,是中国近15年以来最低的水平。

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共同发布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拥有资产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的企业主中,约有27%已完成投资移民,另有33%正在考虑移民。同样,外资也开始撤离中国。据金融界网站今年4月26日的报导,美国《福布斯》周刊表示,汇丰集团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出售其在上海银行8%的股份,这些股份价值8亿美元。今年,汇丰也清空了15.6%平安股权。

汇丰并不是唯一一个先知先觉的机构。美国银行(BAC)在去年已经出售了中国建设银行的大部份股份,高盛投资公司也于今年1月出售了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从2009年至现在,外资银行减持、套现中资银行股份成为热门话题。根据一家财经媒体统计,近4年外资银行从中资银行股份中减持套现2230亿港元,仅美国银行一家就套现1433亿港元,高盛、淡马锡也分别套现260亿、280亿港元。

4月5日,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下调了中国主权信用评级。惠誉将中国的长期本币信用评级从AA-调降至A+,称由于“影子银行”活动升温导致的信贷迅速膨胀将引发金融风险。

“影子银行”扩张的严重性更警示官方,是到了该收拾“影子银行”的时候了,否则类似的钱荒事件还会频频发生,甚至不排除伴随挟持政府的行为,叠加诸多信息不对称的渲染,演变成爆发系统风险的金融危机。

“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官方并没有权威说法。据央行披露的数据,截至2011年底,民间金融地下银行活动3.38万亿,据中国信托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1年三季度,中国65家信托共计持有6.3万亿资产,有报道称现在已达8.6万亿。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称,中国理财产品存量2012年三季度约有8至9万亿。综合以上三个数据,影子银行总量在17—19万亿之间,占GDP总量的三分之一。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2013陆家嘴论坛”上透露:如果把银行体系之外的理财、信托都计算进来,中国的“影子银行”规模为36万亿,占GDP的比重约70%左右。

今年头五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未偿还金额增加了5000亿元达到13万亿元,这相当于中国储蓄的16%。影子银行正在冲击整个中国的资本市场,而官方也己经意识到影子银行的危害,只是苦于找不到解决办法,更加令人担心的是,此次钱荒促使个人投资者再度热捧高息的银行理财产品。

彭博社7月4日报导说,过去两周,创记录的1137个投资计划被大约70家银行出售,几乎比6月14日之前的两周增加50%。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接连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年回报率都是7%。

实际上,巨大的债务危机也在逼近中国,由于债务门类太多,数据更不透明,虽然大家都承认地方债务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极大,但到底有多大风险,却是莫衷一是。更为严峻的是,目前披露的债务数据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到了无人敢提及的地步。

《财经》杂志的“摸底中国负债”(2013年4月7日)是篇详实可靠的文章,该文经过分门别类计算,金融部门债务、政府部门债务、居民部门债务与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合计,总债务规模高达120-128万亿左右。仅2012年中国的非金融部门债务就达到了GDP的2.21倍。该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他的结论是:“在人均收入6400美元的情况下,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维持如此之高的债务水平”。

里昂证券今年5月发表的报告认为中国债务规模高达107万亿,即GDP的205%。里昂证券统计数据显示,在2008至2012年间,中国债务规模/GDP从148%暴涨到205%。2012年中国新增债务比2011年增长了一倍,2012年新的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110%。新增债务增长了58%,约为GDP增长的2.9倍。

如果官方仍然无视这次也可能是自导自演的钱荒,认为中国绝不会出现金融危机,也有可能搬石头砸自己脚!或许我们不必忋人忧天,中国的金融完全由政府掌控,其商业信用与国家信用是连体婴儿,西方国家在面临金融危机时不能采用的手段,在中国,只要政府认为有必要,都可采用。想想几个人一商量就可投4万亿,还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

来源:作者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