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聋哑人竟能保护全村 叛军因他不战而退(图)

发表:2020-04-06 17:3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聋哑孝子感动了叛军,令他们不战而退。
聋哑孝子感动了叛军,令他们不战而退。(示意图/图片来源:看中国)

清朝时期,山东恩县有个聋哑孝子吴生。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与母亲相依为命。

吴家距离县城有三四里。由于家境贫穷,聋哑孝子就到城里为一家当铺挑水。每次拿到工钱,他就留着孝养母亲,从不敢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浪费一文钱。

虽然他又聋又哑,可是天性聪敏,能根据母亲的动作和表情,揣测出母亲的心意。久而久之,吴母也就习以为常,也能带着手势与儿子交流。

每天,孝子必会呀呀地询问母亲想吃什么,然后到城里去买。比如,吴母用四个手指比作一个圆圈,他就知道那是大饼;手指撮在一起盖住手腕,他就知道那是馒头;如果手指分开成八字,他知道那是水饺;如果手掌伸平,他就知道是鱼;如果垂手像提东西,则知道是肉之类的东西。他能领会母亲的意思,从未猜错。

渐渐地,吴母年老了,体弱多病,每次都吃得很少,还经常噎食。孝子见状,常暗自伤心落泪。偶尔哪天母亲吃了很多,他就高兴地发出“呀呀呀”的声音,好像在高兴地唱歌,又张开双手跳舞,模仿演戏人的动作,以博取母亲的欢心。

时光飞逝,转眼孝子已五十岁了。他依然每天侍奉母亲,从来没有改变过孝养的初心。

每到寒冬降临,孝子必会先用己身为母亲暖被窝,然后才侍奉母亲安寝,自己则趴在床边,直至听到母亲的酣息声,才回到自己的草床上去睡。

每当夏天来临,孝子就在门口悬挂芦席帘子,让母亲睡在中堂的竹榻上,自己则解下衣服睡在门口,吸引蚊子叮咬自己,替母亲挡住蚊虫叮咬。

乡里人有感于他的孝行,都称他为吴孝子。由于家境贫寒,他终生未娶,始终如一地孝养母亲。

梅公子赠银于孝子 母亲误会命儿罚跪

一天,吴孝子挑着一担水,准备进入当铺,结果一不小心误撞县太爷的公子。桶里的水溅到了这位梅公子的华服上。

梅公子当即大怒,厉声呵责他。这时,当铺的主管急忙走出来向公子拱手致歉,并说:“公子不要生气,这是吴家的哑孝子。”

梅公子心中一惊,向他询问孝子的事迹。当得知孝子的孝德后,甚为感动,转怒为喜,并向当铺借了五贯钱送给孝子。

孝子坚持拒绝,不敢接受。当铺主管向他竖起无名指时,他明白了公子是怜悯他的老母亲,于是跪倒在地,叩首拜谢。按照当时的哑语,拇指代表天,食指代表地,中指代表父,无名指代表母,小指代表妻子。

母亲见他带回来那么多钱,连忙吃惊地问他这些钱从哪里来。孝子一面“呀呀”地说着,一面用手比划着。

母亲担心他因贫穷而误入歧途去行窃,于是询问乡邻,但谁也不知道金钱的来处。于是,他便让儿子罚跪。后来还亲自前去询问当铺主管,才知道金钱原来是梅公子相赠。她从县城走了半天才回到村里,见儿子还跪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吴母笑着安慰儿子,儿子也擦干眼泪,一面笑着,一面舞着,牵着母亲的衣服,看着母亲的床铺,想为她做新的,却又不知从何做起。他孝养母亲的真诚,着实令人感佩。

县令赠匾悬村门 “捻军”感动而撤退

恩县县令梅公知道了孝子的德行,十分感动,赠给他一块匾,以嘉奖他的孝德,孝子不敢接受。乡邻们就将匾悬挂在围绕村落的土圩门上,作为全村人的荣耀。

后来,反清大军“捻军”造反,流窜乡里,到了此地,见到了这块匾,立即双手合掌加额以示敬意,说:“这是孝子的乡里,不要惊动他。”

捻军想见识一下孝子的风范,于是对守护乡村的卫士说:“如果肯让吴孝子登上城垛,让我们瞻仰一下他的容貌,我们马上撤退。”

然而,孝子始终守着母亲,摇摇手不敢离开。虽然捻军未能如愿见孝子一面,最终还是因为感念他的孝德而撤军离开了。这一方孝子匾让全村百姓免去了一场兵灾,得以保全。村民们都对吴孝子充满感激。

(据《夜雨秋灯录》)

责任编辑:轻舟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