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破产潮的恶性循环已开始(图)
杠杆率很高,还债压力很大。(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1年4月18日讯】中国央行数据,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94.5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3%,社融同比增速8个月来首次低于13%。流动性再次刹车。
01没有钱是个长期问题
2020年,中国的宏观杠杆率是279.4%。分部门来看,居民、政府和企业三个部门的杠杆率分别是72.5%、45.7%和161.2%,分别比2019年上升了7.4、7.1和9.1个百分点。
中国居民杠杆率已经基本追平甚至反超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然而一个问题是,居民杠杆率有两个测算方式,一个是以居民债务总量/GDP,另一个是居民债务总量/可支配收入。
中国计算居民杠杆率数据口径采用前者,这会低估中国居民部门的实际债务压力。
一般来说,新兴国家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占比GDP比例偏低,这个特征在中国特别明显。
统计局数据,2020年,中国人均GDP达到7.2万元,而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居民可支配收入仅占GDP的44%,而美国这个数据达到76%。
用居民债务总量/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国居民杠杆率超过160%。消费潜力=可支配收入+新增借债-应还债务
1)可支配收入很低
2)杠杆率很高,还债压力很大
3)新增借债很少用于消费,主要用于购房。2019年末,住房贷款余额占全部居民债务总额比例已经高达54%。
02上游涨价潮,下游靠印钞
2020年企业杠杆率增长9.1%,是三个部门(居民、企业、政府)中增速最高的,企业杠杆率161.2%,妥妥的世界之端。
疫情之后,中国大力加强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以信贷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这里出现了两个问题:
1)企业产能迅速复苏,增加了对上游原料的需求。
2)大量流动性释放,M2-GDP-CPI数值创10年最高,这显示实体企业根本消耗不了这么多钱,大量的钱只能去空转套利。原料需求反弹增加了炒作空间。
上游原料需求复苏,闲钱又多,大宗价格就炒起来了。
但下游商品价格却受制于需求萎靡无法提价。
面粉贵过面包出现了,下游亏损无法避免。
但亏损不代表会出现破产。企业亏损是出现破产的关键条件,但并非只要亏损就会出现破产。只要有人愿意借钱给亏损企业,企业就不会破产。
1990年代有大量的国企是亏损的,但为了保证国企就业,政府印钱保国企,企业就可以存活。
疫情后,大量中下游产能的存活,依赖于是不是有人愿意冒着风险借钱给小微企业。如果可以借到钱,长期亏损的企业也可以不破产。
疫情后,中国企业支持政策的一大着力点就是,提高商业银行风险容忍度,让银行借钱给中下游企业(中下游大都是中小微企业),让下游产能活下去。为了让下游产能活下去,中小微企业应延尽延政策一再延期。
中小微企业产能没有进行出清,下游商品价格就很难上行,通胀就稳定。
一个好处是,印钱保中小微企业,可以让大量终端亏损产能不出清,这既可以稳定居民就业,又可以压低通胀。
一个问题是,如果这是一个好办法,1990年代国企破产潮,就不可能会发生!
03 印钞与通胀
保产能是个印钞问题,越是保产能通胀越低,似乎已经与常识(放水会通胀)完全相反。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滞后作用。在长期上,常识是对的,越放水越通胀;但在短期上,越放水,越容易造成下游产能过剩,通胀就会越低;而收紧货币后,下游过剩产能却会出清,通胀会修复历史扭曲,反而会升高。
1992年,流通中的货币增速36.4%,中国经济增速13.2%;
1993年,流通中的货币增速35.3%,中国经济增速13.4%;
1994年,流通中的货币增速24%,中国经济增速11%。
单就1994年来看,中国货币增速降超10%,货币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匹配度也明显提高,但1994年通胀反而更高。原因就是前两年印钞太多的滞后影响。
2021年,货币增速开始明显下降,开始与经济增速相匹配。
但之前的十几年,印钞都很多。
04刹车背景比较
1990年代为何会出现破产潮和失业潮?无非是印钞刹车了。
在之前,中国国企的亏损是长期问题,一直以来都靠印钞维持僵尸国企运转。
而流动性一刹车,就没有能力保僵尸企业了,只能甩包袱。破产潮与大下岗出现了。
1994年为什么刹车呢?
1992年之后,大量投资与基建,大量货币增发,中国原材料价格暴涨,加速向通胀传导,1994年通胀超过20%。中国汇率和通胀都受到很大压力(1994年汇率贬值近半),最终迫使中国政策收紧。这时候市场化程度较低,流动性主要由政策意志主导。
2021流动性为何刹车?
2021年,中国的市场化程度更高,问题也更趋复杂,政策一般要通过影响金融体系流动性来市场化间接影响实体流动性,既然是通过市场化影响,市场就会有自己的想法。
流动性不再单单由政策决定,而是由政策意志和市场两个因素决定。
2020年11月信用债市场动荡之后。
1)中国央行加大了投放,银行间流动性以SHIBOR(3M)参考来看偏松,SHIBOR(3M)自2020年11月以来总体下降。
2)实体市场流动性指标参考社融偏紧,社融增速自2020年10月以来持续下降。耗时五个月自13.7%降到12.3%。
这充分显示出政策意志和市场想法之间的冲突,这也决定了,哪怕货币政策看起来似乎还有空间(通胀似乎还不够高),但如果空间太小,会无法扭转市场趋势。
社融增速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与实体融资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
1)自2020年10月之后来看,在信用债市场动荡后央行明显加大了投放力度,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也更加宽松,但社融增速却在收紧。这显示是融资市场自身有收紧动力。
2)美元的市场化程度比人民币更高,美联储还在加大宽松,但美元的市场化加息已经影响美元流动性迅速反转。随着美元流动性反转,中美息差迅速收窄,导致中国外压加大。从外压来看,中国政策也有了收紧的压力。
3)大宗价格暴涨,PPI飙升上行,内压开始施压货币收紧。
货币政策动机受到大宗价格与中美息差的约束,而市场资金供给方顾虑风险,资金需求方无处可投。
政策与市场双双具有收紧压力,流动性开始刹车。
05破产潮的恶性循环
但下游企业的存活严重依赖于流动性支撑。流动性收紧,下游工厂就会失去融资支撑。下游亏损问题失去了流动性遮掩就会开始暴露,破产潮出现。
破产潮会出现两个方向的冲击,一部分人工作没了,一部分人投资的钱没了,相关人员消费能力就会下降。
但通胀却会因下游产能的退出而向上修复,影响需求更加萎靡。
需求萎靡,实体融资就无处可投,融资需求就会下降,市场影响流动性继续收紧;通胀却在上行,施压货币政策继续收紧。市场与政策双具刹车压力,流动性继续收紧。
流动性继续收紧,企业亏损问题暴露的更多。
上游涨价潮启动,喻示着下游亏损加大。而流动性刹车,喻示着破产潮的恶性循环已经开始。
小结:上游涨价潮,下游破产潮;下游清产能,通胀就要升;通胀升起来,货币要刹车;货币刹车了,破产潮又来。破产潮的恶性循环已经开始了。当止疼药依赖已经形成的时候,刚停止吃药时最痛苦。
责任编辑:辛荷 来源:凭栏欲言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一生为故国招魂 访钱穆故居素书楼(组图)
- 【贯明专栏】千古名作俯仰古今 〈登幽州台歌〉的来历(图)
- 千言万语:我只在乎你 缅怀一代歌后邓丽君(图)
- 卅载中韩关系付诸东流 斗争导演新百年荒诞剧(组图)
- 忍辱负重 力战殉国 抗日名将张自忠(组图)
- 【职场启示】胜可知 而不可为(图)

- 习仲勋老部下谈高层内幕 真是大开眼界(图)
- 习近平恋权惹大祸 中共苟且也有死穴(图)
- 马云意外露面 遭习近平动手核心原因曝光(组图)
- 习近平为钱愁白头 李克强瞎说大实话
- 港纪律部队排字表忠 网惊呼:是天灭中共(图)
- 中国破产潮的恶性循环已开始(图)
- 他一生只写下2首唐诗 居然胜过所有诗人(图)
- 脑梗是吃出来的 厨房里3样调味品要少吃(组图)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习近平还要四连任?专家揭其有意布下接班人迷阵(图)
- 这首歌火了 “红孩儿十八赢”唱出真相遭封禁(图)
- 北京警方恐惧“六四”,以“吸毒”为名逼维权律师一家流浪(图)
- 口加木非呆非杏也非困 高考状元都不会(图)
- 夏季来临 这些人最有机会买房置业(图)